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醉好的時光》- 藉酒消愁愁更愁


《醉好的時光》對「飲酒上癮」並未美化,它忠實呈現飲酒的優點與缺點,讓幾位主角享受酒精帶來的放縱、但也得面對可怕後果,不帶道德批判,呈現四名男人如何踩著生活的鋼索。

丹麥是個滿16歲就可買酒的國家,而今年丹麥代表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醉好的時光》,就與「酒」高度相關。丹麥導演Thomas Vinterberg找來在前作《謊言的烙印》合作愉快的麥斯米克森,拍出一部以中年男人危機為主題、悲喜交織的精采電影。

Martin(麥斯米克森)與三位好友,都是在哥本哈根的高中任職的老師,他們決定拿某個挪威學者的理論來做實驗:讓自己血液中的酒精濃度維持在某個水準上,也就是一種放鬆但還沒醉的狀態,可能讓人表現得更好、更自在大膽快樂。




Martin人生不上不下,在工作與婚姻之中掙扎,心思似乎都在遠方,人在心不在。他教高中歷史教得很沉悶,沒熱忱,甚至引來學生與家長的擔憂,怕影響孩子們的成績與未來。常需要上夜班的老婆Anika,以及兩個兒子,都覺得Martin很無趣,也無話可講。看麥斯米克森詮釋Martin內心一點一滴死去的樣子,令人無比同情,但也可以理解Anika為何放棄與老公溝通。




幾位好友開始在工作日的晚上八點以前喝酒,維持一定水準的酒精濃度,起初似乎確實有好處,生活比較有創意及活力,少了點掩飾與防衛。但「酒」的問題就是會「上癮」,他們忍不住把酒精濃度水準調高,而且用各種理由合理化,最後已經到達「酒鬼」的地步。




醉好的時光》對「飲酒上癮」並未美化,它忠實呈現飲酒的優點與缺點,讓幾位主角享受酒精帶來的放縱、但也得面對可怕後果,不帶道德批判,呈現四名男人如何踩著生活的鋼索。但片中這些「酒鬼」並不討人厭,尤其Martin,他飲酒的原因並非想逃避家庭與責任,反而是想讓自己更受歡迎些,重新進入學生與家人的心裡。過去即使Martin是個溫暖好人,但其他人只覺得他很無趣,他也在生活與健康的折騰下,漸漸少去活力。他獨自坐在家裡書桌窗前的模樣,不斷透出淡淡的悲傷。另外三位朋友Tommy、Peter與Nikolaj也各有自己的問題,用他們的角色,導演切入不同婚姻家庭狀態中年男人的各式苦衷。




有些段落很好玩,例如利用Martin的歷史課討論世界領導人的酗酒情形(提示:酒精上癮的領導人也可以做得很不錯喔,滴酒不沾的不一定好到哪去),讓人止不住笑;曾經是爵士舞者的麥斯米克森,也獲得展現舞技露一手的機會,片尾搭配丹麥團體Scarlet Pleasure的〈What a Life〉跳出的舞蹈更是一絕。片中也有悲劇,但整體給出的訊息仍是偏向積極正面的,畢竟人生太脆弱,一個不小心就結束了,只能找到力量好好過每個今天。

電影最後呈現的是,Martin最渴望的沉醉與爽快,終究是來自「自然high」而不是靠酒精。他真正渴望的是愛,愛才能真正讓他沉醉,能讓他飄飄然,也能讓他更知道如何面對老去。




補充:本片開拍後不久,導演的女兒Ida出車禍身亡。導演曾表示:「面對她離世的方式,就是為了她繼續把這部電影完成。」

作者:Lizzy 【Lizzy聊電影】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97】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