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人魚沉睡的家》學會跟親愛的人道別


打著東野圭吾「最禁忌」作品招牌,雖然故事懸疑成分較低,不過其中的議題思辨更為強烈。我相信只要是個人,都無法輕易接受自己珍愛之人死亡的事實,電影觸及的正是我們心中最脆弱的那一塊,並以醫學、科技、法律來包裝「死亡」這個無解難題。

人魚沉睡的家》是一部日本懸疑劇情電影,由堤幸彥執導,篠原涼子、西島秀俊坂口健太郎主演,故事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講述原本養育一對兒女的播磨夫婦,因為丈夫和昌外遇而處於分居狀態,某個夏天,兩人到小學辦理孩子入學手續時,突然接到女兒瑞穗在泳池溺水的消息,由於錯過黃金救援時間,瑞穗大腦因缺氧過久受到損傷,已經陷入腦死的狀態,儘管醫生都說瑞穗已經不可能復原,但母親薰子依然抱持一線希望,把身體狀態逐漸穩定的瑞穗帶回家自行照顧,故事也就此開始。

雖然東野圭吾小說個人讀得並不多,但幾部改編電影看下來,已經慢慢能摸清,還記得曾經聽過有人對東野圭吾作品下了一段評語:「真正引人入勝的從來就不是詭計,而是人性。」儘管有著多元豐富的故事背景,但不論是近期「加賀恭一郎」的本格推理、奇幻時空穿越《解憂雜貨店》,或者結合科學和超自然《拉普拉斯的魔女》,全部都與人性脫離不了關係,有的帶有人們溫暖的心情,有的則是出自於別無選擇的無奈。



而這次《人魚沉睡的家》打著東野圭吾「最禁忌」作品招牌,雖然故事懸疑成分較低,不過其中的議題思辨更為強烈。電影從一位男孩的視角開始,推開播磨家的大門,煦煦陽光灑落在庭院裡花草與玩具,屋簷下坐著一位睡夢中的女孩,然而看似充滿和諧溫暖的故事調性,卻透過一個極為沉重的「生死」命題,處處挑戰人們的道德界線。

人魚沉睡的家》的情感是非常強烈的,導演先讓觀眾看到瑞穗是多麼可愛,是多麼體貼善解人意,之後一次性把她們全數摧毀。這是一個家庭面對成員離開的過程,瑞穗溺水開始,播磨家的美滿生活瞬間破碎,但在悲痛中勉強接受這個殘酷現實的時候,因為瑞穗手的神經反射動作,又再給他們能夠重回幸福的一線希望。儘管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瑞穗已經不需要仰賴插管呼吸,更能透過機器發出的訊號來刺激神經做出一些簡單的動作,但依舊無法改變她大腦存在的永久性傷害。



我相信只要是個人,都無法輕易接受自己珍愛之人死亡的事實,《人魚沉睡的家》所觸及的正是我們心中最脆弱、最不願提起的那一塊。因此看著瑞穗「自主呼吸」,還有隨著時間逐漸成長的身體,都成為播磨家逃避瑞穗已經不會再回來的最好藉口。然而這終究只是個緩衝之計,時間一長許多問題便開始顯現,不管是附近鄰居的閒言閒語、同學異樣眼光導致弟弟的社交障礙,甚至是表妹心中從事發以來深藏的愧疚感,皆在探討我們生活中的科技是否有個使用底線?

這不禁讓我想到前陣子中國科學家透過基因編輯技術,「人工」製造出一對免疫愛滋的雙胞胎,因此被學界批判就好像是開啟潘朵拉盒子,造成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雖然《人魚沉睡的家》只是單純為了瑞穗的身體健康,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嚴重,但前後兩者對於科技的濫用其實非常類似,如同基因編輯這次免疫愛滋,下次是否就換長得高、頭腦比較聰明?播磨家今天能用程式控制瑞穗的動作,待日後技術成熟是不是就能完全模擬所有日常行為,那這時眼前的女孩還是我們在片頭看到的那個瑞穗嗎?



當然這就已經遠遠超過《人魚沉睡的家》故事,變成「賽博龐克」電影所要討論的範圍,不過我想表達的是,如同和昌父親所說:「人都是自私的,我們會發展永續,是為了讓自己能繼續存活。」薰子因為對於親人的愛,過度利用科技來維持生命的行為,最終是否已經不再是希望她能夠回來?變成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人魚沉睡的家》觀點的改變在於爸爸送禮物時,瑞穗因為機器控制而露出微笑,促使觀眾開始思考播磨家所作所為可能造成的後果。

這正是片中最大的衝突點,一場生日派對使得先前累積的所有問題一次爆發,引導出從電影前段就不斷被提及「一個人怎樣才算是死亡」的辯證,究竟腦死的患者算不算真的死亡?薰子如果拿刀子刺進瑞穗的身體,殺死一位因為腦死而被定義為「死亡」的人,是否構成殺人的條件?同樣,摘取腦死之人的器官來捐贈,是救人還是殺人?甚至連判定腦死的醫生,又有什麼資格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這些問題大概永遠都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看完電影之後,我一直思考著片名《人魚沉睡的家》之中的含意,最後得出幾個瑞穗與人魚之間的關聯,沉睡中的瑞穗有著與旁人無異的外貌,平時受到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她始終只能坐在椅子上,到外頭也無法受到正常的眼光看待,就像一條沒有雙腿的人魚,美麗卻又如此神秘地無法親近。

安徒生童話《小美人魚》的人魚公主,雖然放棄歌聲化身為人,但依舊得不到她所嚮往的愛情,更無法對王子痛下殺手而化為海裡泡沫,不過最終她卻感覺到自己的靈魂獲得昇華,到達她原本無法迄及的境界,這不就跟《人魚沉睡的家》的最終結論相同?瑞穗沒有離開,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她的心臟還在這個世界某處跳動,片中不斷探討人死亡是在「腦死」或「心臟停止」的那一刻,但片尾瑞穗墓碑上所刻的忌日,卻是在薰子夢見瑞穗起身與她道別、接受寶貝女兒不會再回來的那一天。這不禁讓我想到《可可夜總會》的主旨:「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徹底被這個世界所遺忘。」或許這樣思考,死亡便不會那麼讓人畏懼,我們也才能以祝福的心跟自己珍愛的人道別。



整體而言,或許電影沒到十分完美,片中存在幾個剪輯轉場,還有坂口和女友感情有點讓故事失焦的明顯缺陷,不過《人魚沉睡的家》講述的議題多元且深刻,從我們最能感同身受的家庭情感出發,並以醫學、科技、法律來包裝「死亡」這個無解難題,依舊足以觸動人心。儘管進戲院前已經大概了解故事類型,並對其中幾個議題有所準備,但仍完全無法抵擋電影極為成功的情緒渲染,從開場十分鐘到片尾字幕升起,全程爆哭到不成人形,這種親情果然是我最大的罩門啊。

本期焦點-【v.686】 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