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那年夏天的微光 Ava(2017)

延伸閱讀

關於電影

本片以35釐米底片拍攝,聯合編劇兼攝影師保羅吉約姆以獨特的攝影手法表現出視力逐漸衰弱的不明視線,讓觀眾彷彿親歷艾娃即將失明的感受。

那年夏天的微光》由法國新銳女導演蕾雅米修斯編導。米修斯曾執導短片《青春鳥日子》(Les Oiseaux-Tonnerre, 2014),入圍2014年坎城影展「電影基金會獎」,並為2017年坎城影展開幕片《伊斯曼的鬼魂》(Ismael Ghost, 2017)聯合編劇之一。《那年夏天的微光》是她執導的第一部長片,劇本曾獲2014年法國Sopadin劇本獎肯定,成品更入圍2017年坎城影展的「國際影評人週」單元,並贏得「作者協會獎」殊榮,在坎城放映時獲得一片好評。

本片劇本是米修斯就讀法國國立影像與聲音高等學院(La F?mis) 主修編劇時的畢業作品,並與保羅吉約姆(Paul Guilhaume)共同發展而成,有此發想是因為她某天看到一隻黑狗穿過沙灘上或坐或躺的滿滿人群,那隻狗彷彿領著路,遊走於野生和人工的世界,連結著虛幻與寫實;而這隻狗也成為電影主角艾娃抱走的那隻大黑狗,陪伴著艾娃在逐漸失去視力的微光中展開一場感官和情慾的體驗之旅。

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米修斯受偏頭痛所苦,常常必須在晦暗的燈光下寫作來減緩症狀,真實體驗到在黑暗中對於「看見」的想望,那樣的想望也成為本片最重要的核心命題。

本片以35釐米底片拍攝,聯合編劇兼攝影師保羅吉約姆以獨特的攝影手法表現出視力逐漸衰弱的不明視線,讓觀眾彷彿親歷艾娃即將失明的感受;同時,特殊的構圖也表現出對「自由」的渴求,透露出一名女孩在蛻變成人所歷經的心境轉折,整部片就像是對「視力」與「青春」的雙重告別。

為了模糊片中真實與想像的界線,在音樂的運用也別出心裁,交錯使用特殊音效、無調性音樂和流行樂,營造出寫實、自然、浪漫,卻又同時超現實的魔幻氛圍。其清新脫俗又與眾不同的調性令人想到勇奪2014年坎城影展導演雙週首獎殊榮的《不打不相愛》(Love at the First Fight, 2014)。演員則大膽啟用影壇新面孔諾亞阿比塔來擔任艾娃一角,她接演本片時已17歲,卻成功飾演一名探索生命與情慾的13歲少女,精湛的演技更成為本片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