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遇見街貓BOB》他不是貓,他是我家人


非貓奴的我已被BOB融化,很難想像會有貓奴不傾倒在BOB的魅力之下。不只單純有可愛的貓咪,更多的是這部電影想傳遞的溫暖,以及給予面臨生命挫折的人們「第二次機會該好好把握」這樣的正面能量,真摯而又動人,你怎能不去喜歡它?

在正文之前,我必須先向《遇見街貓BOB》道歉,原因無他,在排今年金馬影展片單時,在稍微看了劇情簡介以及預告後,我就悄悄把這部片劃掉了,我誤以為這是部紀錄片,並非我不愛看紀錄片,而是我滿挑紀錄片題材的,可在看完電影後,我發現自己錯了,《遇見街貓BOB》根本是部徹頭徹尾的劇情片,甚至我還覺得比許多劇情片好看許多,非貓奴的我(我怕我難以掌控貓的性格)已被BOB融化,很難想像會有貓奴不傾倒在BOB的魅力之下。今年其實上映不少有關貓的電影,若只限定選擇一部,我衷心推薦這部《遇見街貓BOB》,不只單純有可愛的貓咪,更多的是這部電影想傳遞的溫暖,以及給予面臨生命挫折的人們「第二次機會該好好把握」這樣的正面能量,真摯而又動人,你怎能不去喜歡它?

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遇見街貓BOB》,故事主角是位年紀輕輕就染上毒癮的青年詹姆士,自小父母離異,被母親帶去澳洲的他,長大後回國想找父親,卻發現父親早已有了新家庭,與毒品難捨難離的詹姆士,成為這個家庭避之唯恐不及的對象,為了賺取生活費用,他走上街頭成了街頭藝人賣藝,拿著一把吉他四處停留,可不穩定的收入讓他生活陷入困境,不知不覺間他從毒蟲,變成戒斷中的治療者,再成了不斷被驅趕的街友,在輔導員薇拉的幫助下,詹姆士住進了經濟住宅,有了自己的「家」,再住進新家的首日,他又意外得到了一位「家人」,流浪貓鮑伯(鄰居貝蒂取的),有了家、家人還有不曾放棄他的薇拉,詹姆士下定決心要告別毒品,這不僅是給自己的承諾,也是為了給家人安穩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第二次機會,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良機。」

這樣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困難(做到)的一句話,其實就足以點出《遇見街貓BOB》藏在背後所想講的寓意,回推到最開始,薇拉替詹姆士爭取經濟住宅入住資格時,對社工人員所講的一樣,世界上如詹姆士這樣曾經走錯路、痛下決心悔改的人很多,可是願意給他們機會的人卻很少,或許這句話某方面來看,是想說給所有人聽的,所有「可以」卻「不願意」的人們,一次又一次推開那些被自己認為「已被社會淘汰者」,如詹姆士父親新任妻子就是一例,對她來講曾經碰過毒品的詹姆士,已經不是她願意去接觸的人了,這樣的思想連帶影響了兩個女兒還有詹姆士父親。

或許有人會說,詹姆士三餐都有問題了,怎還會傻到花光所有積蓄,只為帶鮑伯去看獸醫、買藥?正是因為他也曾經被(家人)拋棄過、被(社會)拒絕過,流浪街頭的滋味他感同身受,也許他是在鮑伯身上看見了自己,所以他出手相救,給了鮑伯一個家,因為他懂沒有家和家人的酸楚,當然換個角度想,詹姆士可能也想用鮑伯去代替家人,填補他心中的寂寞吧。如果社會拒絕了他們,他們又怎能放棄彼此?除非是自己放掉所有的,像巴茲就是「每個人都有第二次機會,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良機」的最佳(最壞)典範。


遇見街貓BOB》無疑想讓觀眾透過詹姆士與鮑伯的故事,去明白所有人都有重啟人生的可能性與機會,選用街友、毒癮者等人為主角用意也非常明顯,替他們加油打氣的同時,也告勸非當事者,即便不願意幫忙,也不該剝奪他人重生的機會以及打擊其努力向上的決心。橘貓鮑伯的出現,不只替代了詹姆士的家人角色,也成功治癒他受傷的心,並轉移了其注意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點出「人生而在世,都需他人陪伴」這樣的道理,以及不論是想做什麼事,有個目標方向更容易成功。

本片是下半年度我個人認為最具療癒性的作品,所有人都有可能變成詹姆士(當然我不是指吸毒),而是他的際遇與處境,想改變自己卻四處碰壁、遭遇挫折(找碴等),當然也不是人人都那樣幸運能遇上鮑伯,可是卻可以如詹姆士找到目標下定決心,有本勵志書書名叫做「講大道理不如說小故事」,《遇見街貓BOB》非愛闡述大道理的電影作品,僅透過一個簡單的街頭故事,就能令人明白其中所指。喜愛貓咪的貓奴必看,對於人生感到徬徨無助的你/妳更需要此片。

作者:老子(OldMan) 【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78】 201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