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怪物遊戲》隱藏著神秘力量的書本啊!


「我們在夢裡相見了。」最後史賴皮被吸回書本時說出了這句話,這些怪物正是夢裡的產物,內心有所恐懼它們才會成形,進而影響恐懼者。

改編自美國作家R·L·斯坦從1992-1997年出版的《雞皮疙瘩》(Goosebumps)的恐怖童書系列,此系列第一本《鬼屋大冒險》(Welcome to Dead House)開始逐漸受到許多讀者歡迎,之後更推出《更多的雞皮疙瘩系列》(Tales to Give You Goosebumps)、《驚魂三重奏系列》(Goosebumps Triple Header)以及《給你一身雞皮疙瘩》(Give Yourself Goosebumps)等系列作,至2014年為止《雞皮疙瘩》系列叢書被翻譯成31種語言,共售出3.5億本,更數度登上許多兒童暢銷書的排行榜。而這個系列不僅僅出現在紙本上面,到後面被改編成電視劇、電玩遊戲推出,甚至還曾有專屬的遊樂園主題景點,而今年更是推出了電影版。



不過此系列也頗受爭議,有雜誌、評論家認為《雞皮疙瘩》系列作品的文學素養並不高,內容乏味、無趣,也在2000年代被美國圖書館協會百大禁書榜上排第94位,原因是因為就童書而言對兒童來說太過可怕,正如電影所說,「童話故事是讓你做好夢入眠,但雞皮疙瘩系列是恐怖到讓你不敢睡覺。」



究竟原作有多可怕我並知道,但就電影《怪物遊戲》來說,並沒有達到恐怖到不敢讓你睡覺的境界。



怪物遊戲》在整體風格上近似於知名電影《野蠻遊戲》,情節卻有著《墨水心》的樣子,如果論成果論我覺得本作是有贏過《墨水心》,但離《野蠻遊戲》還有段距離。

有鑑於去年跨年我看了《第七傳人》這部驚世之作後,我深怕我的2015年最後一天又看了會讓自己生氣的電影,於是觀影前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看了很多網友的評論還有心得分享,所以我做好心理準備後買票入場,看完之後,真不知道是要歸功於事前的心理建設,還是《第七傳人》打下的標準,《怪物遊戲》對我來說滿有趣的,而且並不會到難看。

在看電影的時候,有種「似乎可以勾起當初看《野蠻遊戲》的那種感覺」,雖然還是沒有,但本片的怪物特效確實做得很好,風格也就盡力達到《雞皮疙瘩》系列要給人的那種,恐怖的夢靨形象,所以在怪物上頭花了不少功夫,而飾演作者亞洛史坦的傑克布雷克演技到位,那種孤僻、古怪、不平易近人的怪人作者詮釋的很好,但就是可惜了後頭的個性轉換並沒有做得很好。

有人說這部電影頗幼稚,因為是童書,為什麼主角會是高中生,其實我也認為要找小朋友來演繹會更好,當然這部作品除了要讓觀眾知道《雞皮疙瘩》系列的本色以外,更是要告訴觀眾「面對心魔」的重要性,原作者亞洛史坦便是因為孩提時的影響,讓他不願親近人群,於是讓他創造出這些本該只出現在紙本上的怪物去教訓他人,卻沒想到這些夢靨幻化成真,亞洛史坦、柴克、漢娜都各自有著各自難以跨越的難關,面對怪物的侵襲,這些一連串的舉動看似無關,但何不視為此背後隱含著「突破心魔」的象徵?



老實說本片開始就有著BUG存在,當柴克用鑰匙打開雪怪的書本、三人跑出去抓跑走的雪怪時,掉在地上的某本書自己打開了,但後面有提到要用鑰匙才可以開啟書本,那麼為什麼書本會自己打開?雖然有說是雪怪跑出來時撬開的,但明眼的觀眾應該都沒有看到雪怪作出撬開書本或者拿鑰匙開啟的舉動,儘管我很快就忘記這個困惑點,轉而被史賴皮吸引,但後來回頭想想,如果一開始這個BUG不成立,就沒有後續的問題了不是嗎?

「我們在夢裡相見了。」最後史賴皮被吸回書本時說出了這句話,這些怪物正是夢裡的產物,內心有所恐懼它們才會成形,進而影響恐懼者。而電影最後的結局的那個轉折,更是做到了原作系列常有的「以第一人稱寫作,常有逆轉型的結局。」

作者:老子 Old Man 【OldMan不負責任電影文】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32】 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