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聖誕玫瑰 Christmas Rose

延伸閱讀

《聖誕玫瑰》關於電影

「世上的事情並不總是清晰的對與錯, 在我們做判斷之前,需先全面瞭解所有可能導致此種情況的事實。我的電影有一個主題和情節,但是沒有道德判斷。我只希望讓觀眾帶著更多思考離開電影院。」-楊采妮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每5個婦女中就有1人,在一生中會成為強姦或強姦未遂的受害人。

在香港,2011年警方立案的非禮案達1415宗,平均每日3.9宗,每6小時就有1件發生。

在台灣,2012年警政署統計共有4225件性侵案,台灣每2小時就有1件性侵案正在發生。

初執導筒的楊采妮選擇性侵犯作為導演處女作題材,除了性侵犯案件的嚴重社會危害性需要引起公眾關注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身邊有朋友也是性侵受害者,透過和朋友的溝通,讓她更深刻地瞭解到性侵受害者的心理––“曾經受過性侵犯的那些人有很多內心沒有辦法熬得過去。”

監製徐克也表示,性侵案件中,受害者是第一重要的,而他之所以答應以監製的身份支持楊采妮拍攝這部電影,也是因為影片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有了這部電影之後,你會知道,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不會說出來,怎麼說,向誰說。”

楊采妮談何謂「真相」:

現代人勇於發表看法,可能把壞人說成好人,好人卻成罪人;昨日的真相成了今日的謊言,你可能一天被拱上最高點,也可在一天摔落被踐踏。

對你好的人,到頭來可能是魔鬼;而對你不好的,最終竟是你的天使。社會上充斥著虛假歪像,眼睛看到是否就是真相?我們是不是都太容易被外表和包裝迷惑?

楊采妮談《聖誕玫瑰》片名的由來:

「聖誕玫瑰」是一種矛盾的植物,它是具有治療躁鬱或不安情緒的精神用藥,但當計量過多時,毒性卻會損害心臟。我選擇「聖誕玫瑰」做為片名,是因其寓意與電影主題不謀而合:如何維持在最佳的平衡點,就是我們和故事主角共同面對的問題。

楊采妮談劇本寓意:

這個故事發生在競爭激烈社會。他努力得到更多,有了更多卻想要再多,反而失去珍貴的東西,最後連他自己都失去。他徘徊於真假、善惡之間,自以為走在天使的路上,卻不知道從哪時起與魔鬼並行。他以為有兩個自己存在,但是魔鬼與天使都沒有選擇他,而是他選擇了今天的自己,一個陌生的自己。

楊采妮談拍攝風格:

拍攝風格上我以戲劇、懸疑及驚悚去混合處理,以表達劇中人物的不可定性,時而像人,時而像魔鬼,時而顯露在陽光下,時而從心底發聲,其實它可以存在於任何一種形式,就像是每個人內心衝突的象徵。

楊采妮談傳遞給觀眾的訊息:

透過這種多元手法,我希望觀眾不只是被感動,而是被喚醒,提供一種力量,讓他們勇於面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來去匆匆,從來沒有閒暇去聆聽心底微弱的聲音。而故事的核心正是:即使我們曾經選擇錯誤,只要那心底的聲音尚存,你還是可以再次選擇。

楊采妮談為什麼要拍這部電影:

我幾乎將我成年之後的生活都投入到鏡頭前面,現在很高興終於可以獲得作為影片導演的特權。年輕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去看電影,而我用“特權”這個詞是因為,我認為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充滿感染力並且改變人生的。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超越娛樂觀眾;可以真正觸及到觀眾,同觀眾交流以及撥動他們的心弦,當他們離開影院的時候可以受到感染,從而由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和周遭環境。這些就是我衷心希望有一天能夠通過我的電影所實現的事情。

楊采妮談為什麼選擇法庭題材:

我選擇了法庭作為我的處女作主題。原因是它在一個環境中濃縮了許多人類複雜情感,這也允許我呈現不同社會階層以及把多重元素壓縮在一個連續的故事當中。在檢控官和辯護律師之間的不同職責表現出來的對立角度以及衝突,同樣存在於我們的社會和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的選擇。

楊采妮送給觀眾的話:

儘管有時候看起來總有“一件事分兩面看”這種道理,我們所面對的人生和選擇卻沒辦法看得那麼清楚。這也是我希望通過我的電影傳遞的信息。世上的事情並不總是清晰的對與錯, 而在我們做判斷之前,我們需要先全面的瞭解所有可能導致此種情況的事實。

人生是複雜的,每一個活動都會影響我們生活的下一個階段。因此,我的電影有一個主題和情節,但是沒有道德判斷。我只希望讓觀眾帶著更多思考離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