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與電影《北非諜影》呼應的時空背景與花絮


1943年上映的《北非諜影》話題性十足,是政治與藝術的結合,當時背景正值二戰重要的轉捩點,《北非諜影》趕搭時勢,配合反法西斯的氣氛推出影片。

與現實巧合呼應
1943年上映的《北非諜影》話題性十足,是政治與藝術的結合,當時背景正值二戰重要的轉捩點,英美邱吉爾與羅斯福在北非摩洛哥舉行卡薩布蘭卡會議,開啟反攻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的攻勢,決意對抗極權不屈服,而《北非諜影》就這麼趕搭時勢,配合反法西斯政策的宣傳,激勵反法西斯同盟的士氣,以製作精良、故事與明星卡司讓觀眾都想進戲院一睹,造就1943年賣座票房第7名的佳績,更抱回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至此之後,《北非諜影》在二戰評價與地位更是越來越高升。


群起激昂的馬賽曲對抗
北非諜影》除了飾演男主角的亨佛萊鮑嘉是美國人,英格麗褒曼是瑞典人,其他卡司都來自國際,且很多是因為德國納粹被迫流亡美國的演員,如飾演擁有過境信函的尤佳里,即是德國表現主義默片時期的彼得羅瑞(Peter Lorre);片中衝突的德國軍歌與法國國歌馬賽曲進行曲的對抗,演出德國軍官的多是流亡的德國猶太人,或是因妻子是猶太人而不得不流亡的德國演員,在這個對抗場景中,也有許多是歐洲和德國的難民作為演員,鏡頭前的情緒與眼淚反應了他們現實的境遇。


英格麗褒曼美麗的左臉
英格麗褒曼亨佛萊鮑嘉銀幕情侶形象十分成功,不過據說兩人私底下甚少談話,而英格麗褒曼在《北非諜影》中的鏡頭及打光都有講究,觀眾也會留意到褒曼多半是以左側臉面對鏡頭,這也是褒曼的提議,認為她的左側臉較上鏡。觀眾應該也會注意到,左臉的褒曼確實比右臉的褒曼加倍動人。此外,《北非諜影》在拍攝時,因為編導遲遲無法決定三人的結局,褒曼飾演的伊莎到底情歸何處?英格麗褒曼便週旋在兩個男角間,以困惑的表情拍到了結局,也讓伊莎這個角色的兩難,在銀慕上特別有說服力。


重現的瑞克咖啡館
北非諜影》中展現了特別的包容,聚集了各方人士,有逃離歐洲納粹的難民,德軍以及當地警察。瑞克咖啡館這個場景是當時華納特別搭建的原創布景,而《北非諜影》其他拍攝場景,主要因為戰時的限制令,都是從其他電影中回收再利用的片場。有趣的是,在北非摩洛哥,瑞克咖啡館從未真的存在過,但《北非諜影》的忠實影迷凱西凱瑞格(Ksenia Kuleshova)在當地開了一間與電影中一模一樣的咖啡館,館中也會有鋼琴家彈奏那首〈As Time Goes By〉,成為當地的觀光景點。


她是誰?喬伊佩奇(Joy Page)
電影中小配角保加利亞夫婦,其中積極找尋離開卡薩布蘭卡方法的妻子令人印象深刻,因為簽證問題,煩惱要不要獻身雷納隊長,她趁先生在咖啡館賭場輸錢時,前去詢問男主角瑞克的意見。飾演這位女性的是喬伊佩奇,她的相貌出眾,是華納創始人之一與老闆傑克華納(Jack L. Warner)第二任妻子的女兒,也因為如此,她在《北非諜影》參與演出,《北非諜影》成為她的首作,開啟後續的演員生涯。

作者:Angela

本期焦點-【v.762】 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