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黛安娜(2013) Diana(2013)

延伸閱讀

《黛安娜》導演

導演西斯貝格越深入研究黛安娜,就越加愛上她的性格。他形容她是自己所拍攝過最迷人也最複雜的人物。

製片們的下一個重要步驟是尋找影片的導演。「挑選導演是我們的職責之一。這是一個關鍵決定,我們希望做出正確的選擇。」伯恩斯坦表示。他們找上了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的《帝國毀滅》的導演奧利佛西斯貝格,這部片他們已經看了好幾次。製片們肯定西斯貝格在處理全球知名人物的題材時,能創造出不俗的戲劇張力。「他已經拍過一部傑作,描寫一個指標性人物的生命晚期,雖然那是個邪惡人物。黛安娜則是另一個指標性人物,而她也困在屬於她自己的碉堡裡。」

當時製片們並沒有考慮到西斯貝格是不是英國導演這個問題。「我們只是覺得奧利佛是十分適合拍這部片的導演。」伯恩斯坦說。

西斯貝格聽說過「黛安娜王妃」,但是根本不熟悉他們想說的故事。第一次收到劇本時,他承認自己並不想看。「我對黛安娜王妃沒有興趣,可是我的經紀人跟我說史蒂芬傑佛瑞斯是一個很優秀的編劇,所以我才看了劇本。結果我十分驚訝––看了十頁之後我就被迷住了,我看到超乎預期、一個非常刺激又感人的愛情故事。」

劇本基本上是在導演加入時就寫好了,不過西斯貝格想要讓觀眾更強烈感受到圍繞在黛安娜身邊的媒體與保全。「對於名人的生活時時受到外界監視的情形,他處理得非常敏銳,我認為這更強化了黛安娜在片中的孤立感以及情感上的空虛感。」傑佛瑞斯說。

伯恩斯坦承認,找一位德國導演來執導讓影片變得很有意思,因為他沒有任何包袱或先入為主的評價。「我認為這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因為我們有了一位只對故事和主題有興趣的合作伙伴,他不會擔心外界觀感和歷史等因素:我們在英國顯然都會面臨這些問題。」

西斯貝格也同意,這一點對他在拍這部電影時幫助很大。「身為德國人,我對於英國發生的事情不太有參與感,而這對我很有幫助,因為我有非常清晰的觀點。我覺得自己能夠拍一部盡可能真實、誠實與忠實的電影,不需要擔心任何事情。」

在籌備這部電影的過程中,西斯貝格自己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他閱讀相同的那些書籍,一再觀看她的相關影片,還在他的牆上貼滿了她的照片。「我跟不少與她親近的人見面,不過最有用的來源是那些照片。她的表情、姿態、眼神,還有人們看待她的方式––全都訴說著無數的故事。」西斯貝格也取得黛安娜寫的許多私人信件,這些信成了他珍貴的資料來源。「她一天最多寫六封信,當中描述了她個人處境的細節:她的想法和感受。她也非常喜歡打電話,個性非常直率,總是會表達她的情感還有個人感受。」

西斯貝格對於黛安娜這個人的第一個看法,就是她宛如一位老派的電影明星,擁有瑪琳黛德麗的氣質。「她散發出一種只有在這些明星身上才看得見的活力,就跟所有偶像一樣,她並不完美,不過這也使他們顯得有血有肉,所以人們才崇拜他們。世界上的女人都愛黛安娜。」

西斯貝格更深入研究黛安娜,就更加愛上她的性格。他形容她是自己所拍攝過最迷人也最複雜的人物。「她真的是一個改變大局的人物。嫁入王室之後有兩條路可走,你可以遵守遊戲規則,那對一個女人來說非常孤單,並不好玩,或者你也可以選擇叛逆,在照著規矩走之餘同時也反抗它。」那正是黛安娜的作法,所以他欣賞她這一點。「她是個叛逆份子,十分害怕、缺乏安全感,可是卻又是個鬥士,我很喜歡這一點。哈斯納的祖母將她比喻成一頭母獅子,那就是她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