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勝負反手拍 Battle of the Sexes

延伸閱讀

對決背後

親愛的,咱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啊

到了1973年,所有的隔閡都開始動搖,包括種族、性別、信仰、性向,一切才正開始。

女人開始走向街頭抗爭,這是前所未見的,然而跟男人比起來,她們卻只被支付一半的薪水,且機會少之又少。

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改變已經開始。這也是製作團隊被《勝負反手拍》一片深深吸引的主因。

「我們對於1973年成為一個改變元年這件事感到有趣,」戴頓說。「男女平權修正案、羅訴韋德案、越戰、水門案,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值得被質疑。 然後很快的,一場為女性權益發聲的網球賽事,這場二十九歲女網冠軍比莉珍金恩與五十五歲前男網冠軍鮑比里格斯的對戰,一觸即發。即便在表面上看來有點可笑,這卻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鮑比里格斯還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戴頓特別點出。

事實上是里格斯將這場賽事轉變成全世界關注的世紀辯論。金恩在網球領域上一直都在為兩性平權努力,因為一直以來女性的贏球獎金就是只有男性的十二分之一。她跟著維珍妮涼菸巡迴賽登台,這也是史上第一次女性控制自己的財務比例分配;她還創立了「女網協會」(WTA),也是第一位女性網球手的年薪超過十萬美金的。不過一直要到她與里格斯的那場關鍵對決,才讓這個議題真正被放到金恩期望中的最大值。

里格斯在四零年代一直保持在男網冠軍的地位,他贏過溫布敦及美國網球公開賽。1973年他已經退休,卻無法忘懷球場上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渴望能夠再次享受眾人目光的過往輝煌。看著女性在各地的網壇越來越強勢,他想到了一個有趣的點子。里格斯公開表示女性網球手的地位就是比男性低一截,甚至宣稱沒有任何一位女性選手能擊敗他。他知道這個爭議具商業價值,也知道金恩就是與他一同完成這項爭議的不二人選。當他成功打敗也曾為冠軍的瑪格麗特考特,金恩認知到她除了正面接受里格斯的挑戰外無其他選擇。但不論是他倆任何一人都無法預見這場看似胡鬧的球賽,居然能激起如此龐大的漣漪。

編劇賽門鮑弗伊說:「這場比賽是登陸月球後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 稱得上是奇觀了,是網球場上從未見過的。然而,跟這場比賽所引發的美國境內更大的爭議──男人女人的對決,幾乎將這場比賽邊緣化了。我不確定有其他比這個更明顯二分的辯論,不管是政治領域或運動賽事。」

對金恩來說,那場比賽改變了一切,當天開啟的討論卻依舊延燒至今。「時至今日,我們依舊在討論很多討論很久的議題,」金恩表示。 「白種女人賺的就是男性的八成、非裔美國女性約六成、西班牙裔與原住民女人則大概只有五成。國會內的女性占比甚至不到兩成,企業中的CEO也很少是女性。人們不懂的是,當女人少賺,就等於整個家少賺了。當然這便造成整個家族都要跟著受苦,那我們為什麼能接受這個現狀?我希望那場賽事能延續大家的討論,讓眾人集合起來,也提醒我們不應該小看任何人。我在1973年爭鬥的事物,至今我仍在努力,我們就是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