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星際救援》觀後感:驀然回首,地球在燈火闌珊處?


《星際救援》有著導演詹姆士葛雷(James Gray)前作《失落之城》的影子,延續「追尋」這一哲理的龐大主題,背景從舊時代未知的叢林深處,挪移到新時代未來的遙遠太空。

在導演詹姆士葛雷(James Gray)前作《失落之城》,查理漢納飾演的主角英國上校佛斯特,一次又一次離鄉背井踏入危險的亞馬遜叢林,在看似名為搜索失落古文明的行動中,實則是一次又一次,找尋一個不存在的理想世界,佛斯特最後以無解的失蹤告終;新作《星際救援》則繼續著《失落之城》無止盡的尋找,往外朝向浩瀚宇宙的太空搜尋,在幾十億公里遙遠的海王星、無人的邊界境地,這次詹姆士葛雷心中浮現了結局,藉著布萊德彼特飾演的主人公羅伊,追到了令他暫且滿意的答案。

星際救援》描述未來世界,人類已經發展出能運用火箭旅行到月球、又能從月球發射火箭,航行至火星的先進太空技術。某日,太空人羅伊(布萊德彼特飾演)在地球受到「突波」的攻擊,因這場「突波」造成幾萬人死傷。政府告訴羅伊,這些「突波」來自海王星,和數十年前因「利馬計畫」失蹤的博士麥克布萊德(湯米李瓊斯飾演)有關,30年前的「利馬計畫」博士一群人抵達最遠的太陽系,搜索宇宙有沒有其他智慧生物,而主持這項計畫的博士麥克布萊德,正是羅伊的父親。政府希望秘密派羅伊到未受「突波」干擾的火星,傳訊息向博士親情喊話,停止「突波」的攻擊。


電影片頭的提字除了替時空背景提示,也很快為導演想說的「追尋」下了一段註解──「希望與衝突的年代,人們開始往外太空找尋智慧生物」,定義了人性之中追尋的原動力,來自對所處世界的種種不滿;換句話說,《星際救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太空公路電影,在電影文本之外,它讓觀眾不自覺聯想到真實歷史,地球上太空競賽最發達的時期,不也是美蘇冷戰最如火如荼的時候?再換句話說,廣大未知的外太空,是不是已成了地球人發洩不滿時最合適的逃避所在?導演的《星際救援》靠著漫遊在無人的太空,重新回看省思人性中的追尋歷程,我們總是刻意遺忘擁有的,不停向外尋找;到頭來,一切的追尋,可能最終是浪漫卻徒然的逃避。

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羅伊最初逃避與他人建立任何深刻的關係,而鏡頭一幕一幕引領觀眾追本溯源,與他父親有關,原來父子關係讓羅伊與他人保持疏離。導演時常情不自禁特寫布萊德彼特的神情和太空航行的美麗遠景,每段冒險搭載著羅伊的內心獨白,拍的有如意識流般,像散文,也有點詩意(本片攝影指導是伊特范霍伊特瑪Hoyte van Hoytema,配樂是同樣受矚目的麥克斯里奇爾Max Richter);全片觀眾沉浸在羅伊的太空旅途,歷經近90分鐘的長度,緩慢地隨羅伊從地球航向宇宙邊界、距離地球最遠的海王星,與父親見了面,直擊追尋盡頭的答案。


布萊德彼特在《星際救援》中獨挑大樑,一人撐起全片,演滿內心戲。觀眾陪他從地球飛到海王星,再從海王星飛回地球,一趟來回嚇死人的星際之旅,待120分鐘踏出戲院,應該完完全全覺得恍如隔世。

在看完《星際救援》後,可能會有一些人重思太空科技的必要,也有人會重思環保的重要;也有人會想,近年上太空的人,特質是不是都有點類似?看看《登月先鋒》;更有人可能覺得,這一趟有點療癒之旅,有那麼點《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意思。畢竟,每個形式都換湯不換藥,在如此疏離孤絕的太空中,或許我們真正追尋的原點,仍是和他人的親近。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24】 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