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黑貓魯道夫》,別上課了,來看電影吧。


《黑貓魯道夫》相當吃觀眾,如果你家裡有小孩,或者那麼剛好是名國小老師,相當推薦帶小孩、學生來看,相信能獲得的會比課堂上還多。但如果是像我這樣一個大人去看,看完電影後只剩滿腹惆悵,惆悵著離「小孩」這個詞很遠了呢?以至於幾乎達不到共鳴。

或許是因為動畫電影,又或者是因為有貓,總之我是進了電影院欣賞了這部《黑貓魯道夫》,其實我本來就是對這部作品沒有多大期待,只是沒有想到的是,看完電影後只剩滿腹惆悵,惆悵的並非是浪費了幾百塊錢,而是惆悵著曾幾何時我已遠離「小孩」這個詞很遠很遠了呢?以至於我與《黑貓魯道夫》幾乎達不到共鳴,即便我努力地想要用小孩視點去欣賞,但很抱歉,真的無法。

黑貓魯道夫》的動畫風格並不是你我熟悉的那樣,反而有著些許的生硬(或者說是不流暢),加上中配(我家這裡戲院只上中配)與角色的不搭嘎,令在看此片的我真是尷尬不斷。原本的童書共有四冊,分別為《魯道夫與可多樂》、《魯道夫一個人的旅行》、《魯道夫與來來去去的朋友》以及《魯道夫與白雪公主》,而電影版似乎只以《魯道夫與可多樂》為主要劇情,全線圍繞著意外來到東京的寵物貓魯道夫,與人人懼怕的流浪貓可多樂再轉,企圖藉由這兩貓的情誼發展打動觀眾,只是礙於篇幅過短,觀眾難以感受到全片就結束了。


「絕望是蠢貓的答案。」

當魯道夫隨著貨車來到東京,人生地不熟的他,對於能否回到理惠(主人)家感到迷惘,幾近想放棄時,可多樂這樣告訴他。也許是因為有著同樣從寵物貓變成流浪貓的背景,讓可多樂決定照顧魯道夫,盡他所能的教導他如何在街頭存活。這樣說好了,若魯道夫是「小孩子」,那麼可多樂就是「大人」,如同在家裡、在學校,每位大人總教導著孩子、學生做人處事的道理,與要想走出小格局、走向大世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從開始的隔壁貓大嬸告誡魯道夫不要亂跑、可多樂訓斥魯道夫莫把恐嚇詞掛在嘴邊,再到可多樂教導魯道夫識字、耳提面命他要成為有教養的貓,還有最重要的那句「流浪貓也好,寵物貓也好,我一樣還是我。」等等,這整個過程不就是一個大人給予、小孩吸收的互動縮影嗎?難怪乎片中會出現學校教室,因為說穿了,《黑貓魯道夫》就是以「教育」作為出發點的動畫電影(童書)不是嗎?


電影其實是「教育意義」大於「電影本身」,這部片當作給孩童的教材是不錯的,但說真的要給大人獨自欣賞,是有點不適切的。太過卡通化的處理方式讓整個電影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呈現枯燥乏味,只有到後面當魯道夫回到主人家,卻發現原來主人早已領養了一隻與他長得一模一樣的黑貓(也取名叫魯道夫),他選擇成全這隻涉世未深的小黑貓,自己則離開這個他亟欲想回來的地方,唯有這短短幾分鐘的戲有碰觸到我。

黑貓魯道夫》相當吃觀眾,如果你家裡有小孩,或者那麼剛好是名國小老師,相當推薦帶小孩、學生來看這部《黑貓魯道夫》,相信能獲得的會比課堂上還多,至少在做人處事的這個課題上來說。但如果是像我這樣一個大人去看,沒有小孩也沒有學生要帶,難免會稍嫌無趣了些。在看電影時約莫十個人同場,看到一半(甚至不到)一對情侶走了,但跟著爸爸媽媽來看的小女孩看的津津有味,相信這樣的景象多少能佐證我說的話(當然無法概括全部)。

作者:老子(OldMan) 【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本期焦點-【v.588】 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