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碧娜鮑許 Pina

延伸閱讀

《碧娜鮑許》電影幕後

拍攝PINA時,幸運地遇到豐富經驗的實體鏡(3D)攝影師艾倫‧德洛波。他不但向我們介紹他研發的鏡子裝備,也傳授許多他淵博的知識與熱情。

運用數位3D技術創造新的可能性

數位科技擁有對整部電影製作過程的影像控制權:從開拍、後製、到在戲院放映。因此數位科技在近期3D日新月異發展中佔有開創性的地位,克服了50到80年代類3D形式的癥結。數位攝影機可以同步運轉,還有如同數位投影機可以呈現絕對穩定的影像,這兩點都是3D呈現品質的關鍵。準備要拍攝PINA時,精密的設備和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仍是少數;幸運地遇到豐富經驗的實體鏡(3D)攝影師艾倫‧德洛波(Alain Derobe),他不但向我們介紹他研發的鏡子裝備,也傳授許多他淵博的知識與熱情。

3D拍攝的前置作業

拍攝前我們準備了一系列設計縝密的測驗。2009年夏天,在開拍前兩個月,我們在伍珀塔爾(Wuppertal)執行了一次試拍,包括劇組與Tanztheater的舞者與團隊,用的是預計在正式拍攝時同樣的設備。目標是模擬拍攝過程和測試技術系統的可靠性,這些測試影片在經過後製之後在戲院播放。我們在這次測試後還執行了許多較小的測試,小心地把3D技術融入。由於Tanztheater的行程緊湊,能夠拍攝的時間十分有限,我們無法容許有錯誤發生以及重拍的情況。

一個複雜的3D同步系統

文‧溫德斯和3D負責人Francois Garnier研發了一套精細的系統來控制設立在觀眾席裡的望遠懸臂。為了達到這目標他們將戲院的觀眾席分格像西洋棋盤一般,並使用一個與攝影機的視角呼應的量角機器。運用先前表演的錄影影像,溫德斯和Garnier可以寫下一個精密的設計表包含在表演過程中哪一個時間點攝影機要放置在哪裡。在彩排和拍攝的過程中,導演運用廣播的方式指導團隊。

使用3D技術

要拍攝3D影像,你需要兩台攝影機,一種是併排的拍攝方式,一種是用鏡子的拍攝方式(mirror-rig)。後者是兩台攝影機相對擺置呈90度角,一片單面鏡在45度角擺置在中間,與兩台攝影機的視角皆呈45度。其中一台攝影機拍攝穿透過去的畫面,另一台拍攝反射的畫面。在PINA拍攝現場架設的各式攝影設備皆是由雛型、經由艾倫‧德洛波的改良後供我們拍攝使用。我們使用的兩個攝影系統皆是出自索尼(Sony):在望遠懸臂上的是大型攝影棚攝影機(HDC-1500),而較小機動式的機型(HDC-P1)是架設在Steadycam(穩定攝影機)上。

3D限制了焦距的使用,因為廣角鏡頭會扭曲畫面,長焦距鏡頭又會造成一種特殊的剪影效果。多次的測試之後,我們找到三種鏡頭:焦距10釐米、14釐米、20釐米的DigiPrimes。由於在3D架上更換鏡頭是一件耗時費工的事,因此必須在每次開拍前,都必須架設好每一幕需要的焦距鏡頭。

在拍攝現場我們使用特殊的3D Transvideo監控螢幕來計算設備的擺置與控制3D效果。螢幕上顯現的是左右邊兩台攝影機拍攝畫面交疊後的3D影像,這樣可以看到兩畫面中間的畫素平衡。除了3D拍攝技術團隊的經驗和創意,這台監視螢幕是最重要的工具。

現場拍攝與3D戶外拍攝的挑戰

我們要將四支舞都記錄下來,且要讓3D鏡頭盡量得靠近他們,又不能干擾舞台上舞者的演出,所以我們使用望遠懸臂。起初擔心巨大的設備在舞台上,會讓舞者們不自在,但這樣的想法很快就消失;我們捕捉了非常靠近舞者且有生命力的畫面,讓觀者有種置身舞台上的感覺。3D非常能夠詮釋深度感,因此那些在舞台外獨舞的舞者跟台上的舞者呈現一種完美的平衡;在伍珀塔爾與鄰近的區域,街道上、森林裡、山丘上、工業化建築中、伍珀塔爾懸吊鐵道上,呈現出令人驚豔的畫面以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