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極地詭變 The Thing (2011)

延伸閱讀

世界的盡頭:設計《極地詭變》

製作設計西恩哈沃斯開始著手《極地詭變》的任務時,面對一個艱難無比的創意挑戰...

製作設計西恩哈沃斯開始著手《極地詭變》的任務時,面對一個艱難無比的創意挑戰,那就是他必須以約翰卡本特的版本為靈感來設計這部電影的外觀 。他說明地表示:「這是極耗功夫的偵查工作,要探索每個細微時刻,背後又隱藏許多線索,你必須找出當中重要又合理的部分。」

西恩哈沃斯閱讀許多南極生活者所寫的日誌,也觀看大量南極主題的紀錄片,並研究無數的相關照片,以創造出他和導諦斯范海尼傑想要呈現的風貌。他表示:「這是個挪威基地,不過角色們來自不同國家,每個角色會帶來屬於自己的東西,像是家人照片、個人物品、喜歡的書籍或音樂等。」挪威籍演員們也提供他不少資訊,比如介紹他一些1982年時期的挪威流行歌曲,影片中的挪威人員就會唱那些歌。
極地詭變》 的大多情節都發生在南極洲的挪威研究營區。這部電影在英屬哥倫比亞北部及多倫多內外拍攝。針對在英屬哥倫比亞拍攝,艾瑞克紐曼表示:「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的荒涼景象很像南極洲,所以我們不必實際遠赴南極洲拍片,最後我們選擇英屬哥倫比亞的史都華(Stewart),接近約翰卡本特前作的拍攝地點,當然這不完全是巧合。」

這個地點使製作團隊能夠順理成章地打造出自然的密閉空間感和懸疑氣氛。艾瑞克紐曼補充表示:「對於這些角色來說,這是一場強烈的幽閉恐懼經驗,一旦走出營區,30步內可能就會迷路、1時間內可能就會凍死。我們想要打造出這種環境的規模和真實,還有至關重要的是呈現出那種地方的絕美景象,同時又令人感到危機四伏。」

執行製片大衛佛斯特曾擔任《突變第三型》的製片,他在這部電影的拍攝期間重遊前作的世界感覺有點超現實,他表示:「我們在加拿大拍攝時,讓我回想起30年前的拍片情形,雖然這次的主角凱特是女性不是男性,不過她在這個挪威營區中逐漸領悟到,自己必須在這種嚴峻景觀中掌握大局,她的這種決心跟前作中在美國研究基地的麥奎迪一樣強烈,這很容易令人想起前作中主角準備勇闖冰凍野地的場面。」

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發現,這種地點對於她融入角色幫助很大:「在這部電影中,隔離是很重要的元素,人與人之間有距離,你不知道誰能信任、誰是同伴,而將這種無助處境設定在這個偏僻遙遠、孤立無援的機構中,想必會增添妄想猜疑和幽閉恐懼的氛圍。」

地點的選擇也符合其他製作需求,比如能夠把整個營區燒毀、特技人員被噴火器攻擊時也比較自在。除此之外,多倫多外圍的一處採石場在製作期間也廣泛地派上用場。西恩哈沃斯及其團隊要必須打造出一個到處是岩石和砂礫的南極基地,不過拍攝地的天氣情況極不穩定,不能一直維持他們所需的雪量,所以唯一解決辦法就是創造出人工環境。

西恩哈沃斯回想地表示:「我們開始實驗各種想像得到的造雪方式,景觀技術人員就花了許多時間在測試,並想出一種很棒的人工製雪法,包含溶化大量的蠟,以及特製能大範圍噴蠟的設備。」重現南極洲景觀對製作設計團隊來說具有重重挑戰,西恩哈沃斯繼續表示:「木匠和景觀繪圖師負責蠟製品,特殊效果人員創造出92種雪,我們費盡心思研究,並投入許多的心力和勞力。」

結果人造雪相當成功,儘管氣候狀況經常是酷熱或豪雨,但經過了三週拍攝,雪量仍維持一致,而演員們每天走在這些人造雪上也感覺到一種真實感,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就表示:「工作人員每天都堆上假雪和假冰,但那種景象感覺好真實,散發一種冷洌氣息,這種心理作用很不可思議。」

裘艾杰頓對於這種情形有另一種感觸,他表示:「四月初時,外頭天氣很寒冷,不過到了拍攝快結束時,氣溫已接近攝氏30度,但是我們仍穿著同樣衣服,彷彿我們在南極洲似的,然而我們一走出片場,卻看到所有人都穿著短褲和吊嘎,那種溫度感覺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