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相愛相親》- 獻給天下的女人與「父親」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屬於東方式的家庭故事,反應了東方式的親密關係與相侵性,橫跨三代的女人,展開了一場生命的拔河,除了跟別人拔河,更得跟自己拔河!但這所有這些的女人身後,都有那麼一個男人,本片把「父權」的印象還原成了單純的「父親」。

慧英一個即將退休的高中女教師,一如許多老師那樣,習慣了扮演一個教導者跟說教者的角色,便將這個角色擴延至生命中的所有角色,也就是說,除了在學校教室講台上,她是個老師外,在家庭生活裡,她仍是一個老師,不時要對女兒說教,要不斷教育老公……(如果父母是老師的,大概很能體會這種感覺)。

慧英的母親剛過世了,慧英便領著老公跟女兒回到了自己父親位於鄉下的墳墓去掃墓,因為路途遙遠,所以慧英其實不常回來掃墓,但這次回來,慧英還想完成母親的遺願:將父親的墳墓遷葬到城裡,一方面慧英好就近祭拜,另一方面,也讓過身後的母親,終於又能跟父親「團圓」了。

但事情可沒預想的簡單,因為父親的老家,其實還有一個所謂的「元配夫人」,即慧英素不相熟的大媽(即片中大家喊的姥姥)。原來在慧英父親很年輕的時候,就依照父母的安排,迎娶了一位姑娘,但婚後沒多久,便遇上了荒年,眼看著鄉下沒有工作可以養家餬口,慧英父親便獨自進城去試試機會,後來便在城裡工廠打起工來,也會按時寄錢回老家給元配,但後來慧英父親遇到了更為相知相愛的女人,就是慧英的母親,便共組了家庭,生下了慧英,而且慧英父親就再也沒回到老家去了,只是基於責任與道義感,偶爾還會寄點生活費給這位有名無實的元配……

但對這位姥姥來說,她可是履行了一個妻子所有的三從四德,在丈夫離家多年,仍未改初衷,從未改嫁,甚且孝養自己的公公婆婆終老,一如她嫁到這個村鎮時,樹立在村鎮門口千百年、皇上御賜的「貞節牌坊」那樣堅毅而無悔!姥姥堅信著丈夫是愛著自己的,只是種種原因讓他必須在異鄉打拼生活,好不容易,姥姥盼到了再次與丈夫相見,即使是一具屍骨,姥姥仍是珍視著這種「落葉歸根」的儀式,認定了丈夫心裡是有自己的!因此,姥姥無論如何不會讓慧英再把丈夫從身邊搶走!


就這樣,慧英跟姥姥上演起了「爭屍」的劇情。

另一方面,慧英的女兒薇薇,面對著即將要三十而立的處境,除了努力想在電視台的工作上展露頭角,更有一段感覺不被祝福的地下戀情,因為她愛上了一個從西安要去北京的歌手,因為在途中遇到了薇薇,便留在了這個城市,但薇薇始終隱約感覺這段感情是不切實際的存在……

薇薇與母親慧英的關係緊繃,因為母親個性強勢,這個家庭總是依著她在轉動,此外,薇薇的父親性格溫和,又異常尊重老婆,所以這個家基本上是母親說了算的情況;加上近來慧英面臨著母親過世、父親遷墳,自己準備退休的種種事情,讓慧英變得更為焦躁不安,這一切更讓亟欲獨立的薇薇越來越無法容忍下去了。

於是橫跨三代的女人,展開了一場生命的拔河,除了跟別人拔河,更得跟自己拔河!她們都在別人的境遇中,照見自己生命的實況。

這是張艾嘉導演繼《念念》後,自編、自導、自演的最新力作,並一舉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最佳女主角等等的七項大獎,可說非常風光!而且相比十幾年前的《20、30、40》,更臻成熟與圓融了!


本片是迄今為止,我個人最愛的張導的電影!

上一部的《念念》,因著導演手法的跳出,讓我看到張導的進步,但難免還有些導演意志先行的匠氣,始終有點刻意為之的斧鑿痕跡(也許也因為劇本並非張導原創),但到了本片,突然之間張導又蛻變至另一個層次了:這次導演意志隱了起來,導演技法僅是服務故事而存在,因此變得更加圓熟與通融了,不再讓人感到深刻的雕塑感,但展現的力道卻是更內斂、沉穩而入心的。(影視系的同學有機會可以比較一下《念念》與《相愛相親》,前者明顯是故事服務導演,導演意志強過故事本身,而後者,則是導演技法與內容的完美融合!當然,並非所有導演意志先行的影片都不好,尤其像大師級的導演,絕對都是導演意志先行的,比如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斯即為非常成功、特出的一例,貫徹了自己的意志在每部作品中,只是那得有一定的功力才行,若沒有,通常就可以明顯看見導演很用力想展現自己的技法,但卻並不突出,而故事也因此沒有講好,變成雙殺的窘境。)

如何是導演手法隱而不現呢?比如片中的高中場景,一開始出現高中時,我們看到這所高中連大門都被拆掉了,僅剩斷垣殘壁,很是突兀的景象,這明顯是種教育制度崩壞的暗喻(除了暗喻現實狀況中,教育的崩壞,也呼應了英文片名《Love Education》,暗示了劇情中長不長,幼不幼的失序狀態;而片末,新的高中校門蓋好了,是一個堂皇新麗的門面,也代表著秩序的重建,教育回到了正軌,那面紅通通的校門,宛如一條康莊大道,即將通向更厚足的人生。)

又譬如,慧英去公部門申請父母的結婚證明,屢屢被各層級的公務員推拖塘塞,顯見這個體制的人謀不彰與人生處境的荒謬,更諷刺的是,鏡頭一移動,赫然看見公部門牆上大大的「勤政為民」的字樣,甚是嘲弄!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屬於東方式的家庭故事,反應了東方式的親密關係與相侵性(雖然相親也相愛,彼此卻是侵軋的關係),導演用了最純粹、簡約的方法說完了這個故事,看似「輕輕」淡淡,實是心頭凜冽的抽動呀!

最後談一談片中另一個族群,他們始終處於「缺席的存在」的狀態―― 父親!本片很明顯是在講女人的故事,但這所有這些的女人身後,都有那麼一個男人,甚且可以用父親的形象來概括片中的所有男人(包括薇薇的男友,也被人喚作「阿達爸爸」),可見「父親」這個形象在片中無時無刻不存在著,有別於多數女性主義電影對父權的批判,本片把「父權」的印象還原成了單純的「父親」,剝祛了強加的霸權標籤,呈現了另一種更溫潤的父親形象 ―― 一個集合名詞,他們是「沉默的多數」,默默隱身在家庭、社會中,不去跟命運爭辯什麼(像慧英的丈夫跟慧英的父親),僅是存在,做好自己,完成了一個父親(更廣泛性的、社會性的父親,宛如社會中堅棟樑砥柱的存在)的角色,他們也許並不完美,但很實在,並且永遠默默存在!所以本片,除了獻給女性,我想張導更獻給了天下所有的父親,因為他們的身影恆常在文化的銷蝕中斑駁、褪色,而被遺忘……

作者:Rady 【Rady to be…】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630】 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