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行動代號:孫中山》窮人不易翻身


這部電影依然以青少年為主角,在表現手法上我想它是能吸引到青少年族群的,校園生活、高中同儕互動、無厘頭的搞笑風格。演員依然是從西門町街頭上挖掘來的素人演員,以同年齡的台灣演員而言演技是相當不錯的,是一亮點。



易智言導演曾拍過電影《藍色大門》,讓觀眾認識了當時還相當青澀的年輕演員桂綸鎂、陳柏霖、梁又琳,三人在之後都有很不錯的發展。桂綸鎂、陳柏霖都是台灣現在頗具代表性的演員,梁又琳則往中國、電視劇發展,較少在台灣作品中出現。於是乎觀眾給予易導很擅長挖掘素人演員,使其變為大明星的評價。

有些導演屬於只靠一部作品就能讓觀眾記住,易導就是屬於這一種。易導的作品不多,在《藍色大門》後,主要的作品則是電視劇《危險心靈》,這讓也觀眾認為易導擅長描述青少年題材的作品。睽違多年易導再度推出電影作品《行動代號:孫中山》,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是頗大的。

這部電影依然以青少年為主角,在表現手法上我想它是能吸引到青少年族群的,校園生活、高中同儕互動、無厘頭的搞笑風格。演員依然是從西門町街頭上挖掘來的素人演員,以同年齡的台灣演員而言演技是相當不錯的,是一亮點。


故事劇情上略顯薄弱,預告片中幾乎已經把整部電影內容交待完畢,電影著重在於清貧家庭學生生活上的描寫。電影應該是有得到文化部輔導金的補助,明顯能看出對於台北城市的行銷。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2014台北電影節、清貧家庭、青少年、校園生活、孫中山


易導的作品往往反應出當下社會「巨大」的弱勢族群,既然是弱勢族群,又怎麼會巨大呢?這裡所謂的巨大,指得是以弱勢族群而言,易導挑選了相當常見卻被漠視、歧視的族群。

2002年上映的《藍色大門》,反應的是「同性戀」這個族群;而在這部電影中,則是反應出社會上眾多的「清貧家庭」。這兩個族群在台灣社會中所佔的比例蠻高的,但往往是不能拿上檯面討論的事情。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自己並沒有歧視窮人,但往往卻用「行為模式」在挑選著貧窮的另一端。推崇價格高但沒有實際額外功能的手機、包包、汽車、餐廳、住宅、生活用品,即使喪失尊嚴也要選擇與富有的人互動。



電影以清貧家庭學生為主軸,內容紀錄如下。幾位總是被總務股長催繳班費的同學做為開端,公開的追討班費讓阿左覺得很丟臉(呈現清貧學生在校的難堪時刻)。而後登場的小天總是到大賣場的試吃區去解決一餐。(這在社會中也很常見,新北市就曾有個「幸福保衛站」計畫,讓孩童能到便利超商免費吃便當。)



阿左與小天為了決定誰能偷孫中山銅像,決定來比誰比較窮。阿左家靠奶奶做家庭代工,2000元的班費奶奶得花一星期工作才有。我們家也做過家庭代工,印象比較深的大概是幫聖誕卡、賀年卡換塑膠封套,大概是20個一元,也不是那麼好賺就是了。家庭代工在台灣社會中也非常普遍。

小天則是有個酗酒、工作不順的老爸,家裡沒有家具(小天說有腳的都被搬走了)、有台電視機這樣。爸爸打他的時候,他就跑到公園去躲,利用水龍頭洗頭、烘手機吹乾,公園裡還放有臉盆與盥洗工具、蚊香。



最後則是眾人被老師罰寫悔過書時,同學間利用戲謔的口氣去帶出,自己的這場犯罪,可以追溯到爸爸失業、爺爺失業為止。電影要表達的核心概念是現代社會窮人越來越窮,且不易翻身;但把這麼重要的題材只透過幾句不痛不癢的台詞來帶出,是有些可惜。

此外也能透過演員台詞,感受到孫中山銅像越來越不受重視,除了被收在儲藏室積灰塵外,連學生都認為被偷走也不會有人發現。電影只是呈現出這現象,沒特別說明這是一種感慨,或是去闡述造成這現象的可能性(譬如人們不再被傳統的造神課本所影響之類的)。



青少年的行為模式也是電影想呈現的,呈現出青少年之間同儕的友情、共進退的團體認同。但也沒有避開負面的描述,像是背叛(小天偷走阿左的工具)、打架(在西門町街頭扭打)等。這青少年氣氛的呈現,易導的確是很拿手,表現不賴。

電影在運鏡手法上也有其用心之處,印象深的大概有三點。一是眾人運銅像時,畫面突然帶到監視器。二是眾人裝殭屍在拍打玻璃時,留在玻璃上的指紋。這兩點伏筆能讓觀眾擔心這些留下犯罪證據的學生們,將會有什麼不好的下場。其三是阿左與小天打架的地方,正好是警察局的門口,但鏡頭巧妙的利用捷運站來擋住(仔細看還是能發現背後的警局啦)。

也會覺得易導很會帶領演員演戲,像我認為不太會演戲的洪都拉斯,在電影中的表現就還蠻令我意外的(但是躺在地上講話那幾句又破功了)。幾位學生的演技也不賴。

看了兩部易導的電影,會覺得易導的作品有其特色,包含上述提到的,整理如下:反應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弱勢族群、擅長描述青少年題材、擅長指導演員演戲,尤其是素人演員。導演的風格都還在,比較可惜的地方則是故事劇情稍嫌薄落。

作者:闕小豪 【Mr.闕小豪】

本期焦點-【v.456】 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