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蟻人》「小」的力量


《蟻人》重點就不是他如何迴旋踢或是用漂亮的格鬥技打倒敵人了,而是對手一開槍他能立即縮小,溜到對手背後又立刻放大再補上一拳,類似這種技巧性的動作,是《蟻人》的獨家特色。




蟻人》的電影版並沒有把焦點放在漢克博士(麥克道格拉斯)的身上,而是他的後繼者,史考特(保羅魯德)為主角,也就是「第二代」的蟻人,說的是他如何變成蟻人的過程。




史考特的確有著一種很可愛的魅力,雖然他是小偷出身,但心又不壞,說話也有點不正經的白目,讓《蟻人》電影中一直有著一種讓人覺得很舒服的愉悅感,畢竟我們觀眾是要一路跟著他一起認識這能夠讓人縮小的科技以及縮小後的狀況,如果跟你一起「見識」這一切的角色是個有趣的人,總是適時加上一些機車的註解,的確是蠻好玩的吧?




如果你以前或甚至現在曾幻想過「縮小」這件事,比如看到一個模型建築或是小版的玩具(如:玩具火車),會想像自己能縮小到這個「場景」中去玩,會多麼有意思,那麼你看《蟻人》會更有感。







蟻人》的3D效果在主角縮小(也可以說是場景變大)之後會比較突顯。身為正常人類的時候,其實我們是無法看見很多身邊的細節的,舉個例,每天踩在地毯上,你看到的只是軟軟的地板吧?但當你縮到螞蟻尺寸的時候,在地毯上行走看到的就是它的纖維結構了。《蟻人》能讓我們看到很多要用放大鏡才能夠看到細部,光是這點就很妙。如果到螞蟻的窩裡呢?面對比自己還大隻的螞蟻?餵牠們食物?身為一隻會飛的昆蟲,飛到路上有車子呼嘯而過會是什麼感覺?身為在地上爬的蟲,不小心掉到人來人往的地面上又是什麼感覺?我們身為人無法想像的情境,《蟻人》也讓我們經歷了。




且《蟻人》對觀眾還蠻好的,沒放大「不好看」的東西,比如不會在縮小走路時看到大型的發霉或是青苔、只會遇到螞蟻不會遇到蟑螂、爬到人身上時不會剛好經過有白濃的青春痘,電影中所有放大縮小的體驗都是感覺良好的。







不過,如果只是放大縮小,誰都可以當蟻人,所以主角之所以被選上,必定有些出眾的特質。電影在一開始就呈現出他聰明快速的反應,能當下立即找出有效解決方案,還有俐落的身手,不過,這些都要配合他熟悉了瞬間放大縮小,以及如何指揮螞蟻大軍的能力。




雖然電影沒有太多的時間在描寫內心的變化,但還是放入了史考特的家庭狀況,愛女兒卻悔恨自己做壞事又坐牢無法陪伴她,想成為女兒心中的英雄偏偏是個罪犯,變身蟻人給了他另一個機會。於是,這個看來不太正經,又有著半調子伙伴的傢伙,就這樣上場當英雄了。就商業片來說,這樣的背景描述也夠了,沒有多到要讓觀眾好像在看劇情片,但也足以了解他的動機與決策背後的心情。




至於動作方面,因為《蟻人》的打法實在是很特別,有螞蟻大軍的助陣,忽大忽小的身形,重點就不是他如何迴旋踢或是用漂亮的格鬥技打倒敵人了,而是對手一開槍他能立即縮小,溜到對手背後又立刻放大,再補上一拳,類似這種技巧性的動作,是《蟻人》的獨家特色。或許不會有葉問「我要打十個」那種熱血,卻是種新奇有趣的體驗。







這類電影,只要角色夠討喜,過程夠緊湊精采,特效夠好,就已經是很必看了。總的來說,《蟻人》的一大優勢是特別的場景,它讓我們熟悉的環境變新奇,加上幽默不正經的主角從頭到尾陪我們,再附上一些簡化卻正面的家庭與愛的觀念,因此雖然看完《蟻人》並沒有想要尖叫或是過度興奮的衝動,可是心情是很好的,對片子的感覺也是很好的。




作者:火行者

本期焦點-【v.507】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