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大稻埕 Twa-tiu-tiann

延伸閱讀

《大稻埕》發展簡史

1851年,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而到了大稻埕,就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大稻埕(英語:Twa-tiu-tiann),為台灣台北市地名,今屬大同區西南部分。起初因一大片曬穀廣場而得名,自清末至日治期間,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島的發展及成長。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

1851年,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搬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這就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1853年,艋舺發生泉州府不同縣邑移民之間的分類械鬥事件:「頂下郊拚」。頂郊的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同安人無力抵抗,輾轉奔往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形成街市,重建廟宇,利用淡水河來從事對渡貿易,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區。

此後,在台北盆地附近(尤其是艋舺和新莊),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抵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陸續建立起「漢人居住區」。使大稻埕伊始便呈現四方雜處、開放包容的特色。

1856年,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廟,奉祀同安縣的鄉土神霞海城隍,標誌著該區已經慢慢進入一個嶄新的年代。

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不久之後,艋舺因為河沙淤積,市況漸衰,船隻大都停靠在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

1865年,英國人杜德來台灣考察,之後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買茶葉烘培精製,是為台灣精製茶葉之始。安溪烏龍茶不但味道甘美,而且茶水分呈白、金、黃、綠、紅五種顏色,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品嘗之後,直誇這是Oriental Beauty(東方來的美人),於是「東方美人茶」的美名大作,國際行情水漲船高,歐洲人趨之若鶩。

享譽國際的大稻埕茶市從光緒年代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在洋行帶引下的茶葉貿易,不但使市場擴大,也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

1882年,清法形勢吃緊,台北毫無防備,乃計畫築城,城址就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

1885年,中法議和,朝廷決定將台灣增設為行省,劉銘傳任首任巡撫。劉選定大稻埕的南端(前鐵路局遺址)興建「臺北火車票房」(今臺北車站前身),此舉更加帶動了附近商街的繁華。

除了舖設鐵路以外,劉銘傳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公家機構,在該區形成一個「官府建製區」。漸漸地,臺北在政經地位與臺南並駕齊驅,乃至成為台灣第一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