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阿嬤的夢中情人 Forever Love(2013)

延伸閱讀

《阿嬤的夢中情人》關於電影

史上第一部以六○年代真實台灣電影歷史作為背景的電影,重返當年台語電影之盛況,觀眾只要端坐在銀幕前,即能嗅到當年刻苦創作的氣氛。

時代背景

黑白台語電影在1969年以前,曾經在台灣有過一段狂熱的年代,黑白台語片在人們的心目中就等同於「電影」一詞,整個六零年代,就是台灣電影史的第一個黃金十年,許多長輩至今都還對當時的盛況歷歷在目、對當時經典的電影和影星如數家珍,眾多「主題曲」更是隨時都能朗朗上口,那一個黃金十年帶給老一輩觀眾的感動,就如同今天一樣反映在對大明星的狂熱、大街小巷對熱門主題曲的傳唱。

這段歷史之所以傳奇,有一半在於短短的十年內,創造了無數的經典作品和巨星,例如:《舊情綿綿 1962》、《望春風》、《少女的祈禱 1964》、《悲情城市》、《王哥柳哥遊台灣》、《孤女的願望》、《白賊七》、《龍山寺之戀》,演員則有文夏、田清、白蘭、何玉華、金玫、金塗、戽斗、柯俊雄、陳秋燕、陳揚、洪一峰、阿匹婆等。傳奇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台語電影轟動和熱門的程度,最高紀錄的1962年創下單一年度120部的驚人年產量,最炙手可熱的演員,甚至同時要軋上8部戲;最當紅的劇作家,同時要撰寫高達7部的劇本。

然而演藝圈傳奇的背後,總是上演著潮起潮落的戲碼,短時間內創下的高峰,就在晚期製作成本低落造成粗製濫造、彩色電視崛起、政府推行國語化政策的三面夾攻下每況愈下,時至1969年以後已經幾乎沒有人要看了。而《阿嬤的夢中情人》,就是史上第一部以這段真實台灣歷史作背景的電影,以現代人的眼光和所處當代台灣電影環境,回頭檢視那個曾經盛極一時,又令人唏噓的一代。

挖寶取景

五六零年代台語片的高峰期,有多數電影都在北投一帶取景拍攝。《阿嬤的夢中情人》為追求符合當年景致的拍攝環境,劇組走訪全台各地,先在台語電影的聖地北投,搭設一條六零年代風味街道全景,在中國電影製片廠,從街道以至於商店陳設無一不精雕細琢,全為呈現當年風貌,且於雲林虎尾的古蹟––台糖第一公差宿舍改裝日據時期風格的木造建築,代替在北投已不復見的日式溫泉旅館建築及室內裝潢。另外,於林口苦苓林老戲院取古老戲院室內景,現苦苓林戲院仍呈現半廢棄。

盛世重現

本電影重現當年台語電影之盛況,群眾如何為影星癡狂,熱門電影票又是如何地一票難求,影迷為了看電影、看明星,不惜翻牆、擠破頭就是要一睹巨星丰采。除了影迷追星以外,本片使用兩首當年膾炙人口的歌曲,一為「思慕的人」,一為「山頂的黑狗兄」,由天心、王柏傑、安心亞,分別以合唱和獨唱的方式在戲中呈現。特別是安心亞在該場戲的演出並非對嘴,而是完全現場收音,其至情感動在場所有工作人員,許多人員當下亦隨之入戲落淚。

若有似無的魔咒 向純真的愛致敬

早期總有人說,台灣人性格如牛,勤奮踏實、耐勞吃苦,從不向「命運」低頭。正是如此,每當故事主人翁遇到挫折時亦是如此。當年的台語片文藝愛情題材大多走的是悲情路線,實乃受好萊塢影響。實際上,台灣人很「牛」的––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暴,男主角劉奇生是勇敢承擔責任,一步步朝理想邁進;面對被迫結束的戀情,女主角蔣美月則是默默承受一切,堅持守候和付出一切。男性冒險拓荒、女性堅貞樸實––這正是那個時代台灣人們可愛的典型。

一樁為承諾而存在的夢想、一記若有似無的魔咒;橫跨那半世紀,一段為愛奔月的故事。年輕時的命運,縱然不能阻礙劉奇生和蔣美月之間的愛情,但時至今日,已經是阿嬤的美月竟然罹患老年失憶,認不得親人,也認不得摯愛。於是從祖孫間的談話中開啟了新一輪的追夢行動,並且,由孫女來完成當年阿公阿嬤未能完成的電影。一個故事,一個電影,最終完成四十年前的夢想,看著當年的身影,兩人都回到了當年,也一同找回了現在、找回了記憶。

愛的表現你我不同,愛的本質卻亙古不變,本片就這樣讓我們更了解身邊的阿嬤、阿公。感謝阿公阿嬤總讓我們在與他們的談笑之間,看見他們身上那種和我們不太一樣,卻非常含蓄可愛卻又無比堅強的愛情––讓我們向每一個時代下的愛情致敬。

奇想不分年代 創意永遠不死

當年台語片的拍攝環境,大致上一部片的製作成本約為台幣20萬元到30萬元不等,即使換算為今日幣值也不算太多,相較於後來的國語彩色電影算是非常低廉。然而何以在當時又能夠迸發出巨大的創作能量,吸引大量資金投入不同電影拍攝,有一半在於當時電影工作者的創意和勇於挑戰,當時作品所涉及的題材涵蓋文藝愛情、俠義、間諜、音樂劇、驚悚、趣味喜劇、科幻奇想,可以說今天我們所能想像的範圍,也不過如此,在資金和拍攝製作技術不甚發達的當年,「人」,居功厥偉。而《阿嬤的夢中情人》開發劇本時,也是朝此方向努力,務要呈現當年簡單卻又勇於發想的風格,從造景到陳設到服裝,觀眾只要端坐在銀幕前就能嗅到當年那種刻苦創作的氣氛。

然而復古不等於陳舊老氣,當年的時尚看起來竟一點也不「當年」,全因為觀者早已置身其中,任何年代的時尚都是在當時最新潮的,這正是精髓所在;如何讓舊物在今日看來就如同當年一樣新潮無比,則全賴劇組的巧思和雕琢,這是台灣影史上不曾有的創意再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