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鏡頭背後的點滴!盤點那些獻給電影幕後的片單


攝影、剪接、場景、音效與配樂,有時候並不被看電影的觀眾所覺察,許多時候也被觀眾乎略,但它們卻是電影藝術的一部分。以下盤點幾部電影與紀錄片,聚焦在音效、配樂與攝影上,亦步亦趨帶領觀眾了解,它們如何成就出感動人心的經典。

電影是一門藝術,由影像、聲音相互搭配,影像有攝影、剪接、場景、演出等,聲音則有音效與配樂,觀眾在觀賞電影時默默被這些技藝協作而出的感受所深深打動。

攝影、剪接、場景、音效與配樂,有時候並不被看電影的觀眾所覺察,許多時候也被觀眾乎略,但它們卻是電影藝術的一部分。以下盤點幾部電影與紀錄片,聚焦在音效、配樂與攝影上,亦步亦趨帶領觀眾了解,它們如何成就出感動人心的經典,也獻給隱身在電影幕後的工作者,讓他們能被觀眾所看見。

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
電影從一位錄音師菲利普載運器材趕往葡萄牙里斯本,幫助拍片出問題的導演,解決他的困難,但當菲利普抵達導演的住處,卻遍尋不著他的人影,在導演留下的線索中,菲利普錄下了里斯本城市的聲音與音樂,收入了葡萄牙傳統民謠、聖女合唱團的美秒聲音,從導演助理那裡,菲利普也漸漸了解到原來導演陷入對電影創作的迷惘。

有公路詩人之稱的德國當代電影大師文溫德斯,《里斯本的故事》是一部最早僅有錄音而沒有劇本的實驗電影,影片以錄音師為主角,里斯本城市的聲音也成為主角之一,在文溫德斯的作品中,音樂與影像是相輔相成,聲音是電影本質的一部分,文溫德斯在本作中也以聲音與影像的拼湊,啟發人們的感受,回頭叩問導演的迷惘和電影的理想。


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Making Waves : The Art of Cinematic Sound)
獻給所有默默為「電影之聲」犧牲奉獻的音效製作、剪輯、混音工作者所拍攝的職人精神紀錄片,探索影史聲音的發展與電影音效的幕後專業。電影聲音的影史從無聲進入到有聲,但每每談起電影中的「聲音」,影迷總會先聯想起配樂,而非音效,《電影音效傳奇》深入淺出介紹音效設計師,並以《星際大戰》、《現代啟示錄》、《搶救雷恩大兵》的音效製作為例,了解音效如何與畫面融合,創造出電影豐富的感受。


電影配樂傳奇》(Score: A Film Music Documentary)
聚焦電影藝術中的「配樂」,將配樂隨著電影的發展與風格簡述,一部會讓人對配樂歷史感到津津有味的紀錄片。《電影配樂傳奇》訪談當代出名與重要的電影配樂家,例如約翰威廉斯,除此之外也細數配樂是如何釋放畫面潛藏的情感和角色的訊息,如希區考克電影的御用配樂師柏納赫曼(Bernard Herrmann),還有約翰貝瑞(John Barry)作出007主題曲的經過。

電影配樂傳奇》替影迷在「好萊塢主流電影配樂」做出大方向的整理,也進一步拍攝了配樂錄製的幕後過程,簡略看見錄音場地、配樂的一些流派。


《乘著光影去旅行》(Let the Wind Carry Me)
姜秀瓊關本良導演共同執導,以台灣攝影師李屏賓為主角的紀錄片,紀錄在《女人四十》、《花樣年華》與《千禧曼波》鏡頭之後的那雙眼睛,一路上如何追光逐影。

《乘著光影去旅行》耗時三年,帶影迷用另一種視角認識電影和攝影師,攝影師如何與導演合作,也體驗紀錄片中李屏賓所說的:「在製作每個一分鐘的過程中,不知不覺投進的,竟是我們的生命。」攝影是與人的存在與生命狀態的相互契合,紀錄片充滿感情的捕捉到李屏賓的為人、想法,以及他與侯孝賢的合作。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65】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