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天才作家伊藤計劃的警世遺作《虐殺器官》 精準預言恐怖組織崛起


早在10年前,日本鬼才科幻小說家伊藤計劃的不朽之作《虐殺器官》,已經精準預言未來恐怖組織的崛起,作品看穿了反恐行動背後實為散佈恐慌,導致失控的人心加速恐怖組織的壯大。

日本鬼才科幻小說家伊藤計劃(本名:伊藤聰),年僅二十多歲即罹癌,2009年時天忌英才、帶走了傳奇小說家。雖然英年早逝,但他嘲諷力十足,遺作絕對能成為打醒世人的不朽之作。他僅兩年的寫作生涯幾乎都在醫院度過,卻猶如神通般地看透世界強權的運作模式,看穿反恐行動背後實為散佈恐慌,陷入失控的惶惶人心更加速恐怖組織的壯大。

這些情節早在10年前就已成為《虐殺器官》的主線,當時書中將此背景設定在近未來,果不其然,在10年後的現在,小說中的殺戮與戰爭正一一發生在你我所存在的現實世界。

伊藤計劃以911事件後的世界為背景創作《虐殺器官》,在雙子星大樓倒榻的一剎那,全球維安層級瞬間提高,各國之間看似通力合作打擊恐怖組織,然而保守主義的蠢蠢欲動加深彼此的嫌隙,世界多處都成為恐怖主義蔓延的溫床,導致許多發展中國家陷入內戰,大規模且駭人聽聞的虐殺手段更引發仿效,殘酷的屠殺變成某些人的娛樂,代表同時間有更多無辜的民眾遭受極端的殘暴蹂躪。

這些背景設定是本作的精隨,伊藤計劃以殺戮為主線,實際探討的是戰爭、善惡、自由、價值等哲學性問題,只有當人在極端環境生存的時候,才會找到自己可以堅信的思想價值。

正因為作者本人長年與病魔抗爭,早已體認生離死別的無常性,才能以超乎常人、超越政治學家的角度重新審視社會。他加入科幻元素打造出《虐殺器官》,使用專業術與創作出活靈活現的美國大兵,再加上多段主角與各角色間的對化,呈現不同價值觀的衝突,搭配上電影劇場版的影像畫生動場面,除了給予觀眾感官刺激,相信更能讓觀眾聯想到現今國際新聞播送的種種畫面。

伊藤計劃的視野和遠見提升了《虐殺器官》的高度和雋永性,單就劇情的而論,高潮迭起的緊湊情節絕對讓觀眾目不轉睛;就深度而論,以強烈的聲光畫面包裝一層層思想價值,在新中激起的後勁絕對難以想像。距離小說出版已過十年之時終於上映了,《虐殺器官》的精準預言給觀眾的不只是娛樂刺激,更讓觀眾毛骨悚然。

虐殺器官》2017.3.3預言重現

相關新聞


本日焦點-201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