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策展人David Frazier與城市游牧影展


每年四月,他們群聚,為涵養水草的豐盛然後離開,旁觀者眾,在沸沸揚揚吶喊自由民主非生即死的政治媒體亂象中,我們還有這一方綠洲。

遊牧民族,在野地裡逐水草而居,這種古老的生活方式,意外與網絡世代最夯的「社群」概念類似:一個有相互關係的網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和群體結構。而在台北行之有年的「城市游牧影展」─由David Frazier與Sean Scanlan兩位「老外」號召─正是靠著藝術家、創作者、評論者與文青之間的社群網絡,不取一分公帑,如今已邁入第11屆。


1995年,美術系畢業的David Frazier,從紐約來到台北,體驗東方情趣。一開始是語言的交換:一邊教英文謀生,一邊在師大學中文。在台北待了兩三年,David開始有機會為雜誌、報紙撰稿,從Taiwan News、ECCT出版期刊,到專門採訪二輪交通工具的雜誌,「捷安特美麗達光陽三洋」,David無奈地如數家珍。

2000年開始,David在Taipei Times作藝文線記者,終於有機會回到他熟悉的領域,探索寶島上的美麗創作。2000-2003年,他經常走訪春天吶喊、野台開唱,見證台灣的獨立音樂場景,在這幾年快速成長、變遷。也看到各式各樣的派對文化在台灣開始興起,在眾多派對的逸樂與放縱之間,David渴望著一種藝術成分的Party,既好玩又醒腦。2002年在華山烏梅酒廠,第一屆城市游牧影展於焉誕生。

英國建築師Neil Leach曾在一場演講中談到,自己是都市中的遊牧民族(Urban Nomad),不管身在東京、巴黎、紐約還是台北,他接觸的都是同樣的一群人(建築師),住進十分相似的飯店,使用共同語言,這種文化認同反而跟他的家鄉沒什麼關係,這不啻為當今社會中的共通現象,人們在大都市裡逐水草而居,形成供給特殊養分的聚落。信手拈來,Urban Nomad成為影展最適切的主題。

問及今年影展的選片方向,David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主題其實沒那麼重要,只是拿來跟媒體或贊助商宣傳用的…」仔細觀察,這並非犬儒,而是一種跳脫消費主義與資本結構的思考模式,就像David最後說的:「希望來影展的人,會看電影,會思考。」「影片可以變成討論的起點」「不只是去電影院放空一下的娛樂」。


11年來,游牧影展從一個週末擴展成一整週,從人工定格的VHS到HD數位檔案,從紐約出走尋找《台灣牡蠣》,從烏梅酒廠回到烏梅酒廠,自掏腰包困難不變,場地租金已翻身數倍。每年四月,他們群聚,為涵養水草的豐盛然後離開,旁觀者眾,在沸沸揚揚吶喊自由民主非生即死的政治媒體亂象中,我們還有這一方綠洲。

推薦影片:

影展選片每一部,plus

台灣牡蠣

《光彩奪目的孩子》

那些年,我們在這裡

威廉布洛斯的叛逆人生

詳細資訊請上:
城市游牧影展官方部落格

作者:Easy

本期焦點-【v.339】 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