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影評】當音樂之美無法統御紛爭:《交響狂人》


關於美與愛,關於政治對立,關於政治正確,關於仇恨與諒解,《交響狂人》是近期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電影沒有愚蠢到認為透過片中幾個事件就能徹底磨合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雙方的差異。

關於美與愛,關於政治對立,關於政治正確,關於仇恨與諒解,《交響狂人》可謂是近期最出色的一部作品,講述藉由一個德國非營利組織的安排,一場以和平之名的音樂會即將舉辦,且由一名音樂大師擔任指導的工作;然而這場音樂會最難的不是音樂,而是人心,因為作為兩方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恨透了彼此,紛爭一觸即發。

藝術有辦法消泯紛爭嗎?亦終究只是消遣之物?換言之對於人,美是否必要?

從一開始電影所選擇的「交響樂」這一項目而非「爵士樂」或其他藝術項目,或許就可以瞧見導演的用意,因為後者是在相互競爭的差異裡完成,而前者則是在被齊一統合的差異裡完成,差異對立的統合為一。

交響狂人》劇照,一場以和平為名的音樂會召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年輕演奏者齊聚一堂,克服雙方的文化差異與國仇家恨

在一對我們不知道是誰的異國情侶,在自拍的影片裡對鏡頭觀眾給彼此作介紹之後,電影展演了兩人在夜裡似乎逃避著什麼,卻不幸仍然被車輛阻擋在他們前方,而手電筒照在他們臉上,追捕者講著他們聽不懂的語言,女方手足無措,而男方則示意逃跑,兩人轉身逃跑,畫面定格此刻。

然後電影便展示兩個截然不同的景觀:一個是在溫暖陽光照耀下安詳演奏的男孩,另一個是在戰火轟隆下憤怒演奏的女孩。前者是以色列,後者是巴勒斯坦,電影選擇了從後者開始講述這整個故事,這是作為以色列人的德國導演托爾薩哈維(Dror Zahavi)所認可的選擇,而這也決定了我們初始的觀看位置,註定讓我們看到巴勒斯坦受到的以色列打壓,並站在偏巴勒斯坦的立場來觀看。開頭那一場以色列哨站檢查戲,便告訴了我們這樣的訊息:以色列的軍人可以隨心情扣押他們看不順眼的巴勒斯坦人,特別有趣的是這裡被扣押要去參賽的女主也是女性,性別在這裡退居於國別之後,不同國籍的女性彼此仇視而非相互幫助。

而因為站在偏巴勒斯坦的立場,讓我們比較得以理解那名帶著憤怒情感演奏的女孩,之後表現出的種種排斥以色列的行為(包括警告與她同行的男孩小心以色列女人);當然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伊斯蘭文化對女性夢想的打壓與壓制,她熱愛音樂也勤於練習音樂,然而無論是去參加這場遠在以色列的甄選或是後來的排練之旅,她都無法獲得母親的諒解。

「參加了又如何?選上了又如何?妳還不是要回來這裡?妳都老大不小了早點找人嫁了才是正經事!」


母親說的大概就是這些。又一次的,性別困境被放置其後了,只是在檢查哨是國籍打壓性別,在這裡是宗教打壓性別。

接下來故事情節便是進行選秀,而在選秀準備過程,與憤怒女孩同鄉、在家鄉自小跟著父親一同在婚禮上演奏的巴勒斯坦男孩,便是在此時遇上了後來與他如膠似漆的以色列女孩,他驚奇於他從未看過的法國號,而她則為他演奏了一小段,直到憤怒女孩到來,兩人方才停止交流。

在這裡電影導入了政治正確與實際能力的兩難,政治正確意味著本次音樂演奏會的初衷:為了「和平」要展現「和諧」。和諧不只是雙方都有派人來演奏即可,對主辦活動的有錢德國女人而言,還要確保演奏的雙方人數是一比一,以呈現出一種均勢,而非一方強或一方弱。很明顯的根據後面的劇情,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規定就是為了巴勒斯坦設計的,因為如同開頭所演繹的,長年飽受戰火困擾的(同時為了彌補軍事弱勢的不對等戰爭而進行人肉炸彈反擊等恐怖攻擊)巴勒斯坦,根本沒有辦法如長年內部和平(這意味著巴勒斯坦人的各種小規模攻擊,相較以色列強盛的軍事攻擊,對以色列人而言都會是更加恐怖的恐怖攻擊,如同911對美國人的震撼,因為這不是他們可以想像的到會發生在自己土地上的事件,故更加驚愕與憤怒)的以色列培養出那麼多優秀的音樂人。

當然負責指導雙方的音樂大師並沒有管政治正確,比例正義這一套,因為他讓所有人都躲在屏風後面演奏,畢竟所謂樂音豈有種族、國籍、性別......之分?演奏品質所代表的實力高低對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結果就是不但人沒有找滿,而且以色列人還佔了多數,百般無奈而且同時被三方(巴勒斯坦方、以色列方、金主方)弄的焦頭爛額的音樂大師,只好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由巴勒斯坦的憤怒女孩擔任樂隊指揮,領導眾人;另一名比巴勒斯坦女孩接觸音樂更久,音樂技巧更高的以色列男孩則讓他找來的人加入樂隊補齊空缺。而這當然也導致了以色列男孩的憤怒,畢竟他認為只以技巧來看,就算是全以色列樂隊也不為過,更別說技巧在女孩之上,而且在樂隊有人緣的他,擔任樂隊指揮是理所當然。

「為何你選我?」

音樂大師的解答讓她不是非常滿意,於是她回應:

「他們會恨死我。」

「反正你們本來就已經恨死彼此不是嗎?」

音樂大師如是說。


於是電影便開始了雙方一路練習所產生的齟齬與磨合,除了在練習音樂外,音樂大師更心煩的反而是如何磨合雙方的人心,因為所謂交響樂所要求的,除了技巧之外,更多的便是演奏者之間的契合。而現在雙方只要不要演奏到一半,拿起樂器相互火拼他就阿彌陀佛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電影沒有愚蠢到認為透過片中幾個事件就能徹底磨合雙方的差異,但藉由對相同領域的熱愛,以及同樣作為觀念依然有改變可能的青年們,雙方依舊有讓氣氛和緩的可能,同時為了讓對立的雙方試圖同理彼此,音樂大師不只說出了自己身世的陰暗秘密,關於一方以有效率且殘忍的方式消滅了另一方的歷史,也設計了各種活動讓雙方在不殺死彼此的狀況下,有辦法談及政治而非避開政治,交流彼此的心靈。

交響狂人》劇照,彼得西摩尼謝克飾演受託的德國音樂大師愛德華

中間有一場戲是特別精采。音樂大師讓他們站在一條線的兩旁,讓他們在不觸碰對方的情況下對痛恨的彼此訴說心中的憤怒與哀傷,於是雙方的面貌逐漸清晰,那是一個又一個各異又相同的、哀傷且遺憾的故事;那是一個又一個各異卻又相同的、受傷且壓抑的心靈。有別於片中大多時候縈繞的美妙樂音,在這裡所響起的,是以人類語言為音符的,紛雜且狂暴的情緒之歌。

但當人們訴說真心,使得一切逐漸磨合、和諧之時,基於一個不幸的意外,電影便來到了開頭巴勒斯坦男孩與以色列女孩私奔的情節,同時一個更不幸的悲劇則即將發生在他們身上。

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後,我遲遲無法動筆,不只是因為我仍在回味,也是因為回味之餘,我也在想,既然開頭這麼明顯就是一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何以電影的主視角不放在開頭的兩對情侶上,而如此汲汲營營的去照顧到周遭的其他人物,甚至本片裡著墨最多的甚至是兩方陣營中的領導者而非這對情侶。於是我們並不非常清楚這對情侶到底是如何陷入熱戀,或者說如果細節更多,當兩人不幸生離死別時,給觀眾的震撼無疑會是更大的,因為電影的魔力正在於讓觀眾在短短的時間裡,對陌生的人產生情感並為之動容。所以為何不這樣做,而反而以兩人身邊或同國的人來展演這整個故事呢?

後來我想通了,因為愛情不需要被見證,那是兩個人的事情,甚至有時充滿難以理解的玄妙;然而愛情之美需要被見證,如同原本對立,恨透彼此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家族,因為這對愛人的犧牲,故而開啟了和平的可能。於是藉由愛情之美,美涉入了政治的場域,並展演了一種奇蹟,關於這本該不可能誕生的,各在一方的戀人,方才有了片尾那場精彩十足的戲碼。愛之美誘發了音樂之美,在這場悲劇之後,猶如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家人,曾相互對峙,到互相溝通,再到準備一同演奏,卻被意外殘忍拆散的樂隊成員們,在將要各奔東西的機場、隔著玻璃牆,完成了那一場無緣被世人看見,而只能給現場寥寥乘客,還有我們見證的精采演奏。

與翻譯名稱《交響狂人》(說實在的本片登場的德國音樂大師完全不狂,相反地還很佛心)無涉的原文片名「Crescendo」是交響樂術語「漸強」既意指了原本生在兩方的音樂人們的相遇與衝突,也意指了兩個偶遇男女的情感升溫,或許也意指了片尾的這一場打破死亡寂靜的精采演奏。兩方的未來依然充滿未知數,尤其在男孩死亡後,巴勒斯坦人們對以色列的厭惡又更加有增無減,也讓和平協議更加渺茫。而這正好與原本要舉辦的和平音樂會的目的背道而馳,但對於在場的這一小撮人,至少我們可以確定,藉由不同美的實現,這一切在他們心中展演了和諧的可能性,且在這一場演奏之後,這可能性不再只是痴人說夢。

隔絕沒有辦法消弭仇恨,只有對話才有達成諒解的可能,但對話的前提往往是最難達成的,因為當我們完全找不到共通點時,也無法保證彼此安全時,我們如何能夠對話?

在本片裡美便作為目的、媒介、保護牆、實踐結果......使得消弭仇恨,對話諒解得以可能,證明了其必要性。

作者:Lizard 【LIZARD的海底影院】

本期焦點-【v.778】 20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