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英國國家劇院現場《李爾王》:Ian McKellen的十年回歸,經典後的再昇華


伊恩麥克連的《李爾王》是一個「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家庭悲劇,也是一個「瘋子給瞎子領路」的時代悲劇。當自己呼風喚雨的時代已成過去,如何面對自己已經什麼都不是的痛苦,這是每一個年長者都能感同身受的悲鳴。

早在2007年,英國國寶級演員伊恩麥克連爵士(Sir Ian McKellen)就曾在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SC)演過《King Lear》,當時由名導崔佛農恩爵士(Sir Trevor Nunn)執導,深受好評,同樣曾留下拍攝版傳世。時隔十年,伊恩麥克連於自己的八十大壽前夕決定重演《King Lear》其實引起不小的震撼。就Ian這種等級的演員來說,多年後回歸同一個莎劇角色是很不尋常的事,特別是此次回歸的詮釋角度與十年前在RSC相比並沒有什麼天翻地覆的改變,也就更讓各方好奇他如此迫切想要重演的原因。

本製作最早於2017年秋天在倫敦近郊的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新的小劇場Minerva首演,每場能容納的觀眾人數大約只有三百人,原始設計是配合Minerva Theatre的環形舞台為主體,力求與觀眾零距離的貼近演出,在這個前提裡,Chichester的演出版本效果非常驚人,觀眾幾乎能與演員一起呼吸,一同痛不欲生,也一同絕望崩解。2018年搬到倫敦Duke of Theatre之後,也就是NT Live此次拍攝的版本,場地變大許多,雖然舞台設計理念還是盡量貼近觀眾,但礙於劇院基本結構完全不同,導演也只能象徵性的弄出一條走道穿越觀眾席,實際上還是以鏡框式舞台為中心,走道在全劇發揮的效用並不大。


儘管整體氛圍的營造遠不如在Chichester,伊恩麥克連表演的能量與細膩度依然非常驚人,《King Lear》的開場是從老國王分家開始,我們從劇本裡無從得知青壯年時期的Lear是一位怎麼樣的國王,而對他的兒女來說,他又是一個怎樣的父親。Ian卻在表演裡融入了他自己對前傳的想像,對比過往多數前輩在人格特質上強調Lear的「愚蠢」,Ian卻刻意突出了Lear暴躁狂傲的一面,我們可以從開場的巨幅軍裝照以及Lear對幼女Cordelia的強硬,看出這個國王年輕時的自負驕傲,年老時的剛愎自用,某程度賦予了兩個大女兒至終會對父親如此仇視的理論依據。


King Lear》整個故事雖用了前三分之一刻劃Lear的父女關係與Gloucester的父子關係,卻也用了後面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去描述這個曾經稱霸一時的老人,如何面對世界頃刻間的分崩離析。當自己呼風喚雨的時代已成過去,Lear需要面對的不只是身體與心靈的衰老,更重要是他如何面對、理解自己已經什麼都不是,於是Lear的困境不再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國王被奪權的困境,他那整個世界崩解的痛苦是每一個年長者都能感同身受的悲鳴。但也正如莎翁筆下的《理查二世》一般,Lear一路摔落入塵埃,卻也因此得以有機會重新面對真實的自己,當所有的頭銜與外在虛華都不復存在,Lear是很悲哀的,但同時卻也是更清醒的,所以這個強勢了一生的老父親能夠在最後牽著幼女的手坦承「forget and forgive: I am old and foolish.」,人生的最後能夠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這樣中肯的認知,其實是一種幸運與昇華。

李爾王最後的這一段人生旅程漫長而艱辛,伊恩麥克連在這三個多小時的表演無聲地告訴觀眾,他為什麼選擇回歸這個角色。比起十年前在RSC的演出,這一次,Ian的Lear不再是「演」出來的,每一時每一刻,在Lear的呼天搶地,在Lear的悲痛憤怒裡,觀眾可以精準地辨認出來,Ian試著要讓自己真正跟Lear合二為一,Lear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Lear的哭號就是他的哭號,這是表演的極致,也因此在這個版本裡,觀眾最後被Lear的心碎釘在原地,那份痛苦與演員本人合為一體,是那麼真實的撲面而來,讓觀眾的情緒在謝幕時仍然無法緩過來。


King Lear》所描繪的是一個悲劇,是一個「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家庭悲劇,也是一個「瘋子給瞎子領路」的時代悲劇,而或許對觀眾來說,更可悲的是,這樣的悲劇在現在這個時代中看起來依舊不陌生。

本期焦點-【v.712】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