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聞天祥評《那年陽光燦爛》


它讓我憶起了好多難忘的觀影經驗:《四百擊》對年少心靈的早熟刻畫、《童年往事》以個人成長側寫家國歷史的婉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對左派理想的勾勒、以及《童年再見》那股刻在心坎的記憶傷痛…。

幾年前我曾在《九一一事件簿》這部由眾家大導演合作的電影中,透過肯洛區執導的那段瞭解到「九一一」不只是激進份子對美國破壞報復的代名詞,在1973年的同一天,美國中情局也曾在幕後策動智利政變,推翻別人不合作但合法的政權。

那年陽光燦爛》講的就是這一年的事,因為校長的堅持,兩個階級完全不同的男孩成為同學、結為莫逆,在對方的世界裡悠遊冒險、彼此交融;然而在民主希望泉湧的生猛氣氛裡,一股反制的力量也在伺機而動。只是《那年陽光燦爛》的導演安德烈伍德選擇從童真的眼光去反映那個時代的美好與紛亂,讓我們看到缺乏階級意識的孩子反而真正體現了政治人物只會說卻作不到的真情相待,也目睹他們對世局還懵懂時就被強迫面對的殘酷現實。


它讓我憶起了好多難忘的觀影經驗:《四百擊》對年少心靈的早熟刻畫、《童年往事》以個人成長側寫家國歷史的婉轉、《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對左派理想的勾勒、以及《童年再見》那股刻在心坎的記憶傷痛…。


它讓你匪夷所思地見識到單純與世故、浪漫與殘酷的並存不悖,一如片中幾個小孩穿梭在左、右派遊行隊伍裡販賣對立旗幟的矛盾與包容,讓本片不但未因特定的政治立場而顯得偏頗或說教,反而感情飽滿,引人入勝。


它把我們帶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與歷史裡,卻喚起了那份熟悉卻可能已經失落的情懷。(本文由原子映像提供)

作者:聞天祥

本期焦點-【v.035】 200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