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私人戰爭》觀後感:戰地記者的掙扎與使命


雖然《私人戰爭》並非拍得十全十美,卻不折不扣地能讓人萌生對戰地記者的敬意。羅莎蒙派克的表演與她的心力交瘁,讓我們一窺真實戰地記者的珍貴樣貌。

私人戰爭》根據2012年於《浮華世界》(Vanity Fair)所發表的文章「瑪麗科爾文的私人戰爭」(Marie Colvin’s Private War)啟發,電影聚焦英國報紙《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戰地記者瑪麗科爾文個人三十年的戰地採訪經歷,她前往戰區報導與挖掘戰爭真相的歷程,同時放大聚焦她自己陷入的一場天人心理交戰,每在一段戰區訪問告一段落,當她回到平靜住家,她與《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主編和丈夫的關係總因為戰地的緣故不歡而散,而她要不要繼續擔任戰地記者,也成為她的兩難。她要面對揮之不去的恐懼惡夢,不停纏繞的創傷與陰影,她從戰地回來的代價往往是感到痛苦,無法適應原來安穩的生活。片中,傑米道南飾演的戰地攝影師保羅康羅伊,形容科爾文一次又一次投入採訪,就像是上癮一樣難以自拔。


電影以瑪麗科爾文死於敘利亞霍姆斯的炮擊廢墟開場,帶領觀眾倒敘,《星期日泰晤士報》是以對重大新聞有深度及權威性報導著稱,瑪麗科爾文以此報戰地記者出名後,她接受媒體訪談,她的聲音敘說她為什麼願意前往沒有人膽敢靠近、被封鎖消息的危險區域,電影帶我們跟著她的身影前往斯里蘭卡、利比亞、伊拉克再到敘利亞採訪的片段,接近也倒數她將死亡的時刻。

本片的導演是馬修海涅曼(Matthew Heineman),這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他先前拍攝的兩支紀錄片都與戰爭有關,也都曾入圍金球獎與奧斯卡,分別是以墨西哥平民自衛隊為題材的紀錄片《無主之地》(Cartel Land)和紀錄敘利亞老城拉卡人權狀況的《幽靈城》(City of Ghosts)。導演對戰地記者有熟悉的認識,他也將他所看見的報導文字背後,那些記者的痛苦與私下的生活點滴,盡可能真實的忠實呈現,從他一再重複科爾文在戰場和家中的精神狀態,可感受他想藉瑪麗科爾文的《私人戰爭》,表現戰地記者最真實且寫實的恐懼,打破普遍人們視戰地記者無畏、勇敢的認知,強調記者身處前線被刻意攻擊的死亡,記者們也是血肉之軀的事實,時常緊張焦慮,擔心可能的槍傷與暴行,人人在這樣的環境中,都需要對抗焦慮,抽菸、喝酒。


私人戰爭》中,瑪麗科爾文一次又一次返家後每況愈下,酒癮、菸癮、腦海的雜音嚴重到使她得前往精神機構住院治療,而科爾文在醫院中對自我的精神分析,似揶揄又似嚴肅地剖析了她個人投身報導戰爭的複雜動機,那種對戰地的上癮,有時候也並非是出於崇高的理想,有時候因為那裡才能滿足最強烈的情感,感到有意義。

除戰地記者私人的掙扎面向外,導演多次藉瑪麗科爾文對戰地報導的想法,敘說她對報導真相的一套見解,她親自訪問格達費,也以文字報導寫出她對他的認識「他形容他的敵人是老鼠,但他的屍體卻在水溝中被發現」,她專門去紀錄那些在戰爭中被攻擊、被迫害的平民,認為民眾的痛楚是捕捉到戰爭中真正發生了什麼事的準確路徑,才不會被表面和強權所說的政治敘事迷惑,也能更看見戰爭復雜的全貌。電影也述說瑪麗科爾文也多次懷疑新聞中人道關懷的精神,甚至對人性失望,即便這些報導和真相公開,又能帶出什麼實質的影響,或是引發誰的在乎。

不過,電影也以瑪麗科爾文最後在敘利亞霍姆斯的直播連線,作為全片最動人的片段,科爾文公開敘利亞政府的謊言,指出獨裁政權的暴政與可怕,似乎回應報導的價值所在,確實具有警戒人心的力量。


雖然《私人戰爭》並非拍得十全十美,可以深切感受導演對呈現瑪麗科爾文的努力,有時候有些力不從心,過於平鋪直述而稍顯平庸無趣。但《私人戰爭》的忠實,不折不扣地讓人萌生對戰地記者的敬意,也會在瑪麗科爾文的堅持與喪生感到淚眼婆娑。羅莎蒙派克演出的瑪麗科爾文緊抓住人心,她的心力交瘁讓我們一窺真實戰地記者的珍貴樣貌。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87】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