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細物警探》:犯人會有心理問題,那警探呢?


大部分的犯罪電影會研究罪犯的心理,但《細物警探》轉過來,去探究辦案的警探在壓力之下會有什麼反應,不僅是找不到證據的壓力,還包括辦案過程中可能會犯錯,犯錯之後有什麼後果。

細物警探》是一部需要放對期待的片子,絕對不要期待成動作片,可以部分期待成犯罪偵察,但只是部分,並沒有太多的著墨或複雜的抽絲剝繭,主要的重點反而在主要角色(警方)查案過程的心理。所以它完全不是爽片,甚至步調挺慢,氣壓沉重,適合的是看角色內心的觀眾,而不是看犯罪娛樂片。

電影是以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的老巡警角色為主軸,讓他回到以前待過的地方,我們只知道他當年在那裡發生了一些事,但內容不清楚,隨著劇情會慢慢把這些資訊給觀眾。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則是接替他當年位置的新警探,剛好在偵辦找不到兇手的殺人案。乍看之下,《細物警探》似乎是要說兩世代警探聯手破案的過程,但那只是乍看之下。

在一邊找線索的過程中,觀眾是和雷米的角色一樣對丹佐一無所知的,然後一點一點認識這個人,他到底為什麼要協助辦案,其實也是要破解的謎。這兩條破案故事線交織在一起,同時發展,這部分的設計算是不錯的。




另外,大部分的犯罪電影會研究罪犯的心理,但《細物警探》轉過來,去探究辦案的警探在壓力之下會有什麼反應,不僅是找不到證據的壓力,還包括辦案過程中可能會犯錯,犯錯之後有什麼後果的壓力。這部電影中的角色都不是完人,不是神人,這也不是大神探出馬協助當地警方找出蛛絲馬跡的那種娛樂片,反而是呈現這些有瑕疵的角色在現實的壓力之下的反應、轉變、心情等等。

也因為這樣的重點,《細物警探》的步調會顯慢,很多時候,觀眾得要和角色一起「熬」,體驗那種漫長感,那種沉重的氣壓,那種一直找不到證據的煩悶。也就是說,如果你是想看劇情發展,希望步調快一點,進去房子找東西就趕快間接到找到,而不想看角色到處找半天才找到,那可能看《細物警探》就會不耐煩了,因為《細物警探》放了很多這種磨的過程,沒有想要一起磨的話就會被磨掉耐心。

細物警探》的三位主角都是演技實力堅強的。丹佐大家比較熟悉,他比較內斂,一些演技在眼睛的執著當中。雷米馬利克在《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演主唱展現過演技,這次他的角色會一點一點改變(心理),可以看到轉化的過程。傑瑞德雷托〔Jared Leto〕是《自殺突擊隊》〔Suicide Squad〕的小丑,能演小丑的都不是簡單人物,這次他是嫌疑犯,有著會讓人氣到牙癢癢的無賴特質,不是討喜的角色但他抓得很到位(所以很不討喜)。要看角色,有這些實力派演員,都把心境演繹得很傳神。




會不會喜歡這部片子,主要可能還是要看是否能接受慢步調、且重點在看角色的心理。它蠻著力在舖陳人物如何轉變的過程,只是這個重點本身就是偏悶的。如果這兩點都很OK,那《細物警探》是不錯的作品,如果是想看娛樂性高的犯罪破案電影,大概會覺得想睡了。(或只想看動作、或只想看解謎…也不很適合。這片幾乎沒動作,警探是在查不是在打,但就解謎面來說,連電影的結局都是偏心理的,只想查個水落石出的觀眾會不太甘心。)

電影看完之後還有些思考空間。每個人做每件事的目的或動機都可能不同,也有可能因為執著或其他的原因而有主觀的判斷,沒有誰是完美的,事情的對錯也不是單面向資訊就可以黑白分明做判斷,《細物警探》是顯得黑暗,卻也描繪出了真實人性的一面,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796】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