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人生剩利組》觀後感:人生宛如德沃夏克詼諧曲


別期待看見《白日夢冒險王》的劇情,《人生剩利組》更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般的寫實,電影不會有動人的大和解。主角布萊德罹患的時代焦慮症的魔咒不可能解除,只有緩解而已。

搖滾教室》、《麥田捕手的女孩麥克懷特編導的新作《人生剩利組》,描述了班史提勒飾演的男子布萊德,在飛往美國波士頓陪同兒子申請大學時,遇上了質疑自己人生是否選錯路的信心危機。

導演麥克懷特全片聚焦主角布萊德的主觀視角,夜晚他升起的焦慮,漸漸發酵在陪伴兒子面試學校的路途上,放大並充斥在他腦中,構成他對未來悲觀的想像。觀眾全片沉浸在他的喃喃囈語,以及反映他內心焦慮步調的弦樂琴聲裡,近距離寫實貼近布萊德的內心小劇場,隨他想像奔騰,上演著他身邊大學朋友的飛黃騰達景象,那些他的老朋友,例如傑梅奈克萊門特飾演的比利,因賣掉科技公司,不到40歲退休在海灘開心度日,或麥可辛飾演的社會名流,登上螢幕侃侃而談他的社會觀察,而現實中的布萊德在幹嘛?正陪著他的兒子坐在飛機經濟艙內,坐在狹窄的三人座位動彈不得,後面還有嬰兒尖銳哭聲干擾他的飛行旅程。


買飛機票妙喻了人生選錯路,但人生好像也沒那麼失敗。當抵達波士頓,布萊德才發覺他的兒子比他想像還優秀,極可能申請進入哈佛。而布萊德也極力希望協助兒子申請上哈佛名校。在過程中他也因兒子的介紹,認識在哈佛攻讀政治系的安娜亞(Ananya),當他見到這位名校女孩對未來充滿熱忱與理想,期望投入非營利的場域改變世界,他懷念起自己過去的初衷,但內心同時也默默清楚明白:當她嚐過富裕奢華的味道…,她就不會再堅持什麼理想,不會再在乎受苦的群眾。

與其說麥克懷特的《人生剩利組》(Brad's Status)體現了一個男子的中年危機,不如說它寫實反應了中產階級的精英分子們的尷尬焦慮處境,那些原有可能擁有資源而站上社會頂層的人,因為擁抱了某種理想(如主角布萊德選擇了非營利機構),或是缺少某分機運,漂泊在不上不下的中間階層,甚至社會地位逐漸往中下階層游移。


窮困的人煩惱錢的著落,經濟充裕的人則煩惱錢不夠多、地位不夠高,說來奇怪,無論社會多不公平,某些時刻它還是彰顯了詭異的公平在其中,在每個人的人生痛苦裡。事實上,嚴格來說,電影《人生剩利組》主角布萊德的焦慮,不是普遍全體人類會感同身受的焦慮,尤其對一部分的人而言,這分焦慮是看起來十足可笑的。但對某部分的人,這分焦慮卻是再真實不過,彷彿折磨人心的可怕魔咒,好像在看著自己在流逝的歲月中,被預告著一步步走進失敗的深淵,徒有不安卻無能為力。


布萊德學生時代曾經進入波士頓僅次哈佛、麻省理工學院的名校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他擁有著才華與理想進入到名校,是教授心中最愛的學生之一,顯然他受過「大時代/成功故事」思想薰陶與規定,但當離開學生身分步入社會後,在追逐理想的同時某天慕然回首,驚覺在社會打滾的成就地位與他曾經想像企及的「成功生活」出現距離,這一段的失落,引來內心的危機,以及接踵而至、永無寧日的「身分焦慮」(Status Anxiety)折磨。

而這分折磨何時能停止?當觀眾熱切期待刻劃了103分鐘的焦慮,能給出驚天動地的省思,導演麥克懷特深諳觀眾心理慾望,但平實給出了竟如肯尼斯洛勒根的《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般寫實的答案──動人的大和解不過是逃避現實、嚴格說來那是美夢中才會出現的橋段,時代焦慮症的魔咒不可能解除,只有緩解而已。

在《人生剩利組》中,導演麥克懷特以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也譯德佛札克)的詼諧曲/幽默曲為全片最高潮,讓班史提勒飾演的布萊德在理性現實的思考中沒理出頭緒,但在感受中他被現場的交響樂曲深深感動,音樂/藝術在某些時候被視為「無用」,那些「價值」不一定能被當代社會認可或衡量,但有時它的共鳴與深度卻影響了一群人的一輩子。而音樂會之後,兒子的一席話「應該在乎的是愛你的人的想法」,也進而點出一絲安慰。

最後不得不說,班史提勒在《人生剩利組》中交出了脫胎換骨的演技成績,銀幕上呈現的是一位全新、以往不曾見過的班史提勒

作者:Angela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24】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