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古都》-保持身穿和服的姿態


川端康成筆下的古都,充滿細膩卻又複雜的男女之情、雙胞胎之間戲劇化的人生和幻影之情。在新版雖然仍以雙胞胎的主線掛帥,卻衍生出原著未完待續的情節,原本的主軸變成支線,「臨摹」只會讓傳統式微,一如片中和服店的轉型,開始接待外國觀光客,體驗古宅巡禮。

承先啟後,如果用一個成語為電影《古都》下註解的話。繼承川端康成原著小說中的精隨,串聯舊與新世代的格局,原本以為看似古老守舊的觀念,來到了21世紀卻成了,以傳統之姿放眼國際的感動。愛情與親情不是重點,而是如何在這座最能代表日本傳統的京都,讓更多人看見日本的美。或者可以說,這不是一部拍攝京都的電影,而是一部完完全全能夠代表整個日本,所面臨的世代傳承與創新的省思。

改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不朽名作,曾多次被改編影視作品,新版《古都》不同於原著作品,將著重於書中主人翁,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的後續,在改編與原創中加入新世代的傳承。自小離異的雙胞胎姊妹花(松雪泰子 分飾兩角),一個是繼承百年和服店的千重子,另一個從事林業的雙胞胎妹妹苗子,兩人各自結婚後生了女兒小舞(橋本愛 飾演)、結衣(成海璃子 飾演),他們的人生卻也面臨交叉路口。在母女情誼和傳統文化與現代的傳承,所謂的紅塵宿命是否能在這一代終結?


雖然京都貴為日本大城市,但是在京都作為主要取景之地的影視作品,除了《鴨川荷爾摩》《一代茶聖千利休》《神劍闖江湖 京都大火篇》《舞妓哈哈哈》等幾乎是屈指可數。而《古都》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將京都拍得最美的一部電影。濃濃地京都腔,搭上日本傳統文化之美,不管是橋本愛的日本舞、松雪泰子展現茶道,本片更從日本走到同樣作為古都的巴黎,就畫面來說,是一部能將每個場景,當成日本觀光宣傳片的美。

雖然就電影而言,難以跳脫日本緩慢的節奏,以及有時會過於誇張、小題大作的言行,加上不管是川端康成的原作,或是1980年市川崑導演的翻拍,其故事的細膩程度的確難以相比,就連最後過於滂礡的BGM似乎也選曲錯誤。然而,21世紀的《古都》以傳承和創新之情,帶出京都、日本人所面臨時代在變,即便是傳統也需要改變的心態,讓電影本身反而跳脫以人為本的說故事法,反倒將文化和傳承,悄悄地和電影融合為一,讓新版《古都》成了一部和傳統對話的電影。不管身處哪一個國家,帶著日本人的精神,保持身穿和服的姿態,一如那幕橋本愛凝視巴黎的身姿。

(以下文字,部分有情節描述,敬請斟酌閱讀)



千重子發現老楓樹幹上的紫花地丁開了花...上邊那株和下邊這株相距約莫一尺。妙齡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邊和下邊的紫花地丁彼此會不會相見,會不會相識呢?」

川端康成古都》開頭的第一段,以紫花地丁的寄生比喻這對雙胞胎姊妹花的際遇,此段的描寫也成為《古都》最經典的點題。在原著中,從小失散的雙胞胎,姊姊千重子成為百年和服店的千金,妹妹苗子則是在北山杉林從事林業,直到在祇園祭(日本三大祭典之一)兩人終於相遇相識,即便兩人外貌相似,地位卻極為懸殊,苗子更被愛慕姊姊的秀男誤認,當成千重子的幻影。千重子雖然渴望姊妹能重聚同住,然而苗子卻害怕破壞姊姊的幸福,決意不再和姊姊有所接觸,以自己的孤單成就對方的幸福。雖然川端康成表示,《古都》是在他服用過多安眠藥中毒,在意識矇矓狀態下生成,是一部「我的異常下的產品」。然而本篇仍呈現川端康成一貫的淒美主題,在京都風華和美景中,卻以景誤襯托出命運的捉弄。

而新版《古都》則是以紡織機作為開場,喀滋喀斯的織布聲,縱軸與橫軸之間的交錯,呼應著電影片尾曲「縱軸是你,橫軸是我,交織而成的布,或許有一天,將會溫暖他人。」這首由新山詩織演唱的「糸」,其實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然而整首歌詞卻像是為 《古都》量身打造一般,看完電影後不妨靜靜地看完歌詞,便有如再次回味整部片一樣。接續開場後的,則是建築的特寫近景,從樑、窗、磚瓦等同樣的縱橫交錯,然而鏡頭拉遠之後,所謂的古都建築卻只是隱身於水泥牆和電車的存在,一旁的推土機似乎將人拉回到現代。短短三分鐘的開場,卻完全以京都之於傳統和現代的氛圍,帶出整體的敘事。

✪「當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在新版《古都》雖然仍以雙胞胎的主線掛帥,卻衍生出原著未完待續的情節,原本的主軸變成支線,也讓電影多了一層劃世代的意義。因此,如果以原著 《古都》和新版電影相比,即便出自於同一個文本,卻不能以同一個視角觀看。原著所要表達的命運多舛、紅顏幸福,來到五十年後的現代,成了刻畫母愛當自強、宣揚傳統放眼國際的傳承,同時以父母五十代、子女二十代的角度切入,與其說是翻拍不如說《古都》是一部向京都、川端康成、日本傳統致敬的作品。

大致上電影分成兩條敘事、四個人物視角、跨越兩座古都、兩個時空背景。嚴格來說,本片所傳達的母愛之情,就像日本慣有的親情電影,關於父母不願讓子女承受或經歷,自己年輕時所吃的苦一般,電影《古都》也依循著這樣的套路,讓松雪泰子成為女兒面對人生分岔路時,注入推動他們走向正確道路的催化劑。然而,本片更像是一部關於女性的電影,從只能聽天由命的傳統女人思想,再到現今能能獨當一面、闖出一片天的當代女性議題。

電影雖然同時講述跨時代的故事,然而也因為篇幅的關係,仍多聚焦於橋本愛成海璃子的故事線,因此原本雙胞胎姐妹花的悲慘命運,在電影中僅以回憶的方式帶過,也因為琢磨地篇幅不多,只拍出三場原著中相遇、相識、離別的片段,少了故事中最經典的雙胞胎三角幻影之戀,也讓原本的史詩哀傷感顯得淡泊許多。對於沒有看故事大綱或是小說原著的觀眾,電影的敘事法和諸多留白的畫面,的確在過去的故事中沒有交代清楚,從上一代到現代的扭轉,以及母親為什麼願意為女兒東奔西跑,其實不光是出於母愛。只能說,新版《古都》提供給觀眾一個回味大師名作的機會。



✪ 「如果你不曾離開日本,你會錯過很多。」

川端康成少年時期,剛好處於日本西化最為盛行之期,因此川端康成的作品中,總能瞧見其西方文化的影子,一如《古都》小說中父親執意親自為女兒設計一條華麗的腰帶,創作靈感卻是千重子送給父親一本抽象派畫家先驅克利的畫集;以及店員對著店舖內,展示著知名京都織品藝術家龍村的織品時說著,「這是為了讓西方人知道,日本也能織出這樣的織品。」;千重子和家人散心時,來到西方庭園時,其父親也說著「西方的花再嬌豔,也會看膩,爸爸還是覺得竹林好。」雖然川端康成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將文字和情感寄託於京都的景色和祭典,卻也不難看出中西文化的匯流。而電影《古都》正是提煉出川端康成那份渴望推廣日本傳統文化的心意。

是枝裕和導演曾表示,現在的日本電影處於自產自銷、自給自足的窘境「只考慮國內市場回收成本的可能性」。多數影業公司仍以拍給日本人看的電影,作為賺錢的目標。然而,電影《古都》似乎也間接在內容和形式上,點出日本電影所面臨的問題。對照電影中猶豫要繼承家業還是出國的小舞,用心寫出的毛筆字,卻被說像是臨摹、在巴黎學畫卻苦無靈感,甚至哭鬧著想要回日本的結衣,其實也正符合導演Yuki Saito,在好萊塢拍片八年後回到日本,第一部處女作正是本片《古都》。片中小舞的父親是這樣說的,「生長在京都的人總是眼高手低,因為天生被美好事物包圍...雖說如此,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又想做些什麼,也變得越來越不清楚。」不離開這個地方,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真正體會日本的美好。

因此,如何以新時代的方式保護傳統文化,成了本片貫徹始終的核心。「臨摹」只會讓傳統式微,一如片中和服店的轉型,開始接待外國觀光客,體驗古宅巡禮和茶道、書道和音樂的結合(本段也不禁讓人想起成海璃子曾演出《書法女孩 舞動甲子園》,以),以及想想一開始拿起畫筆的緣由。走出國內、放眼國際是第一步,踏出日本並非崇洋媚外,而是藉由不同文化的洗禮,宣揚或是加入日本文化的精髓。所謂的傳承與創新,藉由小舞和結衣的選擇,也帶出電影中那股由內而外,希望拍出一部適合給外國人觀賞的日本電影。

✪ 「在這座城市長大,就像背負著某種宿命。」

距離2020年東京奧運還有一小段時間,然而日本早已蓄勢待發,不管是在日本街道還是影視作品中,都能看見他們對於東京奧運期待的程度。而重拍《古都》原因之一,也是為了讓國外看見日本,一部以重拍之名行觀光之實、放眼國際的作品。本片主打四季皆美,近乎是一部極為出色的城市行銷,藉由描寫京都的大師經典、新生代演員的加持,以及實景拍攝京都之美。楓葉、綠葉山叢、北山杉、飄雪,新版《古都》基本上就是意圖讓觀眾看完電影後,會衝動買機票飛去京都的電影。可惜的是,本片只用幾秒的畫面帶過京都的祭典,對於幾乎花了五分之一描述京都祭典的原著來說,以及故事中最經典的祇園祭,對書迷來說的確是一個小缺憾。

最能代表日本的城市,非古色古香的京都莫屬,然而這個地方卻也背負著世代的改變,而電影《古都》也不時帶出「對照」二意:父親同事勸父親將店鋪打掉建成停車場或大樓,再到後段即便發現家中的紙門開關時常卡住,寧可花錢維護也不願變賣的堅持(實際上其和服店也是現實中的百年古蹟);煩惱著要不要繼承家業的小舞,在一間時尚的咖啡廳和朋友聊天,喝著店家端的抹茶,然而下一場轉到母親千重子身上,卻是用最正統的茶道,跪坐著泡出一杯抹茶;小舞漫步京都著名的竹林小徑,和他通電話的友人卻身處古光十色的夜店;千重子用研磨缽磨製料理,呼喚小舞來幫忙,而在千重子的回憶中,自己和母親也出現同樣的動作;結衣抱著母親,說著身體好溫暖而入睡,在苗子回憶中,雙胞胎姊姊千重子也說著同樣的話。

套用至電影中,結衣的法國同學所說的話,似乎也總結出導演想表達的「過去的行為,一定會成為那條聯繫「現在的自己」的線。」


從1963、1980再到2016年,《古都》先後被改編成電影,不外乎是因為川端康成筆下的古都,充滿細膩卻又複雜的男女之情、雙胞胎之間戲劇化的人生和幻影之情,就連上戶彩都曾演過電視劇的版本。而1980年市川崑導演,山口百惠主演的版本,將其當作新版《古都》的前傳,或許一點也不為過。(而1980年的《古都》其整體呈現和藝術氛圍,都極為貼近原著,可搭配新版電影服用。)

新版選角的條件不同於過往版本,是必須能夠代表日本的外表,作為影后的松雪泰子一人分飾兩角,對她來說難度應該不高,但是作為新版《古都》,所聚焦的仍是兩位女兒的表現,最重要的是「適合度」。橋本愛的和風長相,說著一口京都話的萌感,加上片中令人驚豔的日本舞蹈,面對未來人生道路的抉擇和猶疑,小舞的角色的確只有橋本愛能演。另外近年來開始力拼復出的成海璃子,其長相本身就帶有中西合併之美,加上俐落的短髮和黑色皮衣,他和橋本愛之間是絕對不可能互換角色的存在。

作為一部城市行銷電影也好,傳承與創新也罷,不管是哪一年的電影版本或文學翻譯,皆是想表達出隱藏在川端康成筆下的《古都》,渴望讓世界看見京都、日本之美的希望。本片是對傳統文化的自省,對新世代年輕人的告誡,以及宣揚日本精神的佳作。

本期焦點-【v.591】 201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