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紀錄片雙年展 德國《邊境人生》隆重登場


德國紀錄片導演容爾夫婦自 1961 年開始了他們不尋常的長時紀錄片計劃,鎖定距柏林80公里的德東邊境小鎮戈索(Golzow)18 位小學生,長達半世紀共47年的影像紀錄。

德國紀錄片導演容爾夫婦(Winfried Junge & Barbara Junge)自 1961 年開始了他們不尋常的長時紀錄片計劃,鎖定距柏林80公里的德東邊境小鎮戈索(Golzow)18 位小學生,長達半世紀共47年的影像紀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他們的生活,為國際電影界為最長時的系列紀錄片。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特此規劃此專題,向台灣觀眾引介這不凡的鉅作。

上屆2006紀錄片雙年展推出了以英國導演麥可‧艾普特(Michael Apted)所拍攝的《7 UP》系列作品,紀錄一群7歲的英國孩童,導演每隔7年紀錄一次,陸續推出《14 UP》、《21 UP》……至今孩童長大成人已拍到《49 UP》,共42年之久。本屆200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再引介另一部長期紀錄生命經歷的大作,推出德國紀錄片大師級導演容爾夫婦所紀錄的作品《邊境人生》(The Children of Golzow),時間軸線更加拉長,跨越47年將近半世紀的長時紀錄,且包含的生活細節與歷史背景更加複雜。此系列作品分別在2006與2008年首映於柏林影展,足見此系列作品的重要地位。

本屆紀錄片雙年展將完整呈現九個半小時的《邊境人生》,在10月31日當天做一整天的馬拉松放映,歡迎有興趣的影迷一起來見證歷史。另外也依導演的意見,將此系列切分為六個段落,分在六個場次中放映,觀眾可以不按先後順序,挑其中的幾段來觀賞。容爾夫婦也將在11月初應紀錄片雙年展邀約親訪台灣,到時台灣影迷也可一睹大師夫婦的風采。

從1961年到2007年,德國紀錄片導演容爾夫婦(Winfried Junge & Barbara Junge)完成了國際世界間為時最長的系列紀錄片,容爾夫婦以住在距柏林80公里的德東邊境小鎮戈索(Golzow)的18位小學生為對象,進行長時間的影像紀錄觀察,並針對單一主題發表了共19部紀錄長、短片作品。2006至2007年時,容爾夫婦整合過去的系列作品加上晚近的新攝內容,縮影成兩主題四部份的作品,紀錄10位受紀錄者,片長總計9個半小時。這部片以詳實且多向的角度進行觀察,不僅是這群出身東德小孩們的成長傳記,也是省視整個德國從東西對立到統一聯邦的大歷史印記刻劃。

《邊境人生》在2006年製作完成前兩部份作品,以「爾或他們尚未辭世…」(And If They Haven’t Passed Away…) 為題,紀錄了幾位東德兒童的童年生活及其中一位的四十年歲月。2008年完成第三和第四部份,題名為「爾或他們尚未辭世,他們將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And If They Haven’t Passed Away -They’re Living Happily Ever After…)。

這個系列紀錄片從1961年開始拍攝,那也是柏林圍牆將該城市一分為二的冷戰時期,導演挑選了一群7歲孩童,觀察他們在學校的生活;接著進入青少年時期,他們面對環境的劇烈變動,找尋屬於自己的啟蒙與出路,並對升學事宜作出抉擇。二十多歲時則分享愛情的浪漫和對事業的期待,在此時期的作品也對舊時生活面貌種種,做了整體性的回顧。

1989年在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兩德統一,這群當初被導演容爾夫婦紀錄的孩子們在三十多年後面臨更大的時代衝擊與適應問題。接下來的系列影片探討他們對統一的看法感受,映照出歷史在他們身上所佇留的痕跡與記憶,新生活所產生的影響是混亂不堪也是希望所在,隨著每個人的際遇不同與性格差異,造成變化。有人組成了家庭孕育下一代;有人面臨失業的窘境;有人邁向了死亡;有人事業有成安定而活……,在容爾夫婦鍥而不捨的追蹤紀錄下,系列影片呈現人生百態的縮影。

(本新聞由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提供)

相關新聞


本日焦點-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