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一種修復的態度


《舌尖上的中國》與《我在故宮修文物》都是中央電視台播出後火紅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電影版,以在北京故宮的修復師們的工作日常為主,捕捉他們瑣碎、平凡的點滴,讓被推崇的工匠精神回歸到日常之中,更回到「我在故宮」做修復的真實。

我在故宮修文物》和幾年前拍攝的《舌尖上的中國》都是大陸中央電視台播出後火紅的紀錄片,後者把中國飲食及美食跟生活與記憶串連,將飲食納入中國文化,仔細定位並給予尊重;前者則把默默藏在北京故宮的文物修復師和修復技術,再聯繫起中國文化、做人處事態度相連。兩者都有著對職人、工匠精神的推崇,其中,《我在故宮修文物》裡的鐘錶修復師王津,也因表現出君子謙謙的胸襟紅翻網路,溫文儒雅的形像還被中國網友稱為「故宮男神」。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3集、每集50分鐘的電視版紀錄片,從文物修復師的分類──鐘錶組、銅器組、綜合工藝組、裱畫組、木器組為主線,談起修復的技藝及精神,電視版播出得到關注後也重新剪輯、上映了電影版。但相較電視版細膩呈現舊的修復技術如何與現代科技結合,電影版則倚重北京故宮裡的修復師們的工作日常,捕捉匠人最瑣碎、最平凡的生活點滴,像是拿手邊修復用的白紙,去接故宮院子樹上熟成的水果;或是員工活動參加競走比賽,見集合地點都是修復老師傅早到,各拿了單子等著自己徒弟報到;亦或是瓷器修復的老師傅對數位相機操作不熟,在拍馬的瓷器時,請徒弟幫忙調焦距、位置。這些片段都很閒散,但特別貼近日常工作的景象,也重組出新的一窺故宮修復文物的觀看方式,輕鬆且真實,有種特別強調了「我在故宮」的感覺。

電影版以開啟故宮朱色宮門的工作早晨,開門的人吆喝提醒故宮的貓跟動物,到修復師們打卡上班,替貓換水、餵飼料,替庭園打掃澆水,然後專心修復,有時串門舉個盆到隔壁找吃的,或是各組相互提供修復意見、幫忙,每個片段場景像是日常的節奏,看似規律但又沒什麼結構章法,尾聲以打卡、關門作結。在這些日常裡,紀錄的片段又聚焦不同修復師的心境,對故宮工作環境的看法,也借他們的口去闡述修復的意義。

其中,木器文物修復師屈峰從修復過程談起修復與人的關係,進而延伸談文物與人、用格物來述說人跟物(文化)之間的哲理。屈峰以「玉有六德」,來說明古人用玉比喻君子,是由於人將觀念投之於物,才得以讓平凡普通的物可以因人的觀看具備了意義,也說明物與人是雙向的。珍貴的古物是由人將想法融入其中,生成意義,特別是這分意義需要被傳播,作為文化,否則舊物也不過是個舊物,物是死的。修復師在修復的過程中,也是體悟到古物,與之交流,把自己融入其中,讓修復有價值。

我在故宮修文物》片末也提出為讓簡陋的故宮修復環境有更好、更現代的空間,不久修復的場地將要搬離故宮,搬到新建的地方,而電影版捕捉到的日常倩影,打盹的貓、宮牆上的藍天、石地上的螞蟻,以及修復師們的工作模樣與心境,也成為電影版紀錄與保存的價值,留存了這些師傅們曾經在北京故宮修復時的想法與感悟。

本期焦點-【v.621】 201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