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理想,我好像還記得你


本劇故事設定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前後,整個目光聚焦在現代職場上,在數據的時代裡,每個人都逐漸被符號取代,我們所能夠做到的自保已經不再是如何增加自己的價值,而是如何讓別人掉下去。

林奕華執導,張艾嘉編劇並主演的都市舞台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於2008年首演後在兩岸三地共演出83場,以中文舞台劇來說成績已然不俗,隨後更先後改編為音樂電影由杜琪峰執導,張艾嘉周潤發陳奕迅主演,以及改編為電視劇由張翰和秋瓷炫主演。

回歸到最初轟動一時的舞台劇本身,不同於林奕華導演大部分的作品,《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算是故事非常清楚,時間線也沒有跳躍,在各方面的呈現上都顯得十分實際的一部創作,當然舞台設計還是保留了舞台劇該有的抽象化優勢,一景到底的大長階梯非常搶眼,也充滿了對整個故事的暗喻。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的劇本據說是幕後人員討論了一個多月,最後由張艾嘉執筆在七天內完成,當然排練的過程中應該還是有很多邊排邊修的部分,但整個劇本恢弘的程度依然令人嘆為觀止。從小處來看,這齣戲是一幅職場群像圖,講觀眾所熟悉的職場、熟悉的上下班、熟悉的面試、熟悉的主管、熟悉的同事與熟悉的辦公室氛圍,有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養家負擔,有著或懷才不遇、或尸位素餐、或搔首弄姿、或狐假虎威的各色職員,當然也有掌控全局的高層以及苦幹實幹的實力派;但從大格局來看,這個劇本同時也探討了人的追求與價值,我們曾經是誰,我們曾經希望自己是誰,然後在汲汲營營間,我們最後或有意或無意地又成了誰;這個劇本還可以從普世性的人性角度切入,男女的情愛慾望,權位的執著慾望,權力鬥爭中的人性黑暗,無所不用其極的利用,以及夾雜在中間每個人都還是存在的良知、軟弱與真情。


全劇一開始就以法國情慾小說《Les Liaisons dangereuses》為整齣戲的情節定調,《Les Liaisons dangereuses》講述的是身處上流社會的男女主角遊戲人間,以情慾為手段,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地讓自己看不順眼的各配角分崩離析;《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則是每一個走上權力追逐之路的角色都以情慾關係為籌碼,達到控制與利用的目的,劇中提到的是1988年由Glenn CloseJohn Malkovich所主演的電影版《危險關係 (US)》,筆者另外也推薦2016年NT Live在Donmar Warehouse拍攝的同名舞台劇,同樣相當精采。

或許本劇比起《Les Liaisons dangereuses》讓人感覺稍微好一點的是,這齣戲裡人性的黑暗並沒有到那麼無可救藥的地步,整齣戲依然保有林奕華作品中一貫會帶有的溫暖希望,在權力的慾望遊戲裡,仲平利用張威但依然對張威帶有一定的悲憫;張威利用大偉、利用李想,但在內心深處,她對仲平卻是真愛;大偉將蘇菲利用的淋漓盡致,但他對張威的感情卻似乎仍有某程度的真摯。正如李想始終勾起張威和大偉對過去自己的回憶,在這一條走得荒腔走板卻已經無法回頭的人生路上,內心深處,編劇導演依然為這些吃人不吐骨頭的所謂菁英,保留了最後的一絲純真,只是這樣的純真在現實的框架下依然是悲哀的,誠如全劇一開始就為這場遊戲所下的定論──誰付出真心,誰就輸了。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最核心的人物,無疑是張艾嘉所飾演的張威,全場都在大階梯上上下下,奔走於各階層,調和人事、擺佈下屬、解決高層的問題、穩固自己的地位。張威幹練俐落,卻也不擇手段,她可以玩弄大偉的感情,甚至指使大偉玩弄蘇菲的感情;她也可以戲耍李想的純真,甚至想利用李想的純真毀滅看來不經世事的琪琪,這個人物心機深沉的可怕,無所不用其極的可惡,但卻也有著屬於她自己的悲劇,張威最大的悲哀不是最後將整場愛情遊戲玩到失控,她真正觸碰到觀眾的痛苦,是最後的最後,當那個曾經的張威出現時,讓人無比痛心疾首……原來她也曾是李想,她也曾相信,她也曾單純,只是現實教會她玩了這個遊戲,然後她就信以為真地繼續玩下去。

林導在映後座談評張威這個角色是個史詩級的人物,我同意。她展現了人性的詭譎與複雜多變,她也同時展現了一個女人,一個成功的女人可以如何地既充滿魅力,卻又讓人不寒而慄。單看張艾嘉在這個角色上的表現,真的讓人很難相信這是她第一次演舞台劇,她簡直將自己所有的人生體會都投注到了這個角色裡,張艾嘉的美麗,張艾嘉的自信,張艾嘉所有的表演能量與台詞功底都在這裡面了,只要她站在舞台上,就能同時展現張威所有不同面向,能夠那麼的強大,也能夠那麼的脆弱。或許我們可以說,是張艾嘉的表演使張威讓人欲罷不能,即使心機手段用盡,即使大偉數度清醒地知道應該要趕快逃離這個女人,但觀眾就是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偉放不下,為什麼仲平始終對她充滿悲憫,為什麼李想能夠被幾句話就繞得暈頭轉向以為自己愛上她,這樣的女人充滿致命的吸引力,舞台上的張艾嘉讓觀眾只能嘆為觀止。


整齣戲另一個讓人讚嘆的角色是王耀慶所飾演的大偉,總經理特助這樣的身分本身就讓人帶有某種微妙的遐想,大偉在情感裡始終放不下張威,卻也不妨礙他與蘇菲的逢場作戲,他對琪琪的遊戲人間。劇中的大偉彷彿另一個男版張威的縮影,真心無以交付,轉而追求更多的刺激與更向上爬的執著,張威執著於權位,大偉執著於股票金錢數字,他們都被自己的真愛拖進這場殘酷的遊戲裡,玩得風生水起,卻也玩得身不由己,最後也都在瞬間跌至谷底。戴著所謂職場菁英的光環,大偉彷彿擁有了男人所嚮往的一切:名車、金錢、女人,但是促使人繼續拼命往上追逐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空虛,從情感到金錢,明知是一場海市蜃樓的虛空,是多大的悲哀才讓人如此飛蛾撲火。

王耀慶在這齣戲裡實在是發揮了他最大的強項,比起《紅娘的異想世界之在西廂》、《遠大前程》乃至最近的《聊齋》,王耀慶在《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裡最迷人也最讓人印象深刻,他在不經意間展露的憂鬱痛苦,以及他在憂鬱痛苦間繼續刻意套騙蘇菲的陰沉黑暗,都因王耀慶出色的台詞功力與對情緒收放的細膩掌握,將大偉這個角色的魅力推向高峰。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大偉與蘇菲孤身在公司裡的那場戲,王耀慶的情緒表現如行雲流水,從開頭的沉默不語,中間的凶狠殘酷,最後整個人癱坐不斷呢喃著「幫我」,每說一次「幫我」都帶著不同的語氣、帶著更深的情緒、以及一步一步漸進式的絕望。另外不可不提的當然是最後天臺的那場戲,對著懵懂的李想,王耀慶短短一句「我看到一個以前的我,你有看到一個以後的你嗎?」包含了多少蒼涼,多少絕望,多少不堪回首,將最後的悲劇推向最高潮。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裡面最可愛的人物莫過於李想,傻頭傻腦,許多徬徨或OS讓年輕人心有戚戚焉。李想的人物設定充滿隱喻,或者簡直可以說是明示了,他代表著每個人的最初,張威的最初,大偉的最初,或許可能也是仲平的最初,那是每一個人初入職場的時候,胸無大志,卻充滿著簡單而容易滿足的隨和。這也讓李想這樣的人物創作,可以說是溫暖,也可以說是對觀眾的另一種殘忍,他將張威大偉最初的樣子活生生擺在觀眾眼前,是那個還相信愛情的張威,也是那個不怕人說閒話的大偉,李想的存在照映著那些成功人士背後的不堪,而李想在完全無預警下驟然殞落,又讓人想起多少那不知何時就已經墜落天台的理想。

「在黑暗裡,有些人終於不用再畏懼自己所犯的錯;而有些人,註定一輩子必須活在黑暗裡」

「我覺得他不是有心想要殺我,而是那一瞬間,他忘了放手,他忘了,他手上還拉著我的手…」

「李想,我好像還記得你。」

除了劇本與演員之外,《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的導演林奕華也是整齣戲成功的關鍵,林導的戲都很長,但在這麼長篇,涉及面向既廣又深的戲劇裡,林導對於整體節奏的把握精確到令人驚嘆,他的悲劇都不缺乏喜劇元素,但喜劇部份在成功讓觀眾捧腹的前提下,卻又能同時加深對悲劇的刻劃;他喜歡在同一個舞台和主線上穿插許多不同的人物,但他們既全部極有效地推動了主線,卻又在各自的故事裡自成一個亮點。

全劇最精彩的場面鋪排就是送別酒會那一段,以仲平的欲語還休與大偉的最後求助為有聲的明線和無聲的暗線,採用定格與獨白的方式穿插職場群像的慾望,這餞行的究竟是張威的職涯,還是大偉已經一敗塗地的人生,或許人性一切的捉摸不定都如最後緩緩響起的主題曲「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我們看到別人的心是什麼,我們自己的心又該安放何處,整段結束在張威悲泣著與李想共舞,仲平從上方悲憫往下看,大偉從下方絕望往上看,整個故事的悲傷在這個畫面裡被推向最高點,勝過千言萬語。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的故事刻意設定在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前後,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表面上倒台於次級信貸危機,其實也透露了西方整體金融體系建立在一個投機而虛幻的空中樓閣上;《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則將整個目光聚焦在現代職場上,卻充斥著同樣的僥倖、同樣的虛幻、同樣的…瞬間崩盤。當張威在開場說著:「誰能夠取代我,那個人就是我,除了我以外,還是我。」她所展現的並不完全是自信,而是宣誓,她知道在這個社會裡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但她宣誓要用盡各種手段讓自己不會被取代。職場的鬥爭很多時候是這樣的,誠如導演所說,因為人與經驗的價值在數據的時代裡快速消逝,每個人都逐漸被符號取代,我們所能夠做到的自保已經不再(也不可能)是如何增加自己的價值,而是如何讓別人掉下去,然後等著自己哪一天也掉下去。

「這個時候,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雷曼兄弟可以一夜破產,爭奪了一輩子所取得的權位可以瞬間摔落,我們的理想也可能驟然殞落。人生太多的事情是沒有辦法捉摸的,這是人的可悲,看完這齣戲,或許觀眾會想問張威或是自己,值得嗎?李想的死值得嗎?我們的追求值得嗎?我們真正的價值如果不是功成名就,也不是更容易就轉瞬變調的婚姻美滿或家庭幸福,那麼我們真正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林奕華的戲,常常是沒有答案的,但他會留下問題給你,讓觀眾這一輩子慢慢地問自己。

本期焦點-【v.715】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