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暮光之城:破曉Ⅱ 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2

延伸閱讀

《暮光之城:破曉 II》幕後製作

愛德華將會在這集展開新人生,而才華過人的幕後編劇推動《暮光》系列電影而大獲成功,他們與片中主角和全球粉絲一同成長,創造出更富人性與情感吸血鬼之旅,更將吸血鬼系列電影推向叫好又叫座的全新境界。

雖然【暮光之城:破曉】兩集的主要攝影始於2010年11月7日的巴西,但特別針對《暮光之城:破曉Ⅱ》的鏡頭是直到12月中才在路易斯安那州開拍。這兩部完結篇電影是同時製作,地點涵蓋3個國家,拍攝時間跨2010和2011年持續6個月,另外還有幾場加拍的動作戲是攝於2012年4月。

這次同樣由製片威克葛佛雷和聯合製片比爾班奈曼負責每日在現場監督這個複雜的計劃,原作者史蒂芬妮梅爾也擔任製片,隨時提供劇組對於這個史詩神話的諮詢。

為了達成同時拍攝兩部電影的挑戰,製作團隊設置了兩個主要據點,一個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巴頓魯治,這裡大多拍攝內景戲;另一個位於加拿大溫哥華,這裡大多拍攝外景戲,當作故事背景太平洋西北部的戶外景觀。劇組人員也經常要同時在兩個國家搭建同一場戲的佈景,尤其是極具野心的最後決戰場面還動用超大型的綠幕舞台。在每個據點中,都進駐了大批的人馬和設備,大家共同創造出這場史詩大秀。

暮光之城》系列屬於所有粉絲

原作者史蒂芬妮梅爾相信,粉絲們一定能感受到該系列每位導演的獨自貢獻。她表示:「首先是凱薩琳哈德薇克,她為這個故事帶來高潮迭起的愛情戲,這個系列之所以成功就是起始於她在銀幕上營造出動人的戀愛感覺,會使你認同克絲汀,會使你彷彿談一場戀愛,會使你在愛德華走進房間時砰然心動,因為她的真實演出能夠引起共鳴,也因此觀眾會一再回來。」

「然後是克里斯魏茲,他拍出很接近我腦海中想像的畫面,我們的想法很類似,不過他仍有自己的一套,因為他拍攝的這一集相當陰鬱,人物甚至會在恍惚狀態中看到幻覺,這處理起來並不容易,但是他拍得很出色,最後賦予這部作品一種老式愛情、歷久彌新的美感。某方面來說,這是我最愛的一集,會使我想要重看。」

「接著是大衛史萊德,突然節奏就變快,他是很擅長掌握節奏的人,這是第一次動作戲成為這個故事的一大重點,也是第一次我們看到泰勒和羅伯正面對峙,使我們感受到另一種衝擊。隨著故事愈來愈接近高潮,大衛的動作戲和速度感也加快進行,他把這部電影拍得很精彩。」

「最後就是比爾了,他的才華過人,並讓故事更富有人性。完結篇的情節很天馬行空,幾乎整本書都具有奇幻色彩,不過比爾仍詮釋出能讓我們感同身受的人類情感。貝拉結婚時感覺很真實,但後來為了生下孩子,她必須面對大家都認為她會死、她不該堅持生產的窘境,你能體會她的感受,電影拍得能引人共鳴,儘管這種事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中。這次在最後一集電影中,比爾再度詮釋出這種人性,我們能瞭解一名母親願意不計代價保護她孩子的心態,我們能感受到貝拉的憤怒和絕望。同樣身為一名母親,我知道比爾確實成功捕捉到那些會令我們認同的人類本質,這種人性面就是他為這兩部電影建構的標記。」

比爾坎登也設法幫助演員們深入最後一集中更宏偉的主題。飾演厄洛的麥可辛表示:「這系列電影的規模是循序漸進地變大,有愈來愈多的新角色加入,也有愈來愈廣泛的神話色彩,使我們逐漸瞭解這些角色的更多過去及其之間的互動。最後一集的《暮光之城:破曉 II》更像是史詩電影,規模也更具史詩性,我們會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物,會更瞭解過往的吸血鬼歷史,當然也有更黑暗的面向。」

麥可辛繼續表示:「除此之外,主題方面也愈來愈成熟,會面對更嚴肅、更重要的問題,而不再只是等著看貝拉要跟誰約會(笑)。這系列電影的格局是持續不斷地增大,內容變得更豐富,可感受到更複雜、更多元的經驗,同時也更多彩多姿,因為這些角色分別來自亞馬遜河、羅馬尼亞及世界各個角落,而且每個人物都獨具特色。」

麥可辛分析這個系列備受喜愛的原因,並提出他的洞見:「我女兒還不到12歲,不過藉由這個系列,她能透過貝拉的目光看到一名少女的生活經驗,並一路跟著她成長,這就像是為青春期少女娓娓道來一則關於成長儀式的故事,加上以吸血鬼的世界為背景,使我們能夠透視異國風情又危機四伏的現況。不過終究說來,這個故事的主題是如何從少女長成女人,以及隨之而來的挑戰,包括初戀、失去、困難的抉擇、真實自我的追尋、達到快樂人生的努力,另外還有婚姻、生育和長大成人。」

史蒂芬妮梅爾表示:「等到最後一集電影推出,距離我著手寫《暮光之城-無懼的愛》已將近10年。這10年來,我生活中的一切都很超現實,如作夢般的奇妙人生。我從來沒想到這個原本只是在我腦海中想像的故事,如今竟然能發展成這樣,如果能讓時光倒流,有人能告訴我,妳以後會跟一大群電影人合作,身旁架滿了攝影機,我可能會詫異到心臟病發作當場斃命。我現在比較有自信了,但在某些方面卻更沒安全感,許多事情都改變了,除了我仍擁有自己的家庭,而且在家人面前可以做真正的自己,這點絕對不會改變。我撰寫《暮光之城:破曉》時就打算為這個故事劃上句點,因為我整個人感到快消耗殆盡,然而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永遠拋開這些角色。」

梅利莎羅森堡也很捨不得要跟貝拉、愛德華和雅各等角色道別,她表示:「電影製作開始時,我的編劇工作已結束,所以我最早體驗到要離開那個世界的落寞心情。我感到很難過以後不會再編寫【暮光之城】電影系列,甚至使我幾乎要重新學習以別種筆觸編寫其他角色,因為這個系列的調性和氛圍太特別了,而貝拉、愛德華和雅各也參與我的人生中太久了。」

梅利莎羅森堡補充說:「我是電影業界少數的女性編劇,我想鼓勵有愈來愈多的年輕女性編劇能嶄露頭角,因為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投入。這個電影系列會令觀眾大開眼界,因為你能見識到幕前幕後女性人才蜂湧而出,並由女性主角推動這系列電影的大獲成功,就算是女人也能創造出全球熱賣好幾十億美元的票房冠軍電影。」

在最後一幕中,貝拉和愛德華身在兩人經典的大片草原場景中,她終於能夠讓他讀到她的心思。史蒂芬妮梅爾表示:「我希望粉絲走出戲院時能為他們感到高興。貝拉比她身邊的任何人都堅強,也真正瞭解自己的本質,而且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愛德華變成快樂又樂觀的人,我很開心他們達到這種境界。」

史詩最終章《暮光之城:破曉 II》於2011年4月29日殺青,大約是在加勒比海區拍完上一集蜜月戲的1週後,地點是加拿大史圭米希小鎮的酋長岩,拍攝場面是攀岩戲。之後的幾週內,高空團隊又去那裡加拍一些氣候理想的景象。殺青幾乎1年後的2012年4月底,包括克絲汀史都華和羅伯派汀森的一小群卡司又回到加拿大電影公園(位於本那比,五部電影中有四部電影來這裡取景),花幾天時間補拍一些場面,主要是增加狩獵和戰鬥場面的動作鏡頭。至此,【暮光之城】系列全部拍攝完成。

關於原著小說作者

史蒂芬妮梅爾

來自美國南方的年輕媽媽史蒂芬妮梅爾,美國媒體已稱譽她為【哈利波特】作者羅琳的「接班人」!以吸血鬼小說【暮光之城】系列出名,發跡史和【哈利波特】之母羅琳類似。

她的人生是在2003年6月2日有了重大的改變。原本是全職的家庭主婦,在家照顧3名年幼的兒子,有一天作夢醒來,把夢境寫了下來,3個月後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說【暮光之城】,成為2005年最廣被討論的小說之一,才上市幾個星期,就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第5名。

在書迷的引領期盼之下,續集【新月】終於在2006年9月出版,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蟬連了31週的冠軍。梅爾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第三部【蝕】與第四部【破曉】,在全美國各地也都是暢銷書排行榜的冠軍。

史蒂芬妮的文筆渾然天成,首部長篇小說【暮光之城】,可說是青少年校園喜劇類型的YA小說經典作品,甫出版便立刻讓她躋身家喻戶曉的暢銷作家,「紐約時報評主編精選」評選該作為年度最佳小說之一,同時也入選了美國圖書館協會「十大青少年優良讀物」,她更被譽為「2005年最佳作家新秀」。

梅爾1973年出生於美國康乃迪克州,畢業於楊百翰大學,擁有英國文學學位,她於1994年結婚走入家庭,但並沒有因此放棄寫作的興趣,目前和丈夫、兒子一起住在亞歷桑那州鳳凰城。

關於小說

史蒂芬妮梅爾的暢銷小說【暮光之城】系列,共計有:【暮光之城】【新月】【蝕】【破曉】四集,首集全美上市即熱賣550萬本,連續32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其後銷售量一集比一集攀新高,成為風靡全球的流行文化現象。

2005年的第一集【暮光之城】和翌年的第二集【新月】都在美國創下160萬本銷量,但2007年的第三集【蝕】更賣到呱呱叫,該書首印100萬冊,上市第一天銷量超過15萬冊,並且在 問世兩周半內,即擠下風頭強勁的【哈利波特】第七集,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全球計有一百多個書迷網站持續熱切討論中。

【暮光之城】系列是部現代版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敘述吸血鬼和人類之間禁忌的愛。該系列小說全美國銷售 破1千萬冊,先後有143個星期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獲各大出版商選為年度風雲小說,版權轉授30多個國家,已被翻譯成20種語言出版。台灣地區的中文版小說四集總銷量已突破120萬冊紀錄,並榮登金石堂、博客來、誠品、蘋果日報四大排行榜冠軍。

電影原聲帶

暮光之城系列的電影原聲帶向來也與系列電影一樣,都是暮光迷們極度期待的基本配備之一!所有暮光迷們也都認同,音樂跟暮光的連結絕對是密不可分,連作者史蒂芬妮都表示在她寫作的同時,腦中也不斷會想像劇情裡適合的襯樂。

2008年首集的《暮光之城-無懼的愛》原聲帶一問世,就空降全美專輯榜冠軍、創下Atlantic廠牌旗下原聲帶的歷史排行紀錄;第二集《暮光之城2:新月》發行首週更是整週佔據全美實體專輯榜冠軍!每一部曲都有當下最受推崇的藝人樂團力挺,不管是名氣頂天、或早已受獨立樂界大力讚賞的樂團歌手們,都一一名列暮光之城音樂名人堂中!

事實上,暮光系列原聲帶的選曲大任,都是由Chop Shop廠牌創辦人、同時也是美國影視圈的知名音樂總監Alexandra Patsavas全權擔當,她曾為《實習醫生》、《花邊教主》、《玩酷世代》、《壁花男孩》等知名影集電影統籌配樂,她所經手過的原聲帶也皆因其獨到的眼光,不僅讓音樂直接與劇情緊密連結,也間接讓Death Cab For Cutie、Snow Patrol、The Fray等獨立樂團的名氣飆升、大受主流市場歡迎,其選曲品味甚至讓未曾看過劇本身的聽眾也都甘願買單,博得許多樂迷口碑!

這回最新出爐的《暮光之城:破曉Ⅱ》電影原聲帶,由受到Pitchfork、NME等專業樂評大推的美國Electro-pop樂團Passion Pit的「Where I Come From」打前鋒,雌雄同體般高亢細膩的嗓音、潑灑著繽紛的電子顏料,天衣無縫地包覆著民謠吉他,是超完美的搭配;繼先前的聯合公園、MUSE合唱團後,『新龐克搖滾教父』Green Day也在暮光的最終章獻出一首專屬Green Day式的全新抒情搖滾作品「The Forgotten」,並已成為片尾主題曲。

加州樂團Castaneda主腦Vega Schenk最新企劃的普普風電氣雙人組The Boom Circuits,其繁星閃爍般的電子樂音碎片,搭配有如Death Cab For Cutie主唱Ben Gibbard的嗓音,給人驚喜的錯覺,在「Everything And Nothing」一曲中,他們將Passion Pit較為Upbeat的節奏與The Postal Service的甜味巧妙地碰撞出有如水果酒般的微醺氛圍。

前身為加州樂團The Morning Benders,在多年與眾多獨立名團巡演、吸取各方音樂養分下,如同海綿般一路自indie pop不斷演進添加synth、new wave生成全新的POP ETC,也獻出了「Speak Up」一曲,從清澈的吉他picking漫舞漸入至層層堆砌出的合成器濃霧中,然後又在沉淪迷走之後步出薄暮、迎接外頭灑下的暖陽光束。

本張專輯中真正的夫妻檔--第8季美國偶像參賽者Paul McDonald,和在暮光系列飾演庫倫家族成員「羅絲莉」的Nikki Reed合唱了「All I’ve Ever Needed」。

最受暮光迷矚目的莫過於破曉1的主題曲「A Thousand Years」的全新延伸版本,由原唱Christina Perri攜手影歌雙棲的2012東尼獎最佳男主角Steve Kazee並深情對唱,彷彿是為愛德華與貝拉的堅定愛情告白再次發聲!

另外,還納入『2010 Sound of BBC』、全英音樂獎『評審首選大獎』得主的電氣女聲Ellie Goulding、美加兩大Indie pop女王St. Vincent及Feist、聲線近似Bon Iver與Ray LaMontagne的愛爾蘭民謠創作人James Vincent McMorrow、新興獨立indie folk一人樂團A Boy and His Kite、英國雙人樂團Iko,以及在百老匯音樂劇【蜘蛛人】中飾演主角、同時也是曾為U2巡演暖場的Carney樂團主唱的Reeve Carney等人,紛紛力挺獻上獨家歌曲。

最後,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配樂大師Carter Burwell,就彷彿是刻意安排似的前後呼應,為最終章譜出了「Plus Que Ma Propre Vie」,畫下完美句點,並增添《暮光之城:破曉Ⅱ》原聲帶的亮點與可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