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四十年 Ode to Time

延伸閱讀

導演的話

「四十年」讓所有喜歡民歌,或是對民歌不了解的人,看到這些民歌手用最真實的樣子,唱歌給你聽。

導演侯季然
每次拍片,總覺得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寫導演的話。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才能用最精簡的方式,準確地說出我的感受。

這一次同樣很困難,我會試著這樣說:「四十年」讓所有喜歡民歌,或是對民歌不了解的人,看到這些民歌手用最真實的樣子,唱歌給你聽。你可能在這裡看到許多熟悉的民歌手,但你卻絕對沒有看過他們與你素面相見。他們會感動你,也許你聽了那麼多遍「如果」「散場電影」,但你卻不認識這個歌手,也不知道他對這首歌的真正想法。在這部紀錄片裡,你會看到他們最真實的樣子。

我是六年級生,等我開始買唱片的時候,民歌已經不是市場上的主流了。可是當我十五歲上五專,走進世新大禮堂地下室的社團大本營時,舉目望去,看不到盡頭的一張張社團「社桌」旁,學長學姐們彈著吉他唱的,都是民歌。

我加入了「長城文藝社」,每天放學的黃昏,跟著學長姐在景美河堤上一首首唱著「散場電影」、「季節雨」、「微風往事」……河對岸新店灰灰的四層樓住宅、橙色的天空、早亮的路燈、搖曳的蘆葦花、隔著牛仔褲傳來的水泥地餘熱,誰唱著唱著又被勾起什麼心事而流下的眼淚,都是我和民歌分不開的青春回憶。

那是1989年,離「民歌元年」十五年。

民歌二十,民歌三十,去年民歌四十,我也抵達四十歲了。在人生折返點的這一年有機會執導「民歌四十」紀錄電影,是榮幸,是重擔,也是命運之神的仁慈,讓我能夠為那些早就種在我生命裡的歌貢獻出什麼。

我能貢獻什麼呢?民歌一代一代地唱過四十年,並且做為臺灣流行音樂史與文化史重要的覺醒,早已被書寫詮釋,反覆報導。因此,相較於民歌的「歷史」,我更想去紀錄那些在年輕時寫下這些歌,傳唱這些歌的人們,在電影拍攝的當下,對歌是否依然留戀、對創作是否依然熱烈、對生活的認識與實踐,是否依然純真如昔。

我希望這部片會是一張隔著四十年迢迢時光寄出的明信片,給歌、給記憶、也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