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慾見包法利夫人 Madame Bovary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終身未婚的福樓拜在私生活方面一直引起很大的爭議。他本身的男女關係複雜,除了和女詩人路易絲·柯蕾長年的交往外,同時也和其他女性來往,且毫不避諱自己經常進出妓院。

古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1821年出生於法國盧昂,法國知名文學家,可謂為法國寫實主義文學先鋒,八歲開始寫作。1840年代赴巴黎研讀法律時結識了《悲慘世界》作者維克多‧雨果。因患神經系統的疾病後便放棄法律回到盧昂附近小鎮,直至終老。五、六十年代完成了三部重要的著作─《包法利夫人》、《薩朗波》、和《情感教育》。他的作品反應當時法國的時代風貌,經常取材自周遭生活。由於對寫作秉持著「完美主義」,執著於尋找的「對的用字」,因此他的作品產量和同期的作家,例如《人間喜劇》作者奧諾雷·德·巴爾扎克,相差甚遠。

終身未婚的福樓拜在私生活方面一直引起很大的爭議。一如他的巨作《包法利夫人》般,他本身的男女關係複雜,除了和女詩人路易絲·柯蕾長年的交往外,同時也和其他女性來往,且毫不避諱自己經常進出妓院。1872年他的母親過世,自此福樓拜健康狀況開始惡化,並於1880年辭世。

關於原著
《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花了四年多的時間才終於完成全著,小說以簡潔、細膩的筆觸,再現了19世紀中葉法國的生活。被視為是「新藝術的法典」,一部「最完美的小說」。然而1856年開始在《巴黎雜誌》連載時,因內容太過敏感而被批評“破壞社會道德和宗教”,被指控為淫穢之作,並收到法院傳票,後經法院審判無罪,福樓拜開始聲名大噪。

雖然在當時許多人質疑《包法利夫人》是否是真實的,福樓拜的說法是:「包法利夫人完全與真實生活無關。故事純屬虛構。其中沒有我的感情也沒有我的經驗」,但據考證,包法利夫人是一個真實社會事件的改編。包法利醫生是福樓拜父親的學生-外科醫生德拉馬爾。德拉馬爾是一名鄉下醫生,早年喪偶,1839年時娶了農場主人的女兒-十七歲的德爾菲娜,也就是包法利夫人的原型。後來德爾菲娜與他人外遇,最後走上自殺的絕路。

福樓拜在作品裡透過無數的繁瑣細節描寫包法利夫人的心理狀態以及對性愛的幻想。由於對生活細節描述地活靈活現,因此被譽為「寫實主義之父」。當年在公開場合中,福樓拜盡量讓他自己和整本小說保持相當的距離,但他仍留下了一句名言:「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留給後人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