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刺客聶隱娘 The Assassin

延伸閱讀

攝影指導李屏賓

片尾一個許芳宜飾演的道姑獨自站在山頭上的鏡頭,山嵐適時往上飄起,籠罩了半個山巔,讓許芳宜宛如置身遺世獨立的仙境,更彷彿融入了中國水墨.畫

李屏賓
台灣攝影師,1954年出生於台灣。從1986年《童年往事》開始在侯孝賢導演作品中擔任攝影,為侯孝賢創作固定班底,更是中港台與國際電影導演爭相邀約的攝影指導。曾獲國家文藝獎,五度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並以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坎城影展高等技術獎等國際殊榮。

李屏賓表示,侯導很早就提過想拍唐代傳奇小說的想法:「侯導個人的行為與對人對事的看法,其實本身就像個俠客,所以他那時候跟我們講要拍武俠片,我們都不意外,只是擔心,因為不容易啊,因為要拍武俠片如果拍出一個大家熟悉的,那就沒意義也沒必要了。所以怎樣我們可以拍出一個侯導心中的武俠片,又有一個新的武俠感,或是古裝片的視覺感,這個是我覺得比較困難的部分。事實上還沒有拍之前,都很難想像那個方向和結果會是怎麼樣。」

侯導摒棄過往武俠片過度的戲劇化與繁複武打動作,對攝影來說,象徵著必須面對「無招勝有招」的更高難度。李屏賓說:「跟侯導合作其實難度從來沒有少過,像《海上花》這種片子難度更大,也更難去形容這種難度。空間很大的時候,其實就是沒有空間。沒有難度,其實就是難度最高的時候。」因古裝武俠片必須結合大量的室內搭景與外景,要如何不落痕跡地融合兩者,成為渾然一體的世界,尤其是攝影師難度最大的挑戰。

片中企圖以更具中國內涵的影像風格,呼應故事裡的武俠世界,這往往必須仰賴導演、攝影師紮實的準備與現場即興互動,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的美妙契合。片尾一個許芳宜飾演的道姑獨自站在山頭上的鏡頭,山嵐適時往上飄起,籠罩了半個山巔,讓許芳宜宛如置身遺世獨立的仙境,更彷彿融入中國水墨畫,成為全片在美學上最具象徵性的一個鏡頭,更是再先進的電腦特效也做不出的渾然天成。

當數位攝影在全球電影拍攝都已成為主流,侯導在《刺客聶隱娘》中仍堅持使用35釐米底片,以追求底片獨有的影像厚度與迷離的層次。此外有別於過往作品,侯孝賢在《刺客聶隱娘》決定使用1:1.33的標準銀幕,因他覺得在此銀幕比例呈現的演員身影,是最漂亮、最有味道的。

針對這次有別於時下主流電影的銀幕比例,李屏賓表示:「它有優有弊。其實剛開始拍前面幾天,我們還是有準備銀幕1:1.33到1:1.66這種傳統比例,我們也有準備將來切割成1:2.35的寬銀幕畫面,但這很難顧全,所以其實也跟導演談了好幾次,導演說他應該還是不會改變,所以我們就放棄了寬銀幕的畫面。現在這個畫面其實是比較合適的,你看我們中國畫都是長的嘛,橫的也有但那都是卷軸,在這個長的裡面表現出的層次與厚重感是比較豐富的,在這個方正的畫面裡是比寬銀幕更豐富的。它的缺點是放映的時候可能銀幕的黑位比較多,因為寬的時候就佔滿了銀幕,方正的時候銀幕左右黑位就比較多。其實最早的時候銀幕就是以1:1.33來表現,有時候稍微修一點變成1:1.66,底片攝影機的設計一直是這樣的畫面,你拍攝時可以把整個底片內容都使用,但我們平常用寬銀幕是把上下都切掉,變成你放成一樣大時,他畫質反而沒有這個好。包括他們現在數位攝影還是依照這個來設計的,所以數位你拍假寬銀幕1:2.35時,他沒有用到全部的畫面,變成上下切割了,然後你又放很大,所以畫質相對就減弱了。所以這還是比較傳統。我覺得是導演直覺上對這個影像喜歡吧,他想拍一個有年代的片子,很早就說過想用這樣的畫面,所以其實拍攝一開始第一天我們就有用這個畫面。」

攝影師姚宏易則表示,在拍攝時,劇組採取全片門拍攝的方式。唯觀眾在戲院看到的比例將是1:1.41。因現今戲院放映使用的框,規格多半以1:2.39和1:1.85為主,後製團隊為在現有銀幕規格下追求4:3比例的最大值,決定犧牲上下而保全左右,最終決定的銀幕比例是1:1.41。 片中除了嘉誠公主撫琴的銀幕比例是1:1.85,其它均是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