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被遺忘的時光 THE LONG GOODBYE (2010)

延伸閱讀

幕後花絮訪問

這是我這輩子拍過最難的紀錄片,但是我們找到可以超越故事的關鍵點,就是紀錄片不見得只講故事啊!它可以超越故事去經營出生命的感動

【被遺忘的時光】導演 楊力州 V.S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

Q:當初基金會為什麼會想到以紀錄片的方式來推廣失智老人的照護?

執行長: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失智老人的症狀、家屬們的焦慮無助,也可以看到老人家跟家屬之間親情的互動。這些內容如果透過書寫或是口頭講述是無法那麼直接表達的,這種真實而感同身受的感覺,只有電影才做得到。而紀錄片更難能可貴是所有的內容真實的故事,不是演員表演出來的。能夠在台灣就地取材拍攝,對我們來說也具有很大的意義。在醫療方面,無論是老人或是小孩的照顧,很重要的一點是本土化。同樣是照顧一個老人,適合歐洲的方式跟適合台灣的方式一定不同。尤其是當觀眾看到影片中是熟悉的環境,比較容易產生深度的認同感以及聯想。東西方的家庭結構很不同,在西方,長輩可能會自己打理退休的生活,或是住在養護中心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台灣,周遭的人群可能就會有不同的反應。

當觀眾看完這部電影,也可以重新思考,將一位極需要被照護的長輩送到優良的看護機構,能不能也算是孝順的表現呢?這其實是個極大的觀念突破。生了病的失智老人不應該是藏在家?頭,與世隔絕,好像很丟臉、見不得人的事情。這樣的話,長輩像是被坐監獄一樣,無法得到該有的治療,家屬自己也會被困住,一切的苦悶只能自己吞。一個良好的養護中心,除了提供適切有效的照護外,也可以分攤家屬在照護上的困難和心理壓力,俗話講,久病床前無孝子,當機構能夠去分擔照顧者的責任時,家屬反而能在身心穩定的狀態下,可以和自己的父母或長輩保持良好的互動,可貴的親情也可繼續維繫。我們希望【被遺忘的時光】透過影像的力量可以將這樣的概念遠遠地傳播出去。

Q:【被遺忘的時光】這個片名本身有特殊的意義嗎?

導演:片名是某位工作人員的突發奇想,在某程度上,【被遺忘的時光】也成了一把解謎的鑰匙。當我去面對這個非常難以建立的故事時,發現如同這片名所說的,這部影片講述的內容不是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而是這群長輩他們正在遺忘的這一段時光。拍攝過程當中,孩子們在訴說關於他們的父母,怎麼樣怎麼樣,那段時光其實是被老人忘記的。反而在拍攝過程中,孩子們透過拍攝,透過回憶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才慢慢認識他們的父母。

【被遺忘的時光】是我這輩子拍過最難的紀錄片,但是我們找到可以超越故事的關鍵點,就是紀錄片不見得只講故事啊!它可以超越故事去經營出生命的感動,那段被遺忘的時光是什麼,細節是什麼,都沒有那麼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那把鑰匙打開了一道門,讓他們彼此因為原諒而產生愛、因為理解而產生愛。

Q:【被遺忘的時光】重點雖然在探討失智症,但是卻也是一部重要的生命教育電影。

導演:這是一部喜劇收場的電影,每位長輩跟家人們最後都能自在地面對,但要做到喜劇收場得要有條件的。當我們去思考如何給父母最好的照顧,不盡然是放在家裡,尤其是像失智老人,或其他的重症及長期慢性病患,他們需要的其實是更有尊嚴的生活。

雖然整部影片的重心在失智症,可是我個人認為,每個觀眾看到這部電影,都會得到不一樣的理解。譬如說,家裡有失智症的家屬,因為這部電影,他可能獲得一種新的溝通和照顧的方式,或者他能感受到「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跟我一樣。原來我不孤單。」而還沒有面對照顧病患辛苦的人,也有機會找到能夠去釋懷,體諒別人的態度。也可能有些觀眾穿越關於疾病的層次,看到的是子女跟父母之間的關係維繫,尤其當身邊的父母逐漸衰老,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子女該準備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