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新聞 ﹥News Content

《德布西森林》郭承衢用電影宣示對台灣土地的濃厚情感


旅居巴黎近20年的《德布西森林》導演郭承衢,在電影即將上映的10月,展開忙碌不停的宣傳,這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卻跳脫了觀眾對他短片作品《闔家觀賞》的既定印象。

旅居巴黎近20年的《德布西森林》導演郭承衢,在電影即將上映的10月,展開忙碌不停的宣傳,這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卻跳脫了觀眾對他短片作品《闔家觀賞》的既定印象。。在跑宣傳通告的過程,隨行的工作人員說,導演其實經常停下來注視一陣子,但工作人員有時不太能捕捉到導演眼神集中的點,郭承衢說因為在國外太久的關係,現在回頭看台灣的事物,反而有了新角度,雖然他很不想承認自己變得像觀光客一樣看台灣,但《德布西森林》的跨國製作團隊組成,也的確讓這部電影呈現了很不一樣的台灣。

「25歲當完兵後到法國念電影,沒想到就在那個距離台灣九千公里的國度落地生根。在法國大家叫我外國人,回台灣時人家都叫我法國人。老實說,一開始內心是很不適應的。慢慢的,我了解到,我或許就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產物,不需要為自己解釋,更不需要定位。」郭承衢感性地說:「能夠當個沒有國界的世界公民,或許也是種幸運。」

作品會反應創作者的性格,不是沒有原因的。郭承衢在國外旅居,近年已經搬離巴黎市區,居住在火車通勤一小時的郊區,對他來說,巴黎太吵,讓他無發思索許多事,而《德布西森林》以山林呈現來思考人跟自然的關係,也反應人內在的複雜變化,正好與他的生活形態接上關係。

另一個影響郭承衢創作這部電影的因素是家庭,尤其是父親,他回想起2009年拍了短片《闔家觀賞》,那時候身體狀況已經很不好的郭爸爸特地到台北電影節的現場來看片,向來一直反對兒子拍電影的他,走出戲院後只是默默不語。一個星期後,郭爸爸在一段日常對話裏裝做不經意的說:「你是可以拍電影的。」當時郭承衢整個人愣住,一句話也答不上來,只記得很想哭,卻又告訴自己不可以在爸爸面前掉眼淚,「德布西的月光,是我爸爸愛聽的古典樂。它不僅是我對我父親的回憶,更代表了我在這塊土地上所經歷的一切,我所有最初的感動。」

從《闔家觀賞》到《德布西森林》,電影的形式從家庭通俗劇到以富含詩意的劇情片,看似轉了一個大彎,但圍繞在核心價值上,郭承衢依然回歸到「人」,《德布西森林》除了看到人跟自然之間的關係,但更多等待觀眾發掘的,是人的內在。

因為主要場景在台灣的山林,郭承衢避開了一切的都市痕跡,讓主角處身在森林的環境中,故事從主角在倉皇逃避的情緒下躲進山林,以為可以獲得喘息,但面對未知的森林,隨之帶來的壓力,因此在情節的設計上,呈現了許多主角在面對狀況時的細節,來對應出內在情緒。

相關新聞


本日焦點-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