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延伸閱讀

關於製作

「這是我職業生涯最艱難的一天」服裝設計珍提葉慈(Janty Yates)說道。戴蒙補充道:「就像是在颶風中行走。」就算面罩也無法阻擋塵土跑進眼睛、耳朵與嘴巴裡。

絕地救援》的主要拍攝工作從2014年11月8號在布達佩斯開始進行。這個美麗的中歐首都,以許多大成本的好萊塢電影在此拍攝而著名,原因不外乎是美麗的景色,以及有經驗的當地電影工作人員。但真正吸引劇組前往這城市拍攝的,是Korda片場附近的攝影棚。

Korda的六號攝影棚,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相當適合來搭建火星的地形地貌,包括棲息地與火星探測車的發射台。這場景主要是用來拍攝對話的戲份、棲息地的內部以及沙塵暴的部分。其他連戲的大場景,之後會在約旦拍攝。

製片馬克胡范(Mark Huffam)說:「我們場勘過澳洲的內陸來作為火星的場景。但後來發現行不通,而且我們決定要將大部分火星的戲份在室內搭景拍攝,讓我們對場景的掌控度更高,然後配合這些場景的外景再拉到約旦的Wadi Rum拍攝。」

在拍攝期間,Korda就像是個忙碌的工作基地,六個攝影棚全都被充分利用,搭建並翻新十幾個主要場景,包括太空船賀密斯號與火星上太空人的棲息地。美術部門一直都很努力地要讓工作進度快史考特一步,畢竟他是以工作有效率,甚至超前進度著名的。

除了Korda片場,布達佩斯還有新穎的建築The Whale(建築外型以及位在多瑙河畔取勝)。The Whale在美國太空總署人員的戲份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包括泰迪桑德思與安妮蒙特蘿絲的辦公室、會議室、休憩室、咖啡店、大門與控制室。美術設計亞瑟麥克斯形容這棟建築為「世界級前衛、先進的建築。它是個大型的曲面幾何結構建築,有著大量的玻璃與水泥,與會自動開合的美麗百葉窗。我們可以完全控制燈光的強度。這棟建築是個天賜之作。要在攝影棚搭建起這樣一個場景,要花上相當多的預算。」

為了要增加彈性,仿造的水泥牆下面有加裝輪子,如此可方便在開放空間擺設出各種辦公室的設計。The Whale乾淨明亮、具未來性以及彎曲設計玻璃外觀,正好作為美國太空總署的「次世代」總部。

最具代表性的一景是任務控制室,美國太空總署通訊中心。一個巨大的中央螢幕,周圍還有十幾個小螢幕圍繞著,隨時顯示著太空總署正在監控的任何重要資訊與畫面。這些畫面可能是從人造衛星、軌道偵查機、探測機與國際太空站所傳回。明蒂也就是在控制室中發現瓦特尼還活著,太空總署高層幾個月後也是在此下令發射火箭前往救援。
比起用綠幕加上後製的方式來呈現控制室的螢幕,雷利史考特比較喜歡在拍攝中就看到真實畫面,並用螢幕當作光源,也讓演員能即時與螢幕互動演出。英國公司Territory (《麻辣賤諜》(Spy)、《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Rogue Nation) )與平面設計師費莉希蒂希克森(Felicity Hickson)合作,運用大量的圖片、高解析度的衛星影像與太空總署的資料影片來達成任務。

的確,美國太空總署是本片最主要的合作夥伴、顧問以及指導,從劇本到主要拍攝工作皆有參與。製作人馬克胡范記得在第一次製作會議,與雷利史考特一起致電給美國太空總署時,非常開心得知他們竟知道這本小說,並且很熱心地願意開始合作關係,給予經驗與指導。
劇組得到許可,得以拍攝卡納維爾角的火箭發射,包括2014年12月Orion號的升空,它是次世代設計的太空船,將為人類探索火星跨出第一步。 Orion 被送往軌道,雷利史考特也對此致意:他在劇本封面的第一個馬克瓦特尼速寫像,有著一句這太空人的大膽宣言「我要用科學征服這星球。」

與美國太空總署的合作,始於該機構的電影與電視事務聯絡窗口伯特厄瑞奇(Bert Ulrich),後來又擴展到太空總署的行星科學總管詹姆士葛林博士(Dr. James Green),與來自火星辦公室,出任劇本及製作的技術指導的戴夫賴夫瑞(Dave Lavery)。 厄瑞奇說安迪威爾的小說(在Johnson Space Center中大夥私底下推薦閱讀)以及雷利史考特的電影作品,在總署內獲得很大的迴響,因為他們正好在為前往火星的任務做準備。

「科幻小說,特別是以電影方式呈現的,一直都對真實的科學發展造成影響,」厄瑞奇說道。「我想藝術與科學都起源於相同的創意、好奇與願景。」

亞瑟麥克斯的美術設計,始於葛林教授的Johnson Space Center 導覽,讓他沈浸在要讓人類登上火星的想望中。麥克斯還看到了從前「水星」與「阿波羅」任務時期的控制中心,同時也參觀了現在的控制中心;工作內容要處理太空梭的任務,與追蹤國際太空站的位置。
「我綜合了一些在太空總署看到的元素,然後將它做未來感的設計–想像中未來的控制室該是什麼樣子,」麥克斯說道。「美國太空總署不只是在資源與想法上幫了很多忙,還同意我們使用所有的參考設計。」

拍攝完麥克斯在Whale建築內的美國太空總署場景後,劇組移至佔地100英畝的匈牙利展覽館,在這搭建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辦公室、實驗室與停車場場景。

在匈牙利展覽館的拍攝工作在11月,許多演員的拍攝工作都告一段落,包括艾吉佛、丹尼爾、薇格、賓、王與葛洛佛。在短暫的空檔後,「火星」上的拍攝工作在Korda片場開始進行,包括瓦特尼與其他太空人們兩條不同的故事線。

戴蒙說:「我想54名演員在我到達Korda前,就結束拍攝工作了。」由於各演員故事線不同的關係,戴蒙的拍攝日期只與雀絲坦和其他太空人在12月中旬重疊三天,然後與雀絲坦在2月再重疊了幾天。

「麥特與我合作過兩部電影(另一部是《星際效應》),但只一起在片場合作大約一個星期,」雀絲坦說道。


賀密斯號的所有組員都在火星上沙塵暴這場重要的戲出現。不想要倚靠視覺的雷利史考特,想要這風暴不論是對演員或觀眾來說,感覺起來都相當真實。這場戲在巨大的第六攝影棚火星場景拍了整整三天,使用了巨大風扇、許多的塵土來造成能見度相當有限的效果。第一天的風暴就快讓大家受不了。

這是我職業生涯最艱難的一天,」服裝設計珍提葉慈(Janty Yates)說道。戴蒙補充道:「就像是在颶風中行走。」就算面罩也無法阻擋塵土跑進眼睛、耳朵與嘴巴裡。這些雜質總是有辦法跑進演員太空服頭盔的通氣孔裡,造成呼吸的問題。在每一鏡中間,服裝助理就會衝進場中幫演員把頭盔拿掉,好讓他們呼吸比較舒服些。

「來火星吧,笑一個,」滿嘴塵土的麥可潘納開玩笑道。「我來到片場穿上這套服裝,心想『這好酷,我變成太空人了,這是個好大的景,這就是所謂身處雷利史考特電影的感覺。我一定可以搞定的!』然後突然間我就在強風中掙扎,試圖呼吸並且不要摔倒,一切比較像是『噢!糟糕,我希望自己別搞砸這鏡頭。』」

「那是個很嚴峻的考驗,」潔西卡雀絲坦同意道。「我們在一起拍攝的第一天,還沒彼此熟悉,就拍攝這場風暴的戲。當強大的風流不斷把塵土與小石子打在身上,而在字面上與意義上,我們都在尋找角色的立足點。」

雖然演員們常會搞不清方向,並且幾乎看不到彼此,但他們可以聽到彼此以及雷利的聲音。聲音部門工作人員在每個太空人的頭盔裡,裝置了小型對講機與麥克風,讓他們得以與其他演員以及導演溝通。這是個很特別的合作經驗,凱特瑪拉如此覺得。

「由於戴上這頭盔後,我們聽不到周遭工作人員的聲音,只聽得到太空人彼此的聲音,這讓我們很快地就產生情感連結,」瑪拉說道。「我們開始互相消遣、開玩笑,這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有些內容太過辛辣。有些時候我們會聊得太忘我,然後問道『等等,雷利在嗎?』」

頭盔加上太空衣共重達40磅,再加上演員們得費力地蹣跚走過沙地,並對抗每小時65英哩風速的強風。 頭盔與太空衣都是服裝設計珍提葉慈(Jany Yates)與太空衣專家麥可姆尼(Michael Mooney)的傑作。頭盔配有六個燈,分別由一個小型的兩段式遙控器來操縱。太空衣維生背包內的風扇,會將空氣藉由一條管子送至頭盔內。頭盔是由FBFX公司以真空澆注法製造,厚度約1?4釐米。姆尼將盡可能地減輕頭盔的重量,大約9磅重,但「由於它並無法用肩膀去支撐,」他說道,「這頭盔對於有些一天得拍攝十個小時的演員來說變得蠻重的。」
在頭盔之下,太空人在探索星球表面時都得穿著橘白色的太空衣,外型既流線又合身,但延展性能夠符合所有活動需求。

葉慈在前製作業時,就將星球表面太空衣的設計原型拿給戴蒙看,他說「最後的成果就跟她設計的一模一樣。當讀著劇本的時候我就在想『這故事很棒,但大概80幾天都要穿個很笨重的服裝吧。』但這星球表面的太空服雖然像泳衣一樣緊身,其實相當舒適。」

在設計服裝之前,葉慈拜會了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博物館館長,該博物館收藏著一系列太空服,時間可追溯至「水星」任務的開始時期;還到強森太空中心與噴射推進博物館做了些研究。這些經驗讓她流連忘返。

葉慈補充道:「我看到了探測車,看到他們建造人造衛星…感覺就像是自己身處在一個科幻電影之中。他們寄給我很多相當有用的影像。我們看到了他們原本計畫,要給2030年之後的任務使用的太空服。」

「從一開始,雷利就表示他要星球表面用的太空服合身一點,並比較容易做動作,但影子看起來仍要相當有感覺。太空總署的太空衣與頭盔是一體成型的,無法達到我們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重新設計。我們還必須同時兼顧美觀與實用的拍攝需要,我想我們成功在外型與功能中找到平衡。」

對艙外活動(EVA)服(常被稱為「外太空服」,或是雷利史考特口中的doughboy)來說,外型是比較不被考慮的一點。艙外活動服既大又笨重,在賀密斯號外執行零重力活動時穿著。碳纖維的背板,加上8支拴緊的3釐米鐵環,連接著特技鋼索。戴蒙的特技裝備重達55磅,當加上太空衣與頭盔的重量後,有時需要他多負擔100磅的重量。
超過一打的供應商受僱來生產頭盔,以及星球表面太空衣與艙外活動服各15套。

葉慈還為太空人設計了第三套服裝,她形容「像是田徑服。這是他們每天在賀密斯號內活動所穿著。光滑、合身又舒服,因為只需要在加壓的太空艙內穿著,所以不需要維生系統。」

賀密斯號本身有提供維生功能,來維持戰神三號組員前往火星的九個月旅程(行程的長短並不一定,視各星球的軌道而定) 。賀密斯號 的場景是搭建在Korda片場的第二及第三攝影棚, 由國際太空站的道具演變而來,由許多聯結在一起的太空艙所組成。太空船的外部配有太陽電池板、氧氣與水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