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父後七日 Seven Days in Heaven

延伸閱讀

導演的話

《父後七日》正是希望讓觀眾身處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中,嬉笑怒罵、鼻酸眼熱,並且更重要的,找到自己的故事。

【父後導演的話】
走出國片既定模式《父後七日》看到更多的故事
至親的死亡,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的功課。葬禮的繁文縟節,更是台灣人,尤其中南部子弟,生命中時不時就要上演一場的戲碼。
道士、孝女、誦經團、折蓮花、冰庫棺材、白包毛巾、電子花車、孝服草鞋、花圈花籃與罐頭塔,這些充分彰顯台灣人性格的職業、物品與器材,卻像帶一點禁忌與忌諱似的,讓人看到它們,都要帶點敬畏。
如果讓這些職業、物品與器材,變成戲劇的主角,讓它們盡情就自身功能,表演、對話、甚至搞笑,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除了正視死亡本質之外,我們會看到更多的故事。
父後七日》目的在於透過文學視角的觀感,與大膽強烈的影像風格,走出國片的既定模式,在生猛俚俗中有一份寬憫仁厚,在濃情冶艷中有一份雲淡風清,在哭天搶地中,仍有一份從容不迫與怡然自得。

更簡單一點,《父後七日》正是希望讓觀眾身處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中,嬉笑怒罵、鼻酸眼熱,並且更重要的,找到自己的故事。
-《父後七日》導演 王育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