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誰先愛上他的》出色且聰明、紮根於台灣的喜劇


這作品有種氣質,老練卻青澀,隨性卻緊密,文藝卻又爆笑,環繞著核心議題「愛」,三個角色兩兩捉對廝殺,都有極好的兩難。一片土地的面向既廣且深,一樣米養百樣人,《誰先愛上他的》替我們很好的展示了另一種「紮根於台灣」的作品樣貌。

朋友問我《誰先愛上他的》好看嗎?我回他,是一部很好看的「金馬片」。曾幾何時,金馬片在我心中成了一種觀影類型,大體上它指的是一種慣常的敘事形式和題材:庶民的在地景色、碎片化的敘事、議題的多元角度和生活化的事件選擇,或講得以偏概全一點,刻意去戲劇化的影片。你當然可以用「藝術片」或麥基的「極簡故事」來描述它,但金馬有金馬自己的味道,有別於歐系,或許那也是一種華人的、台灣的氣味。

但《誰先愛上他的》出色且聰明的在這種質感上,又再增加了一層荒謬喜劇的幽默,使整部作品出人意料的親切,而且這種親切不僅僅只是嘩眾取鬧(就是所謂「加點笑料觀眾才會愛看」的心態),荒謬其實是這個故事核心的一部分。愛的本質是如此政治正確,卻又如此荒謬。

請原諒我在之前推薦《狂徒》時,刻意煽動台灣元素來達到行銷的目的。在那篇推薦文中,台灣元素被我刻意的簡化、調整,去符合某種可以討好觀眾的對位。但「台灣」從來就沒有這麼簡單過,因為一片土地的面向既廣且深,一樣米養百樣人,《誰先愛上他的》替我們很好的展示了另一種「紮根於台灣」的作品樣貌。

論喜愛程度,我還是更偏愛《狂徒》,因為它是對於國際級影片的一種挑戰,我們如何處理一個好萊塢、港片都極其擅長的類型,卻又在吸收了各家長處之後,找到了屬於台灣的答案。《誰先愛上他的》則是強化了台灣影視圈故有的強項,放下那些自以為是、矯揉造作的部分,很精緻的、很接地氣的小品。(很抱歉,很多所謂「台灣作品」其實一點都不接地氣)


為了更好的論述這部作品,以下會談到一些劇情,我覺得這部作品的觀影樂趣完全不受雷不雷的影響,但如果您介意,還請迴避。

單從結構來看,這部作品其實是一部有點扭曲的作品(這不是貶意詞,而是中性用詞)。以劇情面來看,其實整部作品的主角是「小三」劉三蓮,因為所有的劇情轉折點都與她有關,也幾乎都是以她的行動在推動,相較於「向前看」不斷採取當下行動的小三,小王與小宋(宋呈希)這兩個角色都是「向後看」的角色,活在回憶與心中的難題裡,不停的原地打轉,直到最後的救贖降臨。但這作品的角色認同,其實很大程度是落在小王身上,而且所有事件的焦點,也都繞著小王打轉。更妙的是,這個故事的旁白敘事觀點,偏偏是小宋。在一般的設計中,這三者通常是統一的(推動劇情者、觀眾認同者、敘事者),但在這作品中卻是各據一方。

我不確定這種扭曲的結構,是刻意的安排,或是無心的成果(但因為編劇是徐譽庭呂蒔媛兩位名家,讓人很難相信是無心的),但若是刻意的安排,便是創作者故意去混淆這三者「誰是主角」的手法。這種手法有點兵行險著,因為都是主角也就等於沒有主角,要駕御這種結構,使觀眾中途不迷路且足夠投入,需要相當高明的技巧。

我曾在觀影前讀過一篇徐譽庭老師的專訪,裡面提到初剪出來時,成果不佳,以及她為了調教邱澤,臨場修改劇本,這些點都讓我覺得有點莫名,前者是覺得,以徐老師的能力和經驗,又是編導一體,初剪前故事會是什麼樣子,應該是了然於心,怎麼會出意外呢?後者則是因劇本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樣臨場改劇本,不全亂套了嗎?但看了最終成品,卻覺得可以理解。


這個作品其實是一個很鬆的作品,情節相當簡單,基本上就是小三不懂老宋、不原諒小王;小宋也不懂老宋,也不原諒小王,同時也不原諒小三;而小王,理解所有人,但也不想鳥所有人,他只想一心一意把當初與老宋合作過,幾乎算是他們定情信物的一部舞台劇再現,好與老宋過做一個告別。而他最後做到了,而小三與小宋也在這場戲後,原諒了所有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故事,一個人的離去,帶起一連串的兵荒馬亂,最後以一個告別的儀式,撫平這一切。所以當角色的一切就定位了,這個簡單的結構也就定位了,中間的情節其實是一連串的自由戰鬥,只要向著最後那場舞台劇奔去,並且藉由衝突帶出三人之間的性格、想法、價值、背景故事,場景想怎麼寫都可以。他們可以在路上騎車、可以在家裡吵架、可以在頂樓天台、可以在市場、可以在街頭、可以在公車上廁所裡大橋下樓梯間,做符合情境又能完成任務的任何事。這是這個故事特有的「鬆」,但也正因徐呂二人對編劇技藝的精純,可以這樣萬法不離宗的弄,實力不夠的人千萬不要看了專訪,自以為「你看人家也這樣搞」,亂去模仿,結果很可能會比慘不忍睹還慘。

要成就中間的「鬆」,就需要每個角色的「實」。這個故事在角色設計與布局上,非常紮實漂亮。環繞著核心議題「愛」,三個角色兩兩捉對廝殺,都有極好的兩難。首先是小三與小王,劉三蓮代表的是傳統反同的社會價值,從社會的角度去看,小王是介入家庭的第三者,但從個人的角度去看,小三才是介入老宋與小王的第三者,甚至可以說是「整個社會」的代表人(因為當年老宋會離開,選擇當個「正常人」,也是因為社會傳統價值的壓力)。這兩人是情敵的矛盾、反同與同志的矛盾,同時也是社會與個人、舊觀念與新觀念的矛盾。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人設上,劉三蓮一身的舊社會標籤,反同、保守、相夫教子、做傳統工作、升學主義、有機健康、養兒防老、相信同志能治好……而小王阿傑則是全然相反,同性、漂浪、玩小劇場、沒有「正當工作」、抽菸喝酒吃垃圾食物……但這兩個角色又不全然平板,劉三蓮雖然守舊,卻外硬內軟刀子口豆腐心;阿傑雖然放浪,但他卻專情又有原則,時常提醒小宋「對媽媽好一點」。既符號鮮明,卻又生動且令人同情。

小宋與小三又是另一層矛盾,典型的母子情緒勒索,相愛相殺。但這一層兩人沒有偏題,升學主義在作品中被處理得很薄,更多的是小宋對愛與大人世界的不理解,不明白為什麼父親要拋棄他(因此歸罪給母親),不明白父親為什麼不愛母親卻又要和她結婚生下他,不明白母親為什麼愛著父親,卻又口口聲聲都是錢。小三對小宋的面向單薄,因此編劇在劇情上巧妙的安排小宋的逃家逃到小王家,使小三對小宋的心結瞬間複雜化。簡單說,編劇是怎麼使這對母子的衝突捲進主題裡的?編劇利用了老宋這個父親。少了老宋,這對母子就會變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的每對樣板母子,但編劇深入挖出了父親這個角色在母子之間能產生的,根基於愛的心結,使這兩人的衝突不會掉出去。


小王與小宋的矛盾,其實也根基在老宋身上。對小王而言,小宋是老宋的化身(情人的兒子),也是老宋的詛咒(情人與別人生下的兒子)。而對小宋而言,小宋也恰好是父親的化身(父親的情人,瞭解父親的線索),卻也是父親的詛咒(父親離家、母親痛苦的原因)。編劇從「被同志破壞的家庭」這個荒謬的情境中,挖出了三組真實的、深刻的、關於愛的矛盾衝突。

其實在看這部片時,我一直想起《海邊的曼徹斯特》。因為單就主題而言,兩片非常神似,都是關於一個重要他人的離去,一群相關人等被迫被綁在一起,並以各自的方式去處理心中的悲痛與對死者的告別。但這兩部作品卻又如此的不一樣,《誰先愛上他的》在這個愛與告別的主題上,選擇了嬉笑怒罵的路線,並且融入了同志族群的議題,讓這個作品走上了全然不同的一片天。

細節的語言我就不贅述了,生猛靈活又充滿趣味性,這真的是功力與對文字的熱愛,徐老師似乎特別喜歡一些幽微的文字遊戲,當年《我可能不會愛你》,也曾玩過我愛你我不愛你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排列遊戲,今天在宣傳中「誰先上他的」「誰先愛上他的」的一字之差玩法,以及小三小王性別字型的玩法,都充分玩出了專屬於中文的樂趣。如果《狂徒》是我課中常說的「自然」基本功範例,《誰先愛上他的》便是對白進階課的範例,是真的在自然條件下,蓋住名字一樣分得出誰在說法的等級。但我對小宋的旁白多少持保留態度,因為在很多時候,我都覺得小宋點題式的旁白,使這作品有點說得太白太滿,使一些場景少了點韻味。但就觀眾親和度而言,這個選擇也不能算錯,就像去年《大佛普拉斯》裡討巧的旁白,確實使主題、手法艱澀的作品,起了軟化的作用。雖然細節還是值得討論,因為小宋的人設,使旁白的天真語氣和後製上的稚氣插畫,似乎不如《大佛普拉斯》那樣與作品本身氣質吻合。(《誰先愛上他的》在作品氣質上,並不是那麼稚氣的,所以旁白和後製質感就有點違和)


雖然只要在影視作品中出現小劇場,我就本能性的尷尬(這是無奈,因為學生作品中實在太常見這類的文青元素),但轉念一想,對更老練的徐呂二人,又何嚐不會有一樣的擔憂?在這樣的擔憂下,仍然勇於選擇這個元素,其實是個大膽的選擇。畢竟這個選擇其實很符合角色(小劇場是同志的大地盤啊),寫同志卻硬是避開小劇場,似乎反而刻意。

總之,身為創作者,這部作品帶給我許多額外的樂趣。因為這作品有種氣質,老練卻青澀,隨性卻緊密,文藝卻又爆笑(是真的全場狂笑),彷彿在與躲在老靈魂背後的頑童在對話,到處會有類似「啊這是創作者的影子」、「這是創作者的任性」、「這選擇有點俗但處理得挺好的」之類的氣息。這種好看實在很不一般。

PS:最後有個非常離題的一個心得,我不得不說,「不說話的老媽媽(或老父親)」真是戲劇中最犯規的存在,怎麼可以在極少鋪陳與表演的情況下,就調動這麼強的催淚力道?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而且是不是在電視劇圈混久了,大家都知道這個秘密武器?《後來的我們》最後不惜離題,也要用這招,果然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亂講話)。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82】 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