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再見曼德拉 Goodbye Bafana

延伸閱讀

《再見曼德拉》導演訪談

比利奧古斯特(Bille August)導演訪談

Q:電影原文片名《Goodbye Bafana》的「Bafana」指的是誰?
A:「Bafana」在科薩語中指的是「最好的男孩朋友」。電影中的主角之一—獄警詹姆桂格里,成長於川斯凱農家,在寂寞童年裡,唯一的朋友是一個黑人男孩。電影片名來自於這段童年友情,這也帶領他和曼德拉搭上線,產生另一段超越種族和政治的友誼。

Q:電影中有兩個英雄,在導演觀點中,這應該是屬於誰的故事?
A:電影由獄警詹姆桂格里觀點出發,經由曼德拉敵對陣營者的眼睛來觀看、認識曼德拉,這是我認為最有趣的。這樣的表現方式,讓曼德拉更迷人、地位更加非凡。

Q:談談詹姆桂格里。
A:詹姆是一個很單純的男人,凡事為家庭著想。當然他也有自己的雄心壯志,希望可以成為一位優秀警衛。每一次與曼德拉會面,都可以看見他如何漸漸受影響、啟發,開始質疑種族主意思想、開始改變。然而這樣的改變卻讓他的家庭產生衝突變化,因為他極可能失去工作。他應該要跟隨曼德拉追求南非的民主自由,還是要忠貞維護種族隔離,以便一家溫飽?曾經是敵人的,現在變成朋友;而曾經是同僚的,現在卻變成敵人。兩方思想在詹姆心中交戰不已。

Q:談談曼德拉。
A:曼德拉就是曼德拉!關於曼德拉你還能說些什麼?他的思考、想法是多麼美麗、充滿力量。做這部電影最大的挑戰就是怎樣去呈現曼德拉,因為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關於曼德拉的肖像。每個人都知道一點關於曼德拉的什麼、每個人都會自行在心中勾勒曼德拉的樣子,大家都知道他怎麼發表演說、他的肢體語言、他說了些什麼。

Q:在之前你對南非瞭解多少?如何做研究與準備工作?
A:拍這部電影必須接觸大量關於南非以及曼德拉的資料。我們必須確實掌握曼德拉特殊的腔調、肢體語言,飾演曼德拉的丹尼斯海斯柏也很認真地與南非會話老師學習。另外,我也花了將近一年時間,研究當地的人,試著瞭解種族隔離制度實施時的真實情況,也對當時被關在羅賓島的政治犯及獄警做了田野調查,那段時間,圍繞在我身邊的總是關於南非的書籍。

Q:詹姆桂格里在2003年過世,你和他有過任何聯絡嗎?
A:當我開始投入這部電影的計畫時,不幸地詹姆也剛過世,因此我從沒和他會面過,但我倒是和他夫人葛洛莉及孩子見過好幾次面。我對他們在羅賓島上的生活以及當時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情形有很多疑問,葛洛莉在這方面提供很多幫助。

Q:關於拍攝地點的選擇,是否都是南非實景拍攝?聽說演員方面也真的找了幾位曾經歷種族隔離制度的人來演出。
A:為了讓電影更具真實感,在當地拍攝是必須的,而且得要在真實歷史場景。我必須說,在南非拍電影、和南非當地團隊合作,真的是很棒的經驗!他們都非常厲害,很多美國或歐洲電影都會到南非拍攝,南半球與北半球氣候相反,那裡總是天氣晴。

電影的焦點:種族隔離,雖然事件已成歷史,但發生的時間距今並沒有太久,這仍是一個公開的傷痛。我不認為它是禁忌不可碰觸,畢竟的確造成許多傷害,所以,拍這部電影對許多人和我們整個工作團隊都有極大意義。

Q:什麼原因讓丹尼斯海斯柏願意演出曼德拉一角?
A:我們想找一位男演員能充分表現出曼德拉的智慧,在年齡上又和劇情符合。今天我們所想像的曼德拉是一位老者,但在電影中,曼德拉正是青壯年,所以我們需要一位演員能從年輕演到老。當我和丹尼斯海斯柏會面時,得知他熱切渴望演出曼德拉的心意。對於演員來說,演出知名人物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些人在一般大眾心中已有既定形象,然而丹尼斯並不懼怕,並很神奇地建構出屬於他觀點中的曼德拉形象,準確掌握角色精髓。我認為他有了一次超完美演出。

Q:電影跨約將近20年。你對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曼德拉有什麼瞭解?
A:我想很少人認識60年代的曼德拉,也很少人知道那時的他長什麼樣子,但70年代末與80年代,因為釋放曼德拉的運動,人們開始認識他,而他也成為南非自由民主的重要圖騰。對我來說,曼德拉的事蹟最撼動人心的部分,在於經歷27年牢獄生活後,當他出來時,仍堅定地說:「為了拯救我們的國家,我們必須寬恕彼此,我們必須瞭解彼此,和解才是最重要的事。」我認為那是非常美好的。假如沒有曼德拉,我想南非到現在可能都還在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