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福爾摩斯先生》脫掉小勞勃道尼和班奈狄克後


這部作品論述著福爾摩斯的「真實」與「虛構」,什麼是好聽的「故事」,什麼又是殘酷的「現實」,我們該當對任何事都抱持著理性的態度,還是必須保持某種感性?這是福爾摩斯人生裡的掙扎。

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一直都是睿智、正義的優雅英國紳士,獵鹿帽、菸斗加上俐落獵裝是他給人的形象標誌,華生醫生更是他家喻戶曉的重要夥伴,兩人在貝克街偵辦的詭譎案件,無一不讓書迷們嘖嘖稱奇。而後,福爾摩斯躍上螢幕,雖然形象各有不同,但都脫不了充滿魅力,富有幽默感的完美形象。但福爾摩斯終究不是柯南,不會因為一顆藥丸永遠長不大。

當傳奇老去,該是什麼模樣?

福爾摩斯先生》將焦點聚焦在福爾摩斯,這位傳奇人物的晚年生活,當年華老去,身體和腦袋都變得不太好使時,生活會變成什麼模樣,是繼續樂此不疲的對任何事物抱持好奇的推理著,還是任憑才華回歸平靜?這部由比爾坎登執導,改編自小說「心靈詭計」的作品,從福爾摩斯失去夥伴華生醫生後,獨自搬離貝克街,來到偏遠鄉間離群索居開始,那些「THINGS」,那些推理,看見細節就能看見事實的能力沒有生疏,生疏的是邏輯之外的,記憶與情感。平靜的生活,總有一個念頭在心裡蕩漾,那件最後的案子究竟是如何讓他決定放下偵探工作,是什麼讓他在午夜夢迴仍感覺遺憾,不管如何都必須寫下那隱藏於「故事」裡的「事實」?我們跟著福爾摩斯努力的想,努力的用記憶片段釐清脈絡,拼湊線索,破這最後一件,關於自己人生意義的案子。當這段與記憶、與時間對抗,自我發掘與療癒的過程結束,發現,原來看似完美的福爾摩斯也是人,也會徬徨,也會後悔,也會害怕孤單。



這部作品論述著福爾摩斯的「真實」與「虛構」,什麼是好聽的「故事」,什麼又是殘酷的「現實」,我們該當對任何事都抱持著理性的態度,還是必須保持某種感性,是福爾摩斯人生裡的掙扎,就因為如此,人生才不如故事裡那樣完美,華生筆下的福爾摩斯(電影設定)並不是真的福爾摩斯,不是每件事都有道理,有線索,或是有完美的結局。現實不是故事,總有殘缺,而當「真實」殘酷的令人無法負荷,更渴望聽到「虛構」的美好,如故事,如小說,為自己說一個「看不見的故事」,給尖銳的事實一個圓潤的網,小心翼翼地,繼續往人生下一個美好前進。



而另一個討論的主題,則是記憶。記憶與時間是互相拉扯的兩個力量,我們無法什麼都記得,亦無法什麼都忘記。山椒也好,蜂王乳也好,那些堪稱具有療效的東西,都不是喚醒記憶的特效藥,唯有生活,與人相處,經由現在連結似曾相識的過去,那些記憶深處的過往才能以回憶,或是夢的形式重新出現。小男孩羅傑的出現,讓拒絕與人相處的福爾摩斯打開心房,小孩與老人,新生與衰老,新的生活與舊的回憶交疊碰撞,孤獨的靈魂不再孤獨,如福爾摩斯最後與管家緊握著手,共同惦記著病危的羅傑,那一幕,抓緊著的彼此互相慰藉,有了連結,如蜜蜂留下的針刺,毫無保留的將命送掉,卻也完全的卸下自己的防備。發生過的無法被改變,可正在發生的,卻能決定未來的這段記憶。於是我們從討論記憶,遂延伸成把握當下的美好,不再被悔恨束縛,而是打開心門去接納更多美好。



從「魔戒」到「萬磁王」,伊恩麥克連總是給人富有智慧的長者形象,這次《福爾摩斯先生》裡的福爾摩斯雖然與他過往的角色大同小異,但伊恩麥克連展現其細膩的演技,處理了兩個老年層次的差異,讓回憶雖與現在在時間上沒有間隔太遠,卻有著兩種不同的面向,功力非常深厚。而飾演小男孩羅傑的Milo Parker雖然仍是初生之犢,但其充滿靈氣的活潑感,和面對如此資深的演員卻絲毫沒有怯場的表演,仍頗具風采,指日可待(成功的小童星在國外很多,當然像琳賽蘿涵那樣的也不少)

福爾摩斯先生》是部有著溫醇情感,同時富有哲學涵養的動人作品,如濃茶,如醇酒,簡單卻饒富韻味,當我們不再鑽牛角尖的追求事實,不再什麼事都要追根究柢的講出來,而是學會用生命的感性去留白,那麼也許我們就可以不必當胡蜂,傷人而不自知,留下那麼多的遺憾和悔恨。善意的謊言也有其存在的必要,就當他們是可愛的故事吧。

作者:黃狐狸 【狐狸電影臭幹譙】

相關文章


本期焦點-【v.518】 201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