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電影 ﹥侏羅紀公園 Jurassic Park 3D

延伸閱讀

《侏羅紀公園3D》幕後製作

3D轉製提升了片中恐龍帶來的震撼規模,讓你以為伸手就能摸得到牠們,這種效果會讓觀眾感覺就像和劇中主角一起在冒險一樣。

3D轉製過程

當初史蒂芬史匹柏拍攝《侏羅紀公園》時,演員和製作團隊很幸運的在片場有史丹溫斯頓打造出來的驚人3D背景和恐龍作為靈感來源,加上光影魔幻工業特效公司開創性的電影特效和片中戲劇性的人物刻劃,《侏羅紀公園》很自然的成為轉製3D的好素材。

這部片有緊湊的動作場面,像是迅猛龍和暴龍的激烈打鬥,也有寧靜的思想交流,例如莎塞勒博士和約翰漢默一邊吃冰淇淋一邊談論漢默在理念上的分歧,但不管是哪一種,史蒂芬史匹柏都有辦法把這些原始鏡頭塑造得充滿層次感,而導演當初這些拍片的設計對負責將本片轉製成3D的Stereo D公司幫助非常大,讓他們得以順利將《侏羅紀公園》的內容轉為立體圖像。

為了讓這部規模浩大的動作冒險片更上一層樓,七百多位設計師集結起來,把每個畫面的每個小細節都抓出來加強深度,然後轉製成更加多面向的3D影像來延伸畫面。喜歡原汁原味的影迷別擔心!史蒂芬史匹柏在3D轉製的過程當中特別注意到不要大幅修改原有的畫面或是增加新的音效,而是把焦點放在格式上的加強。

不管是暴龍第一次出現時前景下的雨,還是探險家從樹上急衝而下時往觀眾眼前飛去的碎片,史蒂芬史匹柏增加這些部分都是為了要讓我們注意到鏡頭前和鏡頭後呈現出來的精心設計。《侏羅紀公園》整個3D轉製的過程總共花了九個月才大功告成。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Stereo D公司先拿到原始2D素材,然後輸入其專利素材和製作管理系統。

在進行了廣泛的音效配樂會議之後,Stereo D的動態轉描與深度團隊便開始把電影裡的每一個鏡頭的要件都獨立出來製作。其中深度團隊運用的是Stereo D的專屬軟體VDX;有需要的話,內部的VFX團隊會加入3D元素,像是煙霧、火花、雨水或任何形式的粒子。

最後,Stereo D的繪畫團隊會為每個鏡頭作最終潤飾,補強3D轉製後的漏掉的資料,以呈現最完美的效果。現在的電影若要以3D呈現,通常在上映時就會一起推出,而Stereo D每個小時或每天都會進行製作。像《侏羅紀公園》這樣的經典名片,轉製需要的時間會受到不同因素影響,像是原版影片膠捲的狀態、影片長度以及內容和細節所帶來的相對難度。

因為像是雨水或森林裡的葉子這種自然元素是3D轉製過程中最難處理的部分之一,而《侏羅紀公園》正好提供數百位製作團隊成員一個練功的好機會。事實上,它也是轉製的例子中把最多雨滴以3D呈現的電影,這種效果會讓觀眾感覺就像和劇中主角一起在冒險一樣。《侏羅紀公園3D》添加了新視角,它的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層次差異會帶給人一種和堤姆與萊絲一起在車裡遭受暴龍攻擊的錯覺。3D轉製提升了片中恐龍帶來的震撼規模,讓你以為伸手就能摸得到牠們。

能讓影迷們更深入體驗《侏羅紀公園》的不只有視覺效果,音效也同樣重要。朝著觀眾奔來的暴龍腳步聲在3D版本中會變得更加驚心動魄,音效設計團隊運用了最新技術並把它帶入現代的戲院,讓音效更有深度和力道。對觀眾來說,不只腕龍悲痛的低鳴會變得更加動聽,連暴龍生氣的怒吼也加倍駭人。有趣的是,原本的暴龍吼叫聲是由聲音特效師去修飾大象寶寶的叫喊聲而錄製成的。經由剪下貼上、倒轉播放和延伸,這個叫聲便成了這位恐龍主角的主要聲音來源。為了讓觀眾更融入3D影像,音效也隨之進一步拉近與觀眾的距離。現在就讓我們回到冒險的原點一起啟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