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流》:消失的「點」
《濁流》用環污及政商勾結問題看貧富差距的擴大與難以逆轉,藉由石頭與市長的互動看見理想與現實的難以兩全以及弱勢族群被大環境犧牲的無奈。攝影迷人、演員表現賣力、政治驚悚格局的劇本也有意思,可惜看完電影,我還未看到石頭的反擊潛力。
萬河市南岸大樓林立經濟發展快速,北岸工廠一間間開,飽受污染之苦,四年前,郭文翰投入市長選戰,承諾北岸居民當選後必有改善,當選市長後,郭文翰反跟經濟雄厚的中灣石化合作,造成南北兩端貧富差距益發擴大,為求連任,郭文翰不斷跑行程並再次承諾選民未來肯定會有番作為,可惜聲勢始終落於二號候選人之後,中灣石化顧問莊桑為確保郭文翰再次當選市長,找來黑幫大哥幫忙策劃一起假綁架案拉抬聲勢,經濟困頓的青年石頭為擺脫貧窮搬離北岸,自願接下這樁綁架案任務.....。
公視新創電影《濁流》,用環污及政商勾結問題看貧富差距的擴大與難以逆轉,生在北岸的居民不是老人就是離鄉找工作或者加入幫派在聲色場所擔任保鏢與陪酒小姐,而生在南岸的居民,因其受益者身分,對北岸居民的困境採取眼不見為淨態度;電影裡,石頭質問市長為何沒能兌現四年前承諾,市長說:「百分之80的選票來自南岸,我不能不顧他們的生計啊。」,擁權前充滿改造理想,擁權後總說無奈,標準的政客推諉責任說詞,《濁流》藉由石頭與市長的互動看見理想與現實的難以兩全以及弱勢族群被大環境犧牲的無奈。
莊絢維導演的《濁流》拍的用心有誠意,攝影迷人、演員表現賣力、政治驚悚格局的劇本也有意思,電影海報上的「濁流」兩字,「流」字上頭少了一劃,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腦補聯想,但那消失的筆劃,暗喻的就是不被重視(犧牲)的北岸吧。
《濁流》有其精采處,可惜電影之於我仍有些缺憾。
其一,成功的政治驚悚電影,翻轉劇情要讓人感到驚奇,《濁流》劇情幾乎都在觀眾預測中進行(無論是策動假綁架案的動機或片末石頭的逆轉),驚喜不大。
其二,假綁架案手法有些粗糙,莊桑和黑幫老大沒有安排隱密藏匿點,使得不少北岸村民看見銀色跑車開進開出北岸,也未免太粗心大意。
其三,《濁流》結局石頭和心愛女孩菈菈遠走高飛,電影落在石頭旁白:「如果兩年後中灣繼續冒煙,我會回來。」,聽到這句對白我傻了一下,回來後要幹嗎?召集人群抗議中灣石化?幹掉郭文翰?罷免市長?參選下任市長?第一個選項對中灣造成的影響微乎其微,後三個選項好像都不太可能實現,郭市長除掉莊桑不代表他從此無後顧之憂,莊桑頂多是敗壞體系中的其中一員,死了一個莊桑馬上會有人頂替他的位置,北岸最大的問題在於權力結構的嚴重傾斜(官員必須服務財團),一個市長都難扳正的問題,一介市民當然更難達成。
《濁流》若要觀眾對權力者的作為感到失望與恐懼,定要讓觀眾清楚看見(明白)政客與商人的勢力有多龐大,使得低階族群完全沒有反擊餘地;反之,導演若要給觀眾一個希望的未來,至少要讓觀眾相信石頭「有能力」造成地震(例如用來威脅郭市長的證據),可惜看完電影,我還未看到石頭的反擊潛力。
《濁流》的可惜在於劇本無法說服我,綁架市長為何等於民調上升?這起事件對選情造成怎樣的效應?是否有人在媒體上帶風向?最後把罪推給莊桑承擔到底合不合理?一開始只有市長被綁架,後來變成市長助手枉死,警方難道不覺得這件事不太合理?(還是黑勢力已經滲透進警方?)莊桑拉攏市長夫人時,不小心露了餡,市長夫人說:「只有警方和我知道正確的綁票金額,你怎麼會知道?」,夫人懷疑莊桑可能是幕後主導人,莊桑笑著跟夫人說:「妳想太多了。」(如果莊桑跟市長夫人說:「我在警局有內線消息」,難道市長夫人會不相信?),莊桑離開市長官邸後馬上倒戈決定力捧二號候選人,這...是不是有點隨便啊?那之前策劃假綁架案的意義在哪?或者,莊桑策劃這起綁架案就是要拉抬郭市長民調,藉此向民調落後的二號候選人投注資金好讓他聽命於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