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身分變換的閃瞬:專訪《正面迎擊》鍾權導演


台灣有摔角文化嗎?《正面迎擊》來告訴你,本片將鏡頭對準慣受文化版圖所冷落的摔角手,捕捉其台上台下的心路歷程。導演鍾權這回來個大急轉,正面迎向摔角擂台上揮汗咆哮的熱血男兒,也頗耐人尋味。

今年還沒過一半,台灣已有多部紀錄片展露出耀眼成績,從《當家花旦》到《台灣黑狗兄》,取材與技法均有力切開罕為人知的人文角落,吸睛之餘,亦帶領國片觀眾認識更多這片土地的未知領域……

台灣有摔角文化嗎?《正面迎擊》來告訴你,本片將鏡頭對準慣受文化版圖所冷落的摔角手,捕捉其台上台下的心路歷程。本片導演鍾權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紀錄片研究所,過往作品《我們》、《台北京》素以多元視角處理兩岸「認同」議題為人稱道,這回來個大急轉,正面迎向摔角擂台上揮汗咆哮的熱血男兒,也頗耐人尋味。

「2009年底,職棒假球事件震撼台灣體壇,那年包括兄弟象隊、曹錦輝都捲入假球事件……身為職棒粉絲的我,老實說,當時滿沮喪的。那段時間,我反覆思索『假』這件事的本質,為何運動會跟作假扯上關係?」於是,他開始積極搜尋資料,發現台灣其實有鮮為人知的業餘摔角團體,這些平凡人,齊一心志,想要把「假的」擦到發亮,以換取貨真價值的喝采。

一開始投入拍攝,鍾權付出了極大心力,來與好漢們搏感情,眾知摔角在台灣被冷落得可以,這些業餘摔角手,有些是工程師、有些等當兵、更大有不願在鏡頭前露臉的。深入他們內心世界之前,如何先受這些壯漢所認可,確是一道難題,「因為我年紀比多數摔角手都大,這些小朋友也自然把我當大哥哥看,他們受到挫折時,我要適時安慰,失戀時,我又要充當愛情顧問。不難察覺,他們之所以喜歡摔角,多少夾雜微妙的表演慾望,拍著拍著,他們會主動來聯絡我,甚至有些人,要有我拍攝的時候,才會去練習。」

當攝影機遁入這個關係鏈後,鍾權也幾乎成了「中間人」,「比方Pat和女友鬧僵後,女生會從我這邊打聽Pat何時放假?他們糾纏好一陣子,直到最後分手,我在不干涉被攝者的前提下,紀錄了很多,卻也為成全結構,割捨掉很多衝突。」

也因為摔角原本長期不受關注,鍾權的介入,有段時間讓團長藍面很感冒,「我加入之後,很多小朋友不聽他的話,管理上出現隱憂,但身為機動性的紀錄片工作者,我不可能每天跟藍面報備,有時,藍面會干涉我,不准我拍誰,他會抱怨:『誰誰誰只想上鏡頭、只想出名,你沒來拍攝以前,他根本不練習!』加上本片製作期比較久,大家難免懷疑成品出不出得來。」因為這樣,時間都綁在這上面的鍾權,常有放棄的念頭,所幸,為了對創作負責,他終究撐過來了,此外,本著紀錄片工作者的原則,佈設情境的拿捏上,亦相當謹守分寸:「導演可以提供情境去讓事件自然生成,但不能去做違反價值的事情,好比有一次,大家相約要去貓空喝茶,當時我本能反應,一群壯漢去喝老人茶,怪怪的,他們反問我:『導演你有夜景?』於是六張犁墳墓這個景點,反讓他們流瀉出不少內心話。」

至於片中的核心主題「假打」這件事,鍾權坦言,對摔角迷而言,他們很反感聽到「假」這個字眼,選手台上台下,身分變換過程,都有一個微妙閃瞬的空間,比方隆老在現實生活不快樂,不滿意自己的外表,也對改善生活使不上力,於是他選擇擂台上的「隆老」身分,他想當一個壞人,上了擂台才是真正的自己,或許對觀眾而言,那是假扮,然而對他來說,那卻是真實的自己。

這種身分認同的探討,在鍾權過往《我們》、《台北京》等作品,也看得到相似的辯述……他回憶道,2002年他前往北京求學,從廣告界轉換跑道到紀錄片,迥異的兩端,對他來說,彷彿「換一種生活」,十年前的北京,因為奧運申辦成功,整座城市快速轉型,「農民勞工也好、拆遷戶也好,各式各樣的矛盾衝突不斷湧現,我就想,既然不想學影像以外的東西,那用鏡頭來紀錄這個時代,也挺有意義的,趁當時年輕,於是選擇了特別的方式,去走我未來的路。」

他積極尋索各種模式,來紀錄眼中的兩岸關係,像《台北京》,從運動激情切入,去對比兩岸的認同議題,「原本生活在台灣的時候,感覺很豐富、多元、開放,可是到外面世界看看,反而覺得台灣很封閉,很淺碟文化。像盤子,什麼料都有,輕搖一下,卻散倒下來。」

不過,也因為離開過台灣,才慢慢摸索出對台灣那份割捨不去的情感,是什麼模樣。「台灣就像世界上某個異度空間,跟日本很親近、跟大陸搏感情、可以同仇敵愾罵南韓,又想把核廢料送去北韓,再加上美國這個若有似無的靠山……好像什麼都能,又好像都不能,似有身分、又缺乏定位。」

他有感而發,紀錄片不可能求名求利,《正面迎擊》這樣的片,對社會有正面影響?還是能推廣摔角運動?都不重要,他只是想讓別人看到,有一群人,帶著這麼不一樣的姿態,在不受關愛眼神的環境裡,無怨無悔的追求夢想。

如果說,哪些地方有缺憾?他表示,缺乏資源去探討摔角的歷史、典故, 是殊為可惜的,「原本想買相關影像史料,終究因太昂貴了而作罷,以致在摔角這個運動上,沒有開展出太多探討空間。也由於經費上很辛苦,拍攝過程波波折折,部分影像似可更精緻,但我盡力了……」

跟摔角一樣,拍紀錄片是種品嘗汗水的搏鬥,有輸贏,但過程永遠更重要,鍾權為紀錄片帶來截然不同的視野,是不爭的事實……值得給予的掌聲,或許,也不亞於擂台上的熱血選手呢!

作者:保溫冰

本期焦點-【v.394】 201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