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Netflix《誰是被害者》觀後感:誰需要勇氣?


《誰是被害者》製作水準高,也願意談及更廣的社會議題,也有很好的架構去談,結尾也相當動人,但《誰是被害者》對於它想說的議題,總是不敢談到太深,也不敢冒險到太多的程度

誰是被害者》從台灣少有的刑事鑑識切入,以一連串的殺人案件點出案件中被害者的身分,從被害者的背景動機,描繪出發生在社會各個角落的議題,案件最初是歌手蘇可芸在旅館的自殺溶屍,再來是建設大樓頂樓的焚屍案,鑑識科的鑑識員方毅任(張孝全飾)在鑑定物證時,比對出親生女兒的指紋,以及她可能涉案整起連續殺人案,方毅任決定隱匿證物投入調查,與追蹤這起殺人案的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交換調查資訊,在刑警隊長趙承寬(王識賢飾)破案前,先一步找出女兒下落。

誰是被害者》全部8集,製作精良,攝影、剪輯、美術場景、音樂與計算畫面如何表達角色在故事中的情感皆十分到位,很具水準,影集的企圖心也相當大,不只講到性別認同、過勞、療養院超收、媒體亂象、更生等,還講述到自殺,《誰是被害者》以主角方毅任鑑識的特長,從每個案件發生後的蛛絲馬跡,一步步拼湊出案件背後的為什麼,呼應影集開頭鑑識老師的話「利用手上的線索,去找到那被隱藏的故事」,《誰是被害者》除了主角方毅任的觀點,也涵蓋記者徐海茵和刑警趙承寬兩人的觀點,讓觀眾能透過這三個人,能看見故事更完整面貌。


誰是被害者》也讓三人的個性特質相互對照、衝突,尤其方毅任與徐海茵兩人像是相反的個體,方毅任有亞斯柏格特質,邏輯與觀察物證推理的能力強,固執按照制定的程序,卻不懂得變通,也不懂得社交及表達,與人相處困難;徐海茵擅長隨機應變,工作能力強,卻不太理會程序倫理。《誰是被害者》也在每集與每集的銜接,引發興趣與觀眾追下去的懸念都有做足,類似《怪奇物語》的手法與結構,故事能說得吸引人,引發人一直看下去,《誰是被害者》的劇本重要的結構有架構好,兩位導演也將故事說好,題材除了有懸疑、獵奇,還回扣近期關注的社會議題,不難想像影集會受到大量關注,會有不錯的收視。

但《誰是被害者》在名為人性關懷,探索社會議題上,創作者甚至團隊還是對議題缺乏深刻的理解,停留在表淺的關懷,也常常顧此失彼;其實應該不只《誰是被害者》有這樣的問題,而是當台灣影劇在試圖做到關懷邊緣族群與弱勢底層或社會議題時,那些發想劇本的主創們到底對他們使用的議題有多少了解,做了什麼田野調查,他們對議題是否深入,或只是利用議題表達某種個人感受的一廂情願而已?《誰是被害者》在大方向抓的很好,卻在肌理細節上,有時候讓人疑惑,特別二處,一處是主角方毅任的亞斯特質的設定,另一處是尾聲對於不要自殺的說教。

主角方毅任因為他的特質,讓他的婚姻生活受挫,他毅然決然離開妻女,讓妻女生活陷入痛苦。方毅任不擅表達言詞,他的亞斯柏格傾向讓他成為一個缺席又失職的父親,而劇情試圖藉此角色,在女兒涉案與受苦的過程中,使他重新嘗試理解女兒,與嘗試順利表達情感,讓女兒來感受到他的在乎,來述說這個角色的改變與成長,做好一個稱職的父親;雖然劇情在強調述說每個不被理解的人,如變性、憂鬱等,都渴望被理解與包容,但本劇似乎又矛盾地在方毅任態度的改變,傳達了相反價值。例如方毅任學習理解及表達、徐海茵知道報導的影響力,宛如是說當一個人盡力滿足與遵循社會期待他的一種樣貌時,他才可以獲得原諒,可以獲得他人的理解與包容。到頭來,即便再如何探尋被害者背後隱藏的故事,觀眾看到的還是對社會主流價值的另一套美好想像,有時候不禁好奇,如果方毅任至始至終沒辦法表達與改變,這個戲的結局會是什麼樣子?

類似延伸到不要自殺的說教,尾聲徐海茵與李雅均的對話(嚴格來說不像對話,像單方面說教),也只是重複僵化的強調,要給絕望的人希望,要活下去,而不是給予他們勇氣去死,觀眾明白李雅均這個角色是惡的,恐怖的,因為她操作人的脆弱,讓他們認為死比生有意義。《誰是被害者》在描繪李雅均與理解李雅均的角色是十分片面的,也很害怕呈現這個角色讓觀眾理解,這兩者中,觀眾至終被允許理解的只有徐海茵的故事與活下來的價值。


誰是被害者》製作水準高,也願意談及更廣的社會議題,也有很好的架構去談,結尾也相當動人,但《誰是被害者》敢談到多深,敢多冒險到什麼程度,談論它想碰觸的議題?我們或多或少期待背後的創作者有更多勇氣,願意再多說一點。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59】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