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NT Live劇評】耶爾瑪(Yerma):不曾脫離束縛的現代女性


1934年的劇作《耶爾瑪》在導演Simon Stone的21世紀版本中,直面探討現代女性面對「不孕」時所承受的內在壓力;現代版本的女主角名字從 「Yerma」改為 「Her」,更點出從農村到網路媒體時代,現代女性的內在依然逃不開傳統框架和周遭束縛。

發表於1934年的劇作【Yerma】,西班牙文原意為「不毛之地」,故事敘述女主角Yerma將全部的自己定義在「懷孕」這件事的成功與否裡,最終徹底崩潰的故事。澳洲新銳導演Simon Stone(賽門史通)應倫敦The Young Vic (小維克劇院)之邀,將這個20世紀初期描寫西班牙農村女性生育壓力的劇本,搬進了21世紀的英倫舞台上。

Federico García Lorca(佛多里柯賈西亞羅卡)的原劇本焦點著重在於傳統天主教農村文化裡,對一個不能生育的女性所產生的壓力與壓迫,很顯然原劇本的設定背景與現在的社會文化相去甚遠,而劇場本來就應該是一個處理當代文化與社會議題的地方,於是Simon Stone大膽地將整個劇本進行大規模改編:場景搬到現代倫敦,知名媒體部落客「Her」與同居男友John剛在倫敦近郊買了新房子,三十多歲的「Her」決定放棄過去享受的兩人世界而嘗試懷孕,在嘗試的過程中兩人也步入婚姻,看著周遭的朋友結婚生子,但隨著計畫懷孕、人工受孕等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兩人的精神狀態與生活也再也回不到過去。

Simon Stone的新版雖然敘事方式大相逕庭,但卻完整保留了原劇本中所描述的:「不孕」,這對女性來說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意義;或者更準確地說,當人用一個征服不了的渴望來定義自己或自己的整個人生時,就注定要全盤崩潰。


這個製作最大的亮點,無庸置疑的是女主角Billie Piper(比莉派柏)。 從開場甜蜜、露骨、大膽的情色笑話鋪墊,女主角很快被定調在豪放、前衛、自在不受拘束的性格上,然而隨著劇情的逐步失控,Billie Piper的表演深度也一層一層如剝洋蔥般的展露,後半段女主角已經進入癲狂的狀態,但Billie卻始終拿捏住平衡,一方面她也跟著角色全然崩潰,但另一方面卻又能從她的每一個神態裡窺見開場時那個自信豪邁的女人,劇終的「Her」已經支離破碎,觀眾卻在每一塊碎片裡看到曾經的過往,她讓「Her」性格的本質從頭貫穿至尾,讓這個角色最終的悲劇變得格外有說服力。

Billie Piper原本是流行歌手出身,2005年才開始轉戰演戲,這十多年來的進步有目共睹,初出茅廬第一齣戲就是英國國民影集Doctor Who,讓她成為英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而2016年在《耶爾瑪: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的演出更讓Billie成為英國劇場史上唯一一個以單一演出囊括全英六大劇場獎的女演員。


Billie Piper的萬丈光芒下,其他配角也顯得毫不遜色,飾演John的Brendan Cowell(布倫丹高維爾)尤其傑出,在這樣一個以女性痛苦為主線的劇本底下,Brendan小心掌握了John作為一個男人在這種場景裡有些自私怯懦、有些無法同理,但依然有著他愛這個女人的方式與執著。男人在這樣一個處境下總是尷尬,在心理與生理上不如女性所受的煎熬,總是會表現出一種比較局外人的態度,但Brendan的在乎表現在更多的細節裡,在最後那一整段近乎麻木著傾瀉而出的台詞裡,John的痛苦無奈幾乎壓過了「Her」。

舞台設計也是值得一提的亮點,The Young Vic如同倫敦很多南岸劇院,跳脫傳統鏡框式舞台,可以讓各製作天馬行空地設計台上台下的相對位置。《耶爾瑪:英國國家劇院現場》的長方形舞台位於中間,四面都是透明板,觀眾席列於兩邊。整場演出裡面觀眾像在看一個生物觀察箱裡面的生態觀察,場景從新房子溫暖的地毯、茂盛的綠草地,到寸草不生的乾涸之地,演員的倒影隱約交錯倒映在透明板上,讓兩邊的觀眾都能清楚看到演員表情。換景的提示語展示在舞台上方,頻繁的換幕擷取了這對夫妻這段艱難歲月的片段,時間無情地向前流動,而一個又一個周遭親友或懷孕或離去的消息不斷衝擊。換幕的配樂從開頭悅耳的合聲的頌唱,逐漸變為尖銳刺耳的不和諧聲響,昭示著劇情越走越極端的危險與崩潰。


「不孕」這個主題,在正值生育年齡的人們身邊並不罕見,1934年原作的【Yerma】劇本探討「生育」 在傳統天主教社會裡成為女性唯一價值的危險與不公,而2016年Simon Stone的現代《耶爾瑪:英國國家劇院現場》則剔除了所有環境與傳統的外在壓力,更直面探討現代女性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所承受的內在壓力,Simon也將女主角的名字從 「Yerma」改為 「Her」,在劇終藉由枕邊人John之口更廣泛性地點出這些焦慮與內在壓力的本質,當傳統農村的街談巷議轉化成為現代社群媒體的自我展示與議論時, 「Her」作為一個成功職場女人所承受的內在與外在衝突其實並不亞於100年前,而這或許也是所有立意跳出傳統框架,最終卻依然逃不出周遭束縛的現代女人共同的內在焦慮。

本期焦點-【v.659】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