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00:30凌晨密令 Zero Dark Thirty

延伸閱讀

《00:30凌晨密令》幕後花絮

奧斯卡金獎得主的編導搭檔凱薩琳畢格羅和馬克波爾依據大量資料蒐集以及第一線人物訪談,實地走訪中東國,首度將襲擊賓拉登事件搬上大螢幕。

自2001年賓拉登策動蓋達組織犯下震驚全球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後,十多年來,獵殺賓拉登的行動成為全世界和兩位美國總統任期內的焦點,然而這項任務從追蹤到狙殺的過程卻一直是美國政府最高度的機密。

雖然這起情報行動的少數細節已公諸於世,但是包括中情局、海豹部隊等在任務中參與行動的關鍵細節,如今首度搬上螢幕,由奧斯卡金獎得主的編導搭檔凱薩琳畢格羅和馬克波爾依據大量資料蒐集、第一線人物訪談、實地走訪中東國家等,拍成這部引人入勝的新片《00:30凌晨密令》。

本片描述的賓拉登追捕行動既逼真又忠於事實,將帶領觀眾進入美國情治系統的權力核心及這場歷史任務的最前線,最後臻於高潮的一役,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馬巴德郊區的祕密豪宅,展開一場首次運用全球最尖端軍武科技,令人驚心動魄的手術刀式襲擊行動。

導演凱薩琳畢格羅和編劇馬克波爾在發展這個電影計劃時,最初面對的創意挑戰就是:如何在一部電影的壓縮時間內,簡潔扼要地述說這個不同角度,多元化的故事?《00:30凌晨密令》包含眾多事件,時間橫跨十年,地點橫越世界各國,並囊括精選的幾百名演員及專心致志的幕後人員,全劇組的目標就是盡可能真實又逼真地捕捉到這場任務最貼切的事實真相。為了達成目的,本片毫不保留地記錄下包括殘酷拷問、凌虐逼供過程的道德議題,以創造出富有人性情感和全面資訊的寫實電影巨作。

同時兼任本片製片的馬克波爾,是傑出的奧斯卡金獎編劇,記者出身的他收集和報導這場歷史行動的相關資訊,試圖精確地講述及充分地呈現這個故事。他整理來源資料,設法以編年的方式記述角色的個人掙扎,以及行動的細節和分枝,同時也要保護受訪者的身分。對話和場面的靈感來自他進行的廣泛訪談,使他能夠描繪出當事者的第一手說法,這些證人包括參與行動的中情局特務、軍方人員和情報團體。

馬克波爾深入觀察消化這些全新的資料,其創作角色靈感來自1960年代的新新聞學(New Journalism,譯注:以報導者主觀的反應為特點的新聞學,常含有虛構成分),當時許多重要的美國作家都學習應用文學技巧來描述真實事件。以這層意義說來,這部電影企圖將報導文學類型更推上一層樓,提供觀眾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即報導式電影。

不同於一般軍事動作片,最後導演和編劇選擇透過一名祕密參與追捕行動的女情報員瑪亞(Maya)的觀點,來述說整個故事。該角色是基於有所本的真實人物所塑造,她專精於搜索和暗殺恐怖份子。馬克波爾藉由瑪亞一角,刻劃出大規模背景下的個人經歷。某方面而言,經由描繪瑪亞從天真到恐懼、再到冷酷堅決的心路歷程,即反映出美國不得不與殘暴無情的恐怖主義妥協的進展過程。

片中這名年輕的中情局探員瑪亞由演技細膩的女星潔西卡雀絲坦飾演,她也因為在本片中演繹出細膩、堅忍的角色性格,以及精彩詮釋出堅信自己情報正確,勇於挑戰中情局男性威權體制的演技,成為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大熱門!

00:30凌晨密令》的精髓,是以影像演繹出這個震驚全球,卻真相鮮為人知的世紀行動的整個過程真相,由兩位電影創作者挑戰自我,竭力突破其事業生涯的極限。為了忠實重現這個真實事件,劇組人員親赴巴基斯坦拍攝,使觀眾沉浸在彷彿身歷實境的情節氛圍,一方面挑起深刻的爭議話題,另一方面也呈現驚人的真實內幕。

製作祕辛

調查

為了搜集《00:30凌晨密令》的真實記述,凱薩琳畢格羅和馬克波爾終究也親自投入這座迷宮,尋求祕密情報的真相,面對艱難的製作挑戰,不過這一切早在6年前就悄悄地開始進行。

馬克波爾表示:「這個電影計劃可謂是精密的手工,並經過兩次重複的過程,最早是始於6年前,當時美國陸軍三角洲特種部隊(Delta Force)在阿富汗的托拉博拉一役,捕捉賓拉登行動失敗後,我花了幾年時間研究和撰寫,直到2011年這部電影進入前製,並已前往羅馬尼亞勘景,但是過不久,就突然傳出海豹部隊成功狙殺賓拉登的震撼消息,原本的故事也作古了,所以我必須重新開始。」

2011年5月1日,賓拉登死亡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在這個歷史事件之後,馬克波爾搬到華府幾個月,一週工作超過80個小時,親自訪談相關人士並參訪相關地點,之後飛到巴基斯坦和中東等地,詳盡追蹤這個斬首行動的各個線索。

馬克波爾表示:「有些政府單位的公關部門大力協助,還有許多情資是我以傳統的採訪方式,實地走訪,搜集資料而完成,當然還要靠一些運氣。我的目標是盡力獲得愈多的第一手記述,訪問實際參與這項任務的人,最後我很幸運能夠撰寫一齣幾乎完全取材自當事人第一手記述的劇本。」

馬克波爾的方法完全呼應凱薩琳畢格羅對於這部電影的理念。這位女導演表示:「大眾無從得知那些情報機構的無名英雄經歷過哪些事,不過在這部電影中,大家能夠擁有罕見的寶貴機會,見證這些極度機密的第一手資料,看到參與這個艱難歷史行動的核心男女。馬克的作法不只是查明事實,還吸收滲入這個世界的微妙氛圍和表現,比如人物性格、衝突、動機、不確定性等,然後再巧妙地闡明這些元素。」

記者出身的馬克波爾過去經常在各知名刊物中深入分析國家安全議題及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他指出:「對我來說,這個故事一直感覺很私人,我有深刻的體會,因為我在紐約市長大,生活在世貿中心周遭,而在9/11事件炸毀這兩棟大樓後,我深切感到有必要瞭解更多賓拉登的事及美國對他的回應。這個人攻擊我的家鄉,9/11那天留下的衝擊餘波,定義了我身為編劇的職業生涯。我不能說我挑中這個主題,這如同小孩的成長,他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影響來源,其實是這個主題挑中了我。」

搜索

史上搜索國際罪犯的各種傳奇般的過程中,賓拉登的案例絕對是前所未有。

凱薩琳畢格羅表示:「以我身為導演來說,問題就在於,如何以調性統一和語彙一致的方式,連結這個史詩故事裡的所有部分?馬克的調查和劇本帶來廣度,從阿富汗、華府、巴基斯坦到現實生活,接著這變成一種直覺過程,要謹慎地描述每一刻、每一場戲、每一層面的故事,這是極大規模的工程,也是微妙敏感又一絲不苟的任務,如果沒有我過去的一切導戲經驗,我不可能順利完成《00:30凌晨密令》。」

拷問

整部電影中,觀眾會一路跟隨著故事的中心角色瑪亞(潔西卡雀絲坦飾),她以中情局空降探員之姿加入追捕賓拉登的行動,一開始就見識到慘不忍睹的拷問逼供實況,而且這種拷問蓋達組織囚犯的手段會逐漸加重。

對於這些嚴苛殘忍的時刻,瑪亞的複雜情緒也會反映出我們觀影時的複雜感受。

事實上,拍攝這些拷問場面時,凱薩琳畢格羅本身也很不自在,她表示:「身為人,我想要遮住眼睛;然而身為導演,為了忠實描述這個故事,我感覺有責任記錄和見證這些時刻,也有必要克服自己的不安。」

中情局特務

在《00:30凌晨密令》製作的核心,選角過程是一項浩大工程。這個故事中交織著120位以上有台詞的角色,選角時有超過1千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來試鏡。

選角的主調是瑪亞一角,她是負責偵辦此案的中情局探員,全心全力投入搜尋賓拉登的任務,並為追蹤這個全球公敵而來到巴基斯坦郊區。這個女性角色或多或少可歸為一種經典的人物類型,就是不眠不休、鍥而不捨地想要捉到犯人、甚至已接近著魔的偵探角色。不過這部電影以獨特的當代觀點來處理她的動機,針對她持續發展的人格不提供明顯解釋,而留待觀眾對於她的行為和內心改變,自行做出結論。無疑地,瑪亞極度專注、聰明和堅決,同時也保持著神祕感。

馬克波爾表示:「我不太喜歡採用佛洛伊德心理學的背景故事和闡述方式,我喜歡角色的本質純粹是由其行為來定義,呈現一種存在主義式的形象。同時,這種敘事型態也有實際考量,為了保護當事者的身分,我必須侷限自己描述傳記式的人物細節。」

然而,瑪亞顯然是具有抱負和成功特質的女性。在替這個角色選角時,製作群選中當前最備受好評且炙手可熱的魅力女星潔西卡雀絲坦。

潔西卡雀絲坦回想起為何被這個角色吸引:「這個角色的專注甚至接近令人莞爾的地步,她會不計代價得到她想要的東西。跟我同世代的人都記得是在何時何地聽到賓拉登死亡的消息,但是沒人知道中情局追捕他的真實情況。然而這齣劇本描述的細節很驚人,如實地詮釋像是瑪亞這種幕後英雄,他們創造改變,使世界變得更光明。」

在印度和約旦拍片也使潔西卡雀絲坦更能夠洞察瑪亞這種女性的經歷,必須融入外國文化並保持低調。潔西卡雀絲坦指出:「來到這裡,你會真正感覺到身在世界的另一端,你所熟悉的一切會被切斷。我能想像瑪亞最初來到異地的感覺,身邊的各種關係都會變得緊密相連且迅速進展,這種感覺唯有親自經歷過才能瞭解,我想像不到還有其他方法能夠拍攝這部電影。」

海軍海豹部隊

隨著搜索賓拉登的行動達到高潮時刻,故事重心就從中情局特務轉到另一群神祕戰士,那就是美國海軍的海豹部隊第六特遣隊,他們的任務是搭著隱形黑鷹直昇機入侵賓拉登的艾伯塔巴住所。海軍海豹部隊以極端體能及高壓下的行動能力著稱,他們是必須要有頭腦、有創意、吃苦耐勞、熟悉武器的新一代特種部隊。為了塑造出這群戰士,凱薩琳畢格羅尋求能夠展現鮮明性格並承受激烈訓練的演員,因為拍片前他們需要接受嚴格又密集的特種部隊訓練。

海豹部隊隊長派屈克一角選中新崛起的澳洲演員喬爾埃哲頓,他表示:「凱薩琳和馬克非常講究細節,我們演出時有真正的退役海軍海豹部隊在拍片現場隨行,這對編導組合會不斷問那些顧問:『海豹部隊如何進入屋內?他們如何持槍?』一直問個不停呢。」

凱薩琳畢格羅補充表示:「喬爾具有一種平靜又強烈的存在感,你會立刻感受到他的真實和力量。他的演出使派屈克角色顯得平易近人,這點對於電影的高潮戲攸關重要。另外,他還擁有天生的領導特質,很有說服力,會使人相信他是足以作為隊長的人才。」

真實的假象

凱薩琳畢格羅表示: 「我想要創造出一種毫無造假的環境,同時也要捕捉到異國風情和故事力道,盡可能地呈現驚人的意象,所以最後的計劃是表現得真實又不露痕跡,甚至是一種『發現』的過程,自然主義佔很重要的地位。」

凱薩琳畢格羅選擇葛雷格費雪(《公主與狩獵者》)擔任攝影指導,以及傑瑞米辛德爾(《00:30凌晨密令》是其電影處女作)擔任製作設計。這兩人不僅之前合作過,也是私交甚篤的好友。凱薩琳畢格羅表示:「他們都是大師,兩人合作密切,甚至能夠互相接話,這些因素都有助於創造出美學上的統一調性。」

從一開始,葛雷格費雪就深受這部電影的挑戰吸引,他表示:「攝影上,這個故事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會帶領觀眾進入他們從不瞭解的世界,從華府的中情局辦公室到巴基斯坦的街道及賓拉登躲藏的住所,會有許多自然對比和多樣風貌以引領觀眾踏上這趟真實的旅程。」

凱薩琳畢格羅和葛雷格費雪很早就決定要用ARRI ALEXA數位HD攝影機來拍攝這部電影。凱薩琳畢格羅說明地表示:「這是很特殊的決定,部分原因是我們需要捕捉到最後在斬首任務襲擊行動中,極度低光源的環境。這種攝影機對於光線十分敏感,所以我們能夠最有效地利用非常柔和又陰暗的光線,這樣就可以更準確地摹仿沒有月光的夜晚。」

凱薩琳畢格羅表示:「由葛雷格掌鏡,加上他選擇的特殊鏡頭,能讓ALEXA攝影機呈現出獨特的質感,既不像膠捲影片,也不像數位影片,看起來有點矇矓,帶有些微的粒子,不過其色彩的曝光寬容度會創造出一種非常濃密、飽和又豐富的影像。」

實景拍攝的調度

為了維持這部電影的自然現實感,凱薩琳畢格羅和馬克波爾很早就決定不能也不會在攝影棚裡拍攝。凱薩琳畢格羅表示:「我們需要真實的環境,並運用場面調度、場景佈置等各種手法予以控制,設法在視覺上引起共鳴。」

製作群尋遍世界各地,想要找到一棟建築物能當作電影中巴基斯坦伊斯蘭馬巴德的美國大使館,最後他們在北印度昌第加一處小鎮的理工大學找到適合場所,這裡靠近巴基斯坦的邊境。

在昌第加時,劇組團隊需要在混亂喧囂的街上拍攝,這表示要處理群眾管理的各種變數。馬克波爾回想地表示:「我們發現一種方法能解決這種情況,就是以『假拍片』的方式岔開群眾。我們會先讓一群工作人員假裝要拍片,但同實際上我們正在另一處拍攝。」

還原建造賓拉登最後藏匿住所

00:30凌晨密令》的最後高潮戲是全片最具挑戰性也最引人入勝的場景,就是賓拉登的最後藏匿地,是一處佔地38,000平方呎的住所,裡面很舒適,就位在巴基斯坦艾伯塔巴的郊區,離阿富汗邊境只有100英里,離巴基斯坦軍事學院則不到1英里。

馬克波爾說:「在獵殺賓拉登的行動裡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幕後英雄,有必要讓世人了解他們在攻堅一刻,分秒屏息的出生入死情況;電影內容非常貼近現實,我們到約旦實地建造賓拉登當時的住所及院子,地板、屋頂、地毯、傢俱甚至是牆上的標記等,都是取自情報資料的分析而實地製作。」

製作團隊從中情局供的藍圖、開放的情報資料及個人報告,在約旦還原建造出一處四周圍起高牆與電網,有如碉堡般的三層樓住所。他們找來死海附近村落的當地建工,鉅細靡遺地蓋出這個真實場景,看起來就像巴基斯坦的建築。凱薩琳畢格羅想要準確地重現賓拉登被發現時的狀態,顯然這表示她絕不考慮部分的搭景,而是要真正蓋出一棟完整的,有高牆、電網的三層樓房舍。

低光源的最後襲擊戲

一旦住所建造完成,就要開始全力捕捉那個扭轉世局的黑夜中在這裡發生的事,一切都要力求精準,而竅門就在於細心的打光安排,重現出彷彿海豹部隊即時經驗的攝影風格。

這場最後的襲擊戲發生在半夜,到處一片漆黑,偶爾有閃爍的亮光,可能是爆破或附近的光源。攝影指導葛雷格費雪指出:「這也代表海豹部隊出任務時的真實場面,他們會盡量利用微弱的光源。我們的作法是裝設一連串的紅外線燈光,並使打光效果符合電影拍攝,這種結果很接近海豹部隊實際看到的景像,因為他們的配備也有紅外線裝置。」

力求完美的導演凱薩琳畢格羅,要求許多場襲擊場面都要拍攝兩次,一次是拍攝夜視鏡效果的全暗夜景,另一次是以夜晚打光的方式拍攝,屆時再穿插剪輯呈現於銀幕。由於拍攝時同時也要應付當地的沙暴,往往把拍片現場吹得積滿沙子。

祕密行動的黑鷹直昇機

在這場由海豹部隊執行的斬首任務中,最大膽的一大面向就是使用一種頂尖特務級的實驗性飛機,即具有隱形功能的改良式Sikorsky黑鷹直昇機,這是前所未有的佈署創舉,使海豹部隊在低空飛行下,能避開巴基斯坦空軍的雷達偵測和住所保全系統。

雖然傳統的黑鷹直昇機在軍事使用上已有久遠歷史,比如用在格瑞納達、伊拉克、索馬利亞、巴爾幹半島諸國及最近阿富汗的危險近距區域,但是這種最新的隱形設備卻未經試驗,使這回的任務執行,變得更不可預測。

製作完成

殺青之後,凱薩琳畢格羅接著就要轉往剪輯室,跟奧斯卡獎提名的剪輯迪倫提切諾和威廉高登伯合作,仔細鑽研多達的200萬呎的數位影片,再建構出最後的故事。凱薩琳畢格羅指出:「我們拍了成堆的素材,原本怎麼剪都會超過3小時,幸好有迪倫和威廉的幫助才能縮減成目前的片長。」

後製的另一個層面就有賴兩度奧斯卡獎得主的聲音剪輯與設計保羅奧托森,他之前已跟凱薩琳畢格羅合作過《危機倒數 2008》。他表示:「對我來說,影像只構成電影的一半,另一半就要靠聲音補足了。」

最後的聲音元素來自能引人共鳴的配樂,這種巧思就要託付四度奧斯卡獎提名的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凱薩琳畢格羅跟亞歷山大戴斯培密切合作,兩人經過無數次的討論,設法找到一種能夠搭配電影寫實調性但絕不能將其蓋過的音樂。凱薩琳畢格羅表示:「亞歷山大的才華過人,他能夠讓豐富的氛圍與複雜卻協調的旋律結構相得益彰,並想出美妙的音樂母題,能夠帶領你穿越這個歷經十年的不凡故事。

凱薩琳畢格羅總結表示:「我們所有人的終極目標就是,引領觀眾進入這個捉摸不定但生氣勃勃的重要世界,儘管這些人幾乎不見天日,但他們讓我們見識到人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