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eWeekly ﹥Content

【2013台北電影節】《吃鳥食的男孩》進擊的飢餓感與硬頸的人性


《吃鳥食的男孩》在導演埃克托‧拉里基卓斯的改編下,時空移轉到當今的希臘,讓人看到一部遊走在希臘社會求生存的寫實現況,與即使在這樣艱難的世道下,所散發出的人性光芒,又或許是一種人性偏執的掙扎與反撲?

我們常說「電影反映人生」,而由希臘新導演埃克托‧拉里基卓斯(Ektoras Lygizos)去年拍攝完成的處女作《吃鳥食的男孩》,毋寧是最能代表這句話的電影作品。

電影忠實地呈現了處在當今希臘慘淡經濟下,社會與人們生活的困境,透過一位23歲獨居的希臘青年,從有房子養寵物鳥與上私人音樂課,到沒有工作機會、身無分文、被斷水斷電,到失去了房子,在面臨嚴重飢餓感的侵襲下,努力地想在掙錢養活自己與金絲雀,還有維持該死的自尊之間遊走的身心輾轉。

去年在國際電影節與觀眾見面後,陸續獲得多項影展大獎與提名,也將代表希臘參加2014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角逐。

雖然導演埃克托‧拉里基卓斯(Ektoras Lygizos)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電影《吃鳥食的男孩》的拍攝靈感,是改編自1920年諾貝爾得獎挪威作家克努特·漢姆生(Knut Hamsun,1859年8月4日-1952年2月19日),在1989年30歲的成名作品「飢餓」(Hunger)。

1859年克努特‧漢姆生(Knut Hamsun)出生在一個裁縫家庭中,他排行家中七個孩子中老四。九歲時,漢姆生離家到一個叔叔家幹活糊口。但是沈重的體力勞動和粗暴的懲罰,把漢姆生逼上流浪之途。

他到鞋店當學徒,在小鋪做店員,乃至當小販、修路工。為了生計,還兩度去美國,到北達科州當過農業工人,在芝加哥當過售票員。顛沛流離的生活,及各種各樣的工作,使漢姆生飽嘗飢寒交迫的痛楚。

漢姆生十八歲開始寫作,三十歲成名,成名作就是電影改編的小說「饑餓」(Hunger)。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成長」、「神秘的人」、「飢餓」和「在蔓草叢生中的小徑」等。他信奉德國哲學家尼采的哲學,曾在各大報紙上發表讚揚希特勒侵略行為的文章。德國侵略挪威後,克努特‧漢姆生(Knut Hamsun)仍繼續這一行為。1946年被挪威最高法院判為叛國罪,被軟禁在奧斯陸一家老人院。1952年在老人院逝世,享年92歲。

小說「飢餓」寫的是關於一個小鎮青年,依靠著投稿賺取稿費過生活的窘況。他投稿的作品很少受到青睞,日子過得三餐不繼,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克努特‧漢姆生(Knut Hamsun)把小說主角那種在過度飢餓下,所產生的下意識、幻覺與心神狀態,描繪得十分細膩生動,因此一舉成名。

吃鳥食的男孩》在導演埃克托‧拉里基卓斯(Ektoras Lygizos)的改編下,時空移轉到當今的希臘,讓人看到一部遊走在希臘社會求生存的寫實現況,與即使在這樣艱難的世道下,所散發出的人性光芒,又或許是一種人性偏執的掙扎與反撲?

男主角Yiannis Papadopoulos演活了片中那個飢餓過度下,仍有所不為與堅持的年輕男人 Yorgus,或許在現今處於極度低迷經濟困境下的希臘,多出現一些像Yorgus 這樣充滿硬頸精神的《吃鳥食的男孩》,會對希臘的未來,開創出一條日光大道也說不定!

作者:SJKen 【暗夜流光】

本期焦點-【v.404】 2013/07/18