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愛情多年後回來》人們想要主宰未來,其實只是為了能夠改變過去


「人們想要主宰未來,其實只是為了能夠改變過去!」這話多傳神地道出了多少人的「生命動作」,意思是很多人這一生不斷在創造一個自以為真實的未來,其實卻沒發現自己只是活在盲目而無力的過去中!




1997年,泰國正經歷亞洲金融風暴,許多人因此傾家蕩產,甚至選擇輕生來逃避壓力。男主角麥特高中畢業後就赴美深造,並因此犧牲了他與青梅竹馬的女友莎的感情。而今,他已經是一個華爾街的證券交易員,有著一段雞肋般的感情。在這次金融風暴中,父親跳樓身亡了,因此,為了處理父親的身後事,回到了久違的故鄉,並且重新面對那個過去美好的愛情跟自己正陷於低潮的人生處境。

尼克則是麥特的弟弟,因著父親過世,親屬們想要賣掉父親遺留下來的巨大房產,而哥哥則希望帶著他移居美國,尼克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想法,似乎也沒有選擇,但是,他自己正經歷跟鄰居小女友的純純情愫,在大時代的巨流下,這段純情似乎終將覆沒滅頂……

這是今年(2014)台北電影節的選片《愛情多年後回來》的故事梗概。導演Lee是當今泰國最知名的藝術片導演阿比查邦(因『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御用剪接師,兩人合作過多部電影,這是Lee首次執導演筒拍攝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由阿比查邦跟張艾嘉擔任本片的監製。



影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片中的復古MV的片段,導演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音樂的元素,並且放了幾段模仿那個時期的泰國流行音樂錄影帶的片段,大家可以看到台灣觀眾也非常熟悉的MV風格,「清新學生風」,是那種高中校園純愛的代表,另一種則是「愛到卡慘死」那種,就是結局以一個主角身故為結尾的癡愛系列(有人指出過,台灣MV曾大量出現男主角死亡的片段,不是癌症,就是被車撞,著名的小S的自創曲『愛不持久』還一口氣害死了三個男主角!!讓人不禁懷疑,愛上台灣女人到底是會死的多慘呢??),這些社會流行元素的加入,讓這部片有了些許不同的亮點,這些MV除了襯托出了故事發生年代的社會底景,也間接暗示出了兄弟兩段感情的「過去」與「未來」。

是的,「過去」與「未來」是本片至關重要的命題,因為導演一開始即引用了米蘭・昆德拉的話:「人們想要主宰未來,其實只是為了能夠改變過去!」這話多傳神地道出了多少人的「生命動作」,意思是很多人這一生不斷在創造一個自以為真實的未來,其實卻沒發現自己只是活在盲目而無力的過去中!如果我們無法清澈凝視過去,覺察自己生命中那些過去「冤魂」的遺跡,那我們怎麼可能建構出一個足以彌補過去缺憾的生命架構呢?



片中的麥特對女主角說:「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最愛,之後,不論再遇到誰,我都再也沒有那種感覺了!」
女主角冷靜地回答道:「不,你不愛我,你愛的是迷戀我的那種感覺,這是不一樣的!你看清楚了嗎……」

這是多深刻的描述,卻也是我們最常無法走出的生命迷宮:我們自以為清楚明白的事實,卻是一個自己對自己心靈撒的彌天大謊!

我想「愛上愛情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已不屬罕見了,很多人追逐愛情,不在於他多愛對方,對方如何無可取代,恰恰相反,對方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愛自己,愛自己在感情中的狀態,愛在「被愛中」的自己,因此誰可以給他這個愛情迷幻藥,他就愛誰……

但這樣的人,有多少能真的看清自己呢?他們這一生大多活在欺騙自己的狀態中,催眠自己,自己多情、又癡情,我多愛某個人,因為錯過某個人後,我這一生再也沒有真愛了……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尤其是在21世紀討論這種愛情,會很犀利。



只是,雖然導演開篇引用了米蘭・昆德拉的話,但是影片的過程中似乎沒有讓劇情更強而有力地跟這句話產生連結,讓這句話只是空洞地掛在那裡,卻沒跟故事產生有機的化學反應,甚為可惜!事實上,這可能也是新導演的疏忽,就像片頭是亞洲金融風暴與父親自殺這麼強烈的戲劇動作,但之後兩兄弟卻似乎完全沒受到這兩個社會與家族的氛圍影響,「依然故我」地談著戀愛,這是本片大概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地方,畢竟他的主題不是卡繆的「異鄉人」― 要去凸顯生命的荒誕 ― 而是想講述在大時代下的愛情(包括每天薰染著我們潛意識的流行文化,音樂,電影,社會事件,而我們本身又用行動回饋了這些文化基因,釀造了一個屬於每個世代的愛情觀與愛情氛圍),但是在亞洲金融風暴與父親自殺身亡的大帽子下,小情小愛自然顯得蒼白無力,貧乏而無病呻吟了…….

這是我看完本片最大的感想,雖然導演的企圖很好,不過,似乎仍缺乏一些純熟的技巧與紮實的功力,讓這個命題失去了著力點,否則,應該是更擲地有聲的作品。



導演不諱言這跟他自己的生命經驗有關,選擇拍攝這個時期的故事,是因為他在這個時期去了美國唸書,再回到泰國時,故鄉已經是天翻地覆的大改造了(所以片中多次出現正在興建的摩天大樓的景象,說明這是一個不斷建設與破壞的年代),所以在他自己的記憶中,有個記憶斷層,彷彿那在美留學的時光被人偷走了,所以這部片可能是用來彌補自己生命缺憾的重要回溯,這可能也說明,新導演如此貼近自己生命的創作往往是最危險的,因為還不夠純熟到足以冷靜地抽離情感,拍攝出有震撼感的故事,所以我個人一向建議新導演最好拍攝跟自己生命不這麼緊密契合的題材,那生命與故事間的陌生鴻溝就是用自己的專業、努力的研究跟縝密的思維來填滿的最好空間,等哪天技巧都掌握夠了,再冷靜回視自己生命,凝練出其中的故事,這種時候,才能從容自信地娓娓道來,也是這個時候,才開始感人吧!

作者:Rady 【Rady to be…】

本期焦點-【v.454】 20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